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建设工作情况.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985332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建设工作情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建设工作情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建设工作情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建设工作情况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座谈交流材料(2013年8月8日)各位老师及同学们:首先,欢迎一行人员到我市交流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会议安排,现将贵阳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有关工作情况做一个简要介绍。一、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情况在2007年12月召开的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上,贵阳市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五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务实部署下,经过全市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城乡面貌变化巨大、生态优势更加凸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尤其是连续几届成功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把生态文明的理性探讨、观念传播和实践推进推向新的阶段。2008年初,市委就下发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筑党发20081号),提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5年奋斗目标、指标体系和基本原则。出台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和贵阳市生态建设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完成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产业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建立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涵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廉洁高效等6个方面33项指标,以此衡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成效和进度。2009年初,下发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筑党发20091号),编制完成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和贵阳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修编)。2009年6月,环境保护部正式将贵阳市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0年,下发了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筑党发(20101号),着力从坚定发展信心、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生态经济发展质量、解决民生热点问题、提高市民生态文明素质、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和提高各级干部执行力入手,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同年,颁布了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贵阳还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城市”,并开展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总体规划的编制。当年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 2009-2010)显示,在全球500个城市中,贵阳市综合竞争力提升42位,提升速度排列第4位。2011年,贵阳市牢牢把握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总路径,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这一年,贵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成功协办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中国十大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为o456,居当年参评的西部地区地级城市第4位。2012年,市委抢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出台的机遇,结合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提出了“到2 0 1 5年,加快建成经济实力更强、生态环境更好、幸福指数更高的生态文明城市,全力实现“一先二超一提升”的奋斗目标(“一先”指提前五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二超”指经济总量增长1.4倍以上,超1个省会城市,排到西部第6位,进入第二梯队;经济年均增长17%以上,超约7个省会城市,进入全国前列;“一提升”指市民幸福指数提升3到5个点,达到93左右)。通过多年的努力,截止2 0 1 2年底,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建成了花溪区十里河滩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民生项目;实现了“两湖一库”的成功治理、“两湖”水质从原来的劣v类稳定在III类;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3.2%,建成区缘化覆盖率达42. 8%,建成区绿地率达41. 5%,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为1 0 6天,良为2 3 7天,优良率高达96.1%。初步预测,2 0 1 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7%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52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71元,增长18%,各项指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纵观贵阳市五年来的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2008年到2010年,党委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围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台的,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二是找准工作载体。“三创一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2012年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使贵阳市的生态文明品牌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三是措施稳健有力。专门成立“两湖一库”管理局打响“两湖一库”综合治理战役,开展了石漠化综合治理、集中式饮用水地综合治理、南明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城市绿化专项治理等工作,狠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法,狠下决心关停、搬迂了贵州水泥厂、贵阳发电厂、贵阳卷烟厂等一大批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实施污染企业“退二进三”。四是全市齐心合力。全市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围绕“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城市精神,勤劳务实、真抓实干。