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950834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西方经济学本形成性考核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 本 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1 题目 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 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 1 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 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 原理 2 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 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说明 4 字数控制在 600 字左右 时间安排 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 1 分析总产量 TP 平均产量 AP 边际产量 MP 的关系 2 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3 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4 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 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 SAVS 的关 系 5 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LMC 和短期平 均成本曲线 SAC 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 的关系 6 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1 分析总产量 TP 平均产量 AP 边际产量 MP 的关系 答 总产量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是该要素的总产量除以 该要素的投入量 边际产量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即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 后以递减的速率增加 达 到某一点后 总产量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 边际产量先上升 后下降 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 值 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是一致的 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 总产量以递增 的速率增加 当边际产量下降时 总产量以递减的方式增加 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时 总产量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但是边际 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 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 引起总产量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 那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就大于原 来的平均产量 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 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2 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 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 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 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 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 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 仅 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 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答 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 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 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 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来决定产量 当然 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 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 成本最小化 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 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 小 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 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 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也就是说 一般 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 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 但是成本最小 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 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 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 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 SAVS 的关 系 答 第一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 N 在交点 N 上 S MC SAC 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在相交之前 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一直递减 在相交之后 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一直递增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 N 点称为收 支相抵点 如图 所示 第二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 与上相近 5 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LMC 和短期平 均成本曲线 SAC 短期总成本曲线 STC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SMC 的关系 2 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 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 而是从变动成本出发 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是一条从变动成本 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表明产量为零时 总成本也不为零 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产量为零 总成 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 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 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3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 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 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 U 形曲线 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陡峭 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较平坦 短期 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 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由规模经济决定的 6 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答 假定企业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 