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公式大全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959327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公式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公式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公式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中考总复习-物理公式大全物理量 单位v速度 m/s km/hs路程 m kmt时间 s h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1h=60min=3600 s; 1min=60s1m/s=3.6km/h 速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G重力 N m质量 kg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物理量 单位密度 kg/m3 g/cm3m质量 kg gV体积 m3 cm3密度公式: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3=1103kg/m31m3=106cm3 1L=1dm3 1mL=1cm3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G 物体的重力(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浮力公式:F浮=G F 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密度 kg/m3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F浮=G排=m排gF浮=水gV排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V排= V浸物理量 单位F浮浮力 N G 物体的重力 N F浮=G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物理量 单位p压强 Pa;N/m2 F压力 NS受力面积 m2注意: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压强公式:P=F/S 1m2=104cm2物理量 单位p压强 Pa;N/m2 液体密度 kg/m3h深度 m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液体压强公式:p=gh 物理量 单位F1动力 N L1动力臂 m F2阻力 N L2阻力臂 m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或写成: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物理量 单位F 动力 N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滑轮组:F =1/n .G总 物理量 单位s动力通过的距离 m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s =nh 对于定滑轮而言: n =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n =2 F = G s =2 h物理量 单位W动力做的功 JF动力 N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机械功公式: W =F s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物理量 单位P功率 WW功 Jt 时间 s单位换算:1W=1J/s 1马力=735W1kW=103W 功率公式:P = W /t物理量 单位机械效率W有有用功 JW总总功 J机械效率:提示:机械效率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物理量 单位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c 比热容 J/(kg)m 质量 kgt 温度差 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 (保证 t 0) 提示: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 t = t2 - t1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 t = t1- t2物理量 单位Q放 放出的热量 J m 燃料的质量 kgq 燃料的热值 J/kg燃料燃烧时放热Q放= mq 提示: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物理量 单位I电流 A U电压 VR电阻 欧姆定律: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物理量 单位W电功 JU电压 VI电流 At通电时间 s电功公式: W = U I t 提示:(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1度=1 kWh = 3.610 6 J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物理量 单位 单位P电功率 W kWW电功 J kWht通电时间 s h电功率公式:P =P=P=I2R P = U I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关系: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2、电压关系: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3、电阻关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R1+R2 4、电压与电阻关系(分压原理):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即电压比等于电阻比。U1:U2=R1:R2 5、电功率与电压(电阻)关系:各部分电路的电功率与其电压(电阻)成正比。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并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关系: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2、电压关系: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表达式:U=U1=U2 3、电阻关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表达式:1/R总=1/R1+1/R24、电流与电阻关系: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1:I2= R2 :R15、电功率与电压(电阻)关系: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流成正比或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P1:P2 = I1:I2= R2 :R1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1+ P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