二、十八大以来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开展的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贵阳市结合实际,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全市范围开展专题宣讲活动,统一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意义,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政府、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重大意义。201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批复的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规划,为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同月31日,市委召开九届二次全会,总结了2 0 0 7年以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经验,部署了今后8年的工作。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系统谋划、分类指导、狠抓重点、试点先行、充分竞争、善借外力,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发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坚持不懈、百折不挠,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推动贵阳大步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一)理顺生态文明建设行政体制。在原市环境保护局、市林业绿化局(市园林管理局)、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基础上,整合组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并将市文明办、发改委、工信委、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等部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职责划转并入。该机构作为市政府的工作部门,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目前,全市十个区(县、市)均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局”,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司法机制:在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和“环保审判庭”的基础上,将环保法庭更名为生态保护庭,成立生态保护检察局、公安生态保护分局。二是完善立法机制:出台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着手开展贵阳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贵阳市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贵阳市山体公园建设管理规定等法规的立法工作。三是完善督查机制:制订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办法,建立1000分制进行考核体系,市督办督察局既作为市委工作部门又是市政府工作部门全程参与,实施目标绩效考核。(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思路。围绕“3个关系”(即: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推进工业化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落实“2 1字工作方针”(即:作规划、治环境、调结构、保投入、惠民生、建机制、强队伍),实施“6大生态体系创建工程”(即:生态“产业”体系创建工程、生态“城镇”体系创建工程、生态“自然”体系创建工程、生态“文化”体系创建工程、生态“社会”体系创建工程、生态“政治”体系创建工程)的工作思路。(四)细化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以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为指导,以贵阳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为依据,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完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指标体系,有针对性地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五)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启动实施了贵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综合治理、节能减排、环城绿化、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提升、黔灵公园改造提升、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二期、林业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启动“数据库”、“项目库”和“专家库”建设,开展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打响“控违、治水、护林、净气、保土”五大战役。(六)紧抓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载体。我市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贵阳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要载体。自2 0 0 7年报经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同意,正式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将“创模”工作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创环保模范城、建文明市”工作机制。去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力争2年,确保3年创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今年,全市召开“一创四办”动员会,全面部署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协办2 01 3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第十五届科协年会、2 0 1 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会议和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各项工作。三、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成立以来工作情况贵阳市生态文明委员会自2012年11月27日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工作思路,坚持:1个主题(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1个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1个理念(“四多四少”:少砍一颗树,贵阳就多一分绿色;少挖一座山,林城就多一分秀美;少毁一池水,城市就多一分生机;少占一亩地,子孙就多一分福祉)。围绕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部”、“参谋部”和“作战部”作用,肩负起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任,全力以赴抓、实实在在干,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生态建设取得新起色。以全面展示我市生态环境风貌为着力点,实施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尊重贵阳的喀斯特自然生态环境特性,注重发挥“山、水、林、湿地”的组合优势,按照“显山、露水、见林、透气的原则,通过绿地、森林、公园、湿地、湖泊等生态资源,充分彰显“十里山水半入城”的山水城市特色,多栽树、栽好树,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片上成林”,多栽花、载好花,做到“一路一景”、“一处一品”,提升城市自然之美。