C 是既定的 企业所用的技术是不变的 生产中只使 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并且要素价格 Pl 和 Pk 是已知的 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 企业应选择要素的投 入组合以获得最高的产量 等产量曲线任意点的切线斜率代表的是边际技术替代率 等成本线的斜率是要素价格之比的相反数 因此 可以得 到公式 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 企业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 替代率等于两要 素的价格之比 可以进一步得到公式 企业可以通过对两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 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 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 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 作 业 2 结 合 我 过 经 济 发 展 的 实 际 应 如 何 解 决 收 入 分 配 问 题 处 理 效 率 与 公 平 之 间 的 关 系 答 1 什么是效率和公平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 公平是一个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 公平就是平均分配 就是人人有份 其实 社会公平 是一个历史范畴 而且是一个法律用语 在不同的生产力 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包含不同 的内涵 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 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 离开生产 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 离开生产谈论分配 不仅是没有意义的 也是不科学的 社会公平只能建立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贫富差距过大时更应注重社会公平 由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是一般规律 所谓效 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社会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 一种资源的任 何重新配置 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 换句话说 社会已经达到人 尽其才 物尽其用 不存在任何浪费资源的现象 以致每个劳动者都实现了经济收入最大化 这就是效 率 2 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的含义 洛伦兹曲线就是把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 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的曲线 20 世纪初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 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如下图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 线和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 A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 B 并以 A 除以 A B 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 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如果 A 为零 基尼系数为零 表示 收入分配完全平等 如果 B 为零则系数为 1 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 该系数可在零和 1 之间取任何值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 基尼系数也越小 反之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 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 那么 基尼系数即会 变小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 0 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 2 0 3 表示比较平均 0 3 0 4 表示相对 合理 0 4 0 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 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 简述我国收入分配的实际情况 城乡 居民 地区 行业等 分析产生分配不公的原因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中最突出的表现是贫富差距拉大 贫富差距过大危及经济安全 加剧社会矛盾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 1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扩大 已进入 黄灯 区 2 我国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扩大 已经超出公认的合理范围 我国多数学者认为 从经济发展的实际看 显 著影响我国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所导致的 一 历史沿革 资源 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 二 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 三 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 策的影响 四 制度缺陷及政策不到位因素的影响 五 社会保障乏力 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 4 解决分配不公的对策 分配制度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的调整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解决分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 矛盾 仍然需要依靠改革来解决 1 调整和规范国家 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2 在处理公平和效 率的关系上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发挥市场的作用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 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再分配注重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3 规范分配秩序 实行统 一的收入税制和收入申报制度 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 4 以共同 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 采取收入转移方式为其提供收入支持 对于 高收入阶层 采取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不同阶层的收入分配 取缔非法收入 5 建立健全同我国经 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5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 为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 政府应当切实解决好社会再分配的问题 从建设和谐社 会的客观要求出发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中的角色 按照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的要求 推 进公共政策的转型和创新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 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社会 是新时期 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和本质内容 作 业 3计 算 题 作业 4 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 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怎样使国民 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过本题目的训练 增强学生对消费与政府 购买等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认识 加深对政府经济实施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 1 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 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 