具体来说,加大了五个力度:一是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完成石漠化植被恢复、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营造林22. 32万亩。实施森林抚育3.9万亩,中德财政合作贵阳市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6万亩,逐步优化森林资源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建设义务植树基地8 6 3亩,组织完成义务植树604万株,与共青团贵阳市委举行了“2013贵阳市各族各界青年及生态文明志愿者义务植树活动”,与贵阳警备区建设“贵阳民兵生态建设示范林”。启动贵阳市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开展“数字林业”建设。二是加大环城绿化力度。编制贵阳市环城绿化建设规划、贵阳市龙洞堡机场至花溪迎宾馆通道绿化实施方案(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贵阳市2013年环城绿化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环城绿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争取省林业厅2000万元资金支持,整合市、县两级植被恢复费项目资金2406.91万元,3月份完成以龙洞堡机场至花溪迎宾馆为重点的1.2万亩通道绿化,5月份全面完成环城绿化1.7万亩建设任务,完成率100%。三是加大生态产品生产力度。启动黔灵山公园整体提升改造:明确功能定位,不断优化完善提升改造方案,报请市政府主要领导审定后,着手实施提升改造。通过媒体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按程序报批黔灵山公园游乐设施拆除补偿方案,全面完成公园游乐设施拆除。与修文县政府的对接联系,积极推进动物园搬迂。借助全市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筑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东风,督促云岩区政府对小关湖区域违法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实施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改造提升:编制完成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改造提升工程景观绿化方案,提请市规委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研究,讨论通过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提升工程规划方案,指导花溪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编制公园范围内相关村寨征拆方案,实施村寨征拆。组织施工单位进场实施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实施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二期建设:编制并优化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二期建设规划方案,布局自然生态博物馆,按程序报审。协调联系南明区政府和捐资企业,加快推进建设范围内房屋征拆,实施景观绿化建设。积极对接省林业厅,争取上级支持自然生态博物馆建设。在此基础上,按照李军书记的指示,在国家林业局专家的指导下,整合小车河湿地和阿哈水库资源,组织开展基础数据调查,编制总体规划和相关资料,积极申报贵州贵阳阿哈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启动红枫湖、百花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筹备规划编制经费,按程序确定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建筑研究院),开展现场调查、收集资料,着手编制规划。四是加大城市绿化提升力度。编制二环路、八条重点骨干道路及机场站前区域绿化景观提升方案,从树种选择、植物搭配、土壤基质等方面进行优化,因地制宜实施机场路景观提升、甲秀南路增绿和立体绿化、北京西路及其它道路美化,增绿、添彩、丰富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新增绿地4 8万平方米,提升绿地面积3 0万平方米,维护绿地面积172万平方米。五是加大城市绿化管理力度。印发贵阳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城市绿化提升方案,指导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按照“一创四办”工作部署,结合巩固创卫、创文成果要求,按照“精品化、精细化、精致化”的工作思路,制订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长效管理的实施方案,结合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落实网格化、长效化、常态化管理,以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从业人员水平,高水准管护城市绿化,保持园林景观效果,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舒适度。(二)环境整治取得新成绩。一是开展执法战役。打响“治水、净气、护林、控违、保土”五大战役。发挥森林公安、生态环境监察支队、资源林政等专业执法队伍作用,加强与生态保护“两庭三局”联动,建立司法提前介入的执法机制,严厉打击污染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和破坏环城林带、森林资源、占用林地违法建设等违法行为。开展洗车场排污、汽车销售与修理行业危险废物排污、磷化工企业环境安全、尾矿库非煤矿山及涉化涉危行业环境安全、饮用水源地保护、环境敏感点各类风险排查等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绿色护考、天网行动、雷霆行动、扫毒害保平安、缉枪治爆等专项行动,查处案件2 5 4起,处罚2 1 5万元。破获涉林刑事案件38起,移交生态保护司法部门查处环保违法刑事案件6起。有效保护了水体、大气、森林、湿地、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警示社会、震慑违法者,维护了生态环境安全。森林火灾受害率仅为0.02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火灾发生数下降55%。二是开展大气整治攻坚。牵头组织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制定了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联合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各区(市、县)人民政府等2 8家单位,在全市开展建筑工地、道路和露天焚烧扬尘整治、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市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饮食油烟污染治理、油气回收、非煤矿山治理、绿化城区道路边坡和工程迹地等七大治理工程。通过综合整治,自4月份以来,监测数据显示,全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较1-3月份的优良率增加2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上升至全国省会城市第4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推进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启动贵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南明河沿岸生态景观走廊专项规划方案,按程序报审。积极参与和指导南明河地表水达标治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汇入南明河的支流各排污口进行定位,设置1 4个点位实施水质监测。积极对接市水利局,根据南明河水功能的实际,研究提出调整南明河水功能区划的建议,按程序报批南明河水功能区划调整。(三)创模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力推进,做到七个强化:一是强化规划统筹。修编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规划,拟定贵阳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2-2014年工作方案、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8项未达标指标单项攻坚方案、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3年补充工作方案、完成全市1 0个区(县、市)和经开区管委会的创模专题调研,帮助查找问题,开展技术指导。二是强化领题督导。对18项达标指标进行巩固提升,对8项未达指标进行全力攻坚。由9位领导班子成员牵头,领题督导8项未达标指标和1项城市扬尘污染、噪声控制的城市综合管理指标的攻坚,强化督促推进,实施日检查、周调度、月小结,做到急事不过夜、难事不过周,有力地推进了未达标指标的攻坚。目前,贵州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试运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村寨搬迂、红枫湖取水口调整、污水处理厂建设、地表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重点企业达标排放、环保能力建设等多项攻坚指标均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强化督促检查。拟定了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模范城市工作问责规定、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问责工作直报制度,强化“每月对各责任单位的创模工作情况实行排名并公开,对排名落后单位实行问责”的督查制度,运用目标倒逼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创模工作。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推动了各责任单位的创模工作。四是强化污水垃圾处置。推进花溪、二桥、新庄、小河等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近10公里,实施高雁、比例坝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升级改造,推进比例坝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建设。五是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启动市域污染源档案及数据库建设,与21家医院、22家工业企业签订了创模目标责任书,约束417家企业建立“一源一档”,按照“一企一策”规范生产,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督促各区(市、县)落实辖区重点企业“一人一企”清洁生产审核、达标排放的监管。六是强化节能减排。与2 6家责任单位签订2 0 1 3年度减排目标责任书。约谈减排项目进展缓慢的6个区(县、市),推进减排项目建设,3个国家减排责任书项目,已开工2个;19个省级减排责任书项目,已完工3个,开工7个。争取2 0 1 3年省级专项资金帮助7家重点企业开展工业节能技改,预计年节约标准煤20.3万吨。拟定强制企业清洁生产初选名单,按程序报批执行。落实2 0 1 3年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我市水泥企业8家,造纸企业1家,按期推进工作任务。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审核和监督管理,完善综合利用产品认定工作流程,指导、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完成3 0家企业2 6个产品的初审,调动了企业工业固体废物的积极性。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 0 1 3年第一批市级循环经济项目的通知,组织上报备选项目2 3个,预计总投资10.5亿元,指导“十大工业园区”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按程序进行贵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立法,会同专业机构研究排污权交易操作程序,着手编制贵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实施方案。七是强化氛围营造。印发了贵阳市创模攻坚阶段宣传教育工作方案、贵阳市2013年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调查工作方案,编写了空气质量PM2.5科普知识读本、携手共建生态文明、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市民读本,组建和壮大生态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减少白色污染、绿色购物、低碳生活“、“我为林城林带添抹绿”、“关爱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河流污染随手拍”等系列活动,发动生态文明志愿者带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河流污染随手拍”提供的2 8条线索,督促属地政府限时完成辖区内河流污染整治,河流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提升了群众对创模工作的参与度。整合环保12369、城市绿化12319热线组建服务平台,实行环境保护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受理环境污染的各类举报和投诉,及时处置环境污染问题,提升了群众对创模工作的满意度。(四)论坛筹备取得新进展。一是完成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承办。按照第十五届科协年会总体方案,认真谋划“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分论坛,细化工作方案,加强与国家部委和支持单位的联系对接,积极争取省级部门的支持。认真做好嘉宾接待、会场布置、人员组织、会议就餐等各项工作,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科协年会“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专题论坛,圆满完成了科协年会工作任务。二是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部门,承担了“两会、五论坛、三活动、三环境,任务。两会:即国合会、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的筹备;五论坛: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论坛、PM2.5论坛、亚洲林业论坛、西部林业论坛、湿地保护论坛的筹备;三活动:即生态产品博览会、生态项目招商签约和生态文明示范点参观及推介活动的筹备;三环境:即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的整治。在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要求高的情况下,全委上下坚持“一个目标,三个结合,五项措施,三个到位,一个精神”,圆满完成了筹办任务。完成600余名参会嘉宾接待任务,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嘉宾总数的13。其中,国家部委领导11人,国际性重要组织领导2人,外宾36人,其他重要嘉宾101人。完成7314平方米生态产品博览会布展任务。设立了12个展示区,共有中国、美国、英国、瑞士、韩国等8个国家、国际组织7个、国内组织6个、知名企业161家参展,采用电子数码、图片视频等高科技、高水平的技术手段展示不同主题,接待了2 9个国内外政要、组织和团队,社会各界和市民参观人数达到15.3万人。精心挑选和打造城乡规划、花溪青岩古镇、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观山湖区碧海社区等11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共涉及小城镇、社区、农村、企业、城市综合体绿色生态城、生态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等内容,认真组织参观及推介活动,接待重要嘉宾和团队嘉宾127批次,参观人数达2026人次。(五)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我们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整合各种力量,形成全社会的建设合力,才能切实加快建设步伐,为此,我们着力构建十大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创模攻坚联动机制。创模工作是一项艰巨、系统的工程,涉及全市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全力攻坚的关键阶段,我委作为牵头部门,加强与区(县、市)和市直部门的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加强与环保部、省环保厅联动,争取帮助和支持;加强与环保组织和市民联动,营造创模社会氛围。通过强化创模联动,形成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参与、上级关心支持、市民理解支持的工作局面。二是建立综合统筹联动机制。我委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牵头部门,承担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查检查的工作职责,机关的20个内设机构、下属的3 8家单位,组建履新半年来,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全委上下思想统一,消除门户观念,党员干部发挥模范示范作用,业务骨干发挥带头作用,迅速融合在一起,合理调配力量,形成亲密无间、协调一致、联动合作的工作氛围。认真指导各区(县、市)生态文明局工作,形成市县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层级工作关系,把精力放到思考工作、抓工作落实上来,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及时将“两潮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更名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扩大基金会的业务范围,拓展筹集资金的渠道,更广泛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行为,将募集资金用于生态文明示范项目建设、表彰生态文明建设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生态文明。与贵阳警备区共同研究军地共建生态文明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出台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警备区关于军民共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筑党发201316号)文件,建立军地共建的工作机制,借助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民兵师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三是建立立法联动机制。积极主动与市人大常委会对接联系,采取开门立法的方式,全面参与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起草和贵阳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管理办法、贵阳市山体公园建设管理规定立法调研,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立法工作中,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体系。四是建立生态执法联动机制。建立司法机关之间、司法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推进生态保护重大、疑难案件司法提前介入和警力互援等联动执法实践。采取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等方式,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案件查处过程中,由生态保护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执行、诉前禁止令等手段,及时有效消除违法行为危害的扩大和蔓延。五是建立大气政治联动机制。加强与市直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的协调配合,携手开展大气治理七大工程,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防治大气污染。六是建立水域治理联动机制。与安顺市平坝县合作,形成跨行政区域水域治理联动工作机制,做好红枫湖饮用水源保护,加强与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及市直相关部门的联动,密切配合,抓好南明河等地表水治理工程。七是建立论坛筹备联动机制。加强与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市直部门、论坛筹备组织机构的联系和衔接,做好系统内部组织和调度,建立统筹高效、措施有力、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圆满完成“两会”、“五论坛”、“三活动”筹备任务。八是建立“三库”建设的联动机制。注重抓好“数据库、项目库、专家库”3库建设,以数据库为基础,项目库是关键,专家库为指导,开展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调查,完善数据库;根据基础数据,谋划项目,完善项目库;邀请国内各领域专家进入专家库,指导各类项目实施,形成科学决策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九是建立服务群众联动机制。将城市绿化1 2 3 1 9热线和环境保护1 2 3 6 9热线整合,搭建统一的便民服务平台,完善有奖举办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置群众举报、投诉,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督促责任单位落实环境治理,有效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加强与环保NGO组织、环保志愿者的联动,宣传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参与和支持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十是建立与新闻媒体联动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形成宣传联动机制,强化宣传造势,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创模攻坚成果,倡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运用舆论监督武器,曝光违法行为,公布典型案件,警示社会,震慑违法者。(六)队伍建设取得新活力。我们认为,只有阳光的队伍才能担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为此,市生态文明委党委以阳光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队伍。一是开展“阳光党建”工程。开展“阳光氛围”、“阳光组织”、“阳光作风”、“阳光形象”、“阳光党务”、“阳光评价”系列活动。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完善党员日常管理制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新党员。开展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理论培养与党性教育,组织符合条件的9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直机关工委2013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是开展“阳光队伍”建设工程。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三大纪律、九个严禁”,以强有力的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强化队伍执行力。开展干部职工日常考核制度,由分管领导考核中层干部,中层干部考核一般干部,每月公示考核结果,对连续三个月考核不合格的,中层干部轮岗锻炼,一般干部试岗培训,仍然不胜任工作岗位的,按程序辞退。落实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通过“三重(重要工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工作考察选拔干部,形成公开透明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采取遴选方式任用乡科级副职1名;采取考察任用方式选拨正科级领导干部1名;采取公开竞争方式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采取竞争上岗方式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交流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三是开展阳光党务、政务公开工程。以政务公开为契机,提升政务质量,整合入驻政务大厅审核审批事项,建立生态文明委政务窗口,为办事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党支部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党员干部政治素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抓典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系统活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五条禁令、三大纪律、九个严禁,在全系统开展转变作风督查暗访,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打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队伍。下一步,我们将以“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主题大讨论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创模攻坚,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