相关原理 2 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 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 4 字数控制在 800 字左右 时间安排 完成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教学内容后实施 解题思路 1 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2 分析边际消费倾向 b 边际税收倾向 t 初始消费 C0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 分析消费 C 投资 I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 政府收支 T 和政府购买 G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此 处 有 千 余 字 自 己 减 到 800左 右 1 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答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从供给方面看 在两部门经济的各种生产 要素的供给之外又加了政府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国防 立法 基础设施等 公共物品 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 公共物品 而得到相应的 收入 税收 所以可用政府税收来代表政府的供给 这样 总供给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 政府的供给 工资 利润 地租 利息 税收 消费 储蓄 税收 如果用 T 代表税收 就可以写在 Y C S T 从需求方面看 在两部门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外又加了政府的需求 政府的需求可以用政府的购买支出来代表 这样 总需求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政府的需求 消费支出 投资支出 政府的购买支出 如果以 G 代表政府购买支出 就可以写成 Y C I G 在三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仍然是 总供给 总需求 这个条件也可以写成 C S T C I G 如果两边同时消去 C 则可得出 S T I G 此公式即为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 因此 当 S T I G 均衡的国 民收入便决定了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 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 因此 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 收入也可按照 Y C I G 的方法来决定 2 分析边际消费倾向 b 边际税收倾向 t 初始消费 C0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乘数 反应的是消费和收入的关系 收入增加会引起消 费增加 这就是乘数所反映的 乘数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收入的态度 因此这点常 常被利用来试图改变人们的收入以影响消费 可以是短期的政策影响 收入影响 也 可以是长期的影响 边际税收倾向 或称为 边际税率 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收入 所增加的税收量 3 分析消费 C 投资 I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即 C f Y a bY a 为基本消费 即没有收入也会发生的最低支出 b 为边 际消费倾向 乘上收入 Y 表明随着收入增长而增加的消费额 在国民消费曲线与纵坐标相交的地方 表明收入为零时 消费也要发生 这就 是国民消费曲线的截距 a 在国民消费曲线与 45 度线的交点 E 的左边 国民消费 大于国民收入 即 C Y 国民经济出现超支现象 拉动国民收入向 E 点移动 而在 点 E 的右边 国民消费小于国民收入 即 C Y 国民储蓄致使消费不足 国民经济 也向 E 点回落 因为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 1 所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消 费的绝对数值也相应增大 但消费的增加速率总是小 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速率 在实际生活中 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一个不变的正 常数 凯恩斯认为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原理 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要小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不能 简单地将将来的收益与现在的投资进行比较 而是要将将来的收益贴现成现在的钱 扣去风险后与现在的投资进行比较 只要大于和等于零就可以考虑投资 当然实 际的投资还有考虑其他因素 4 政府收支 T 和政府购买 G 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答 政府购买增加 会增加 总支出 政府购买是总支出的一项 转移支付增加 一般也会增加总支出 因为增加了可支配收入 从而增加了消 费 但是如果政府需要实现预算平衡时 T TR G 这时增加 TR 意味着降低 G G 的乘数效应大于 TR 的乘数效应 因此当 TR 的增加以 G 的下降为代价 则总支出会 降低 G 的每一分钱都形成对商品的需求 而 TR 进入消费者口袋之后 要存下一 部分 剩余的才形成消费需求 作 业 5题 目 财 政 政 策 和 货 币 政 策 的 比 较 分 析 此 处 有 千 余 字 自 己 减 到 800左 右 财 政 政 策 一 般 是 指 政 府 通 过 改 变 财 政 收 入 和 支 出 来 影 响 社 会 总 需 求 以 便 最 终 影 响 就 业和 国 民 收 入 的 政 策 财 政 政 策 的 目 标 是 要 实 现 充 分 就 业 经 济 稳 定 增 长 物 价 稳 定 是 社 会和 经 济 发 展 的 综 合 目 标 财 政 政 策 包 括 财 政 收 入 政 策 和 财 政 支 出 政 策 财 政 收 入 的 政 策 工 具有 税 收 和 公 债 等 财 政 支 出 的 政 策 工 具 有 政 府 购 买 转 移 支 付 和 政 府 投 资 这 些 财 政 收 支 的 政 策 工 具 作 为 财 政 政 策 手 段 对 社 会 总 需 求 乃 至 国 民 收 入 的 调 节 作 用 不 仅 是 数 量 上 的 简 单 增 减 它 们 还 会 通 过 乘 数 发 挥 更 大 的 作 用 财 政 乘 数 主 要 包 括 政 府 购 买 支 出 乘 数 转 移 支 付 乘 数 税 收 乘 数 和 平 衡 预 算 乘 数 这 些 乘 数 反 映 了 国 民 收 入 变 动 量 与 引 起 这 种 变 化 量 的 最 初 政 府 购 买 支 出 变 动 量 转 移 支 付 变 动 量 税 收 变 动 量 和 政 府 收 支 变 动 量 之 间 的 倍 数 关 系 或 者 说 国 民 收 入 变 动 量 与 促 成 这 种 量 变 的 这 些 变 量 的 变 动 量 之 间 的 比 例 通 俗 地 讲 这 些 变 量 的 变 动 在 连 锁 反 映 下 将 引 起 国 民 收 入 成 倍 的 变 动 财 政 政 策 的 调 控 力 度 反 映 为 财 政 政 策 效 应 取 决 于 财 政 政 策 的 挤 出 效 应 挤 出 效 应 是 由 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引 起 利 率 上 升 使 投 资 减 少 总 需 求 减 少 导 致 均 衡 收 入 下 降 的 情 形 挤 出 效 应 大 政 策 效 应 小 调 控 力 度 就 小 挤 出 效 应 小 政 策 效 应 大 调 控 力 度 就 大 影 响 政 策 效 应 和 挤 出 效 应 的 主 要 因 素 是 IS曲 线 和 LM曲 线 的 斜 率 即 LM曲 线 斜 率 不 变 IS曲 线 斜 率 小 平 坦 利 率 提 高 幅 度 小 从 而 挤 出 效 应 大 政 策 效 应 就 小 IS曲 线 斜 率 大 陡 峭 利 率 提 高 幅 度 大 从 而 挤 出 效 应 小 政 策 效 应 就 大 IS曲 线 斜 率 不 变 LM曲 线 斜 率 小 平 坦 利 率 提 高 幅 度 小 从 而 挤 出 效 应 小 政 策 效 应 就 大 LM曲 线 斜 率 大 陡 峭 利 率 提 高 幅 度 大 从 而 挤 出 效 应 大 政 策 效 应 就 小 货 币 政 策 一 般 是 指 中 央 银 行 运 用 货 币 政 策 工 具 来 调 节 货 币 供 给 量 以 实 现 经 济 发 展 既 定 目 标 的 经 济 政 策 手 段 的 总 和 货 币 政 策 目 标 是 货 币 政 策 所 要 达 到 的 最 终 目 标 一 般 是 指 经 济 发 展 的 目 标 如 一 定 的 经 济 增 长 率 通 货 膨 胀 率 失 业 率 和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等 货 币 政 策 由 中 央 银 行 代 表 中 央 政 府 通 过 银 行 体 系 实 施 货 币 政 策 工 具 是 指 要 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目 标 所 采 取 的 政 策 手 段 一 般 包 括 公 开 市 场 业 务 再 贴 现 率 和 法 定 准 备 率 等 由 于 银 行 之 间 的 存 贷 款 活 动 将 会 产 生 存 款 乘 数 由 基 础 货 币 创 造 的 货 币 供 给 将 会 产 生 货 币 乘 数 又 叫 货 币 创 造 乘 数 货 币 政 策 调 控 力 度 反 映 为 货 币 政 策 效 应 就 是 货 币 政 策 工 具 的 变 化 影 响 国 民 收 入 和 利 率 的 变 化 程 度 一 般 讲 货 币 供 给 的 增 加 可 使 利 率 下 降 国 民 收 入 增 加 货 币 供 给 量 的 减 少 能 使 利 率 提 高 国 民 收 入 减 少 这 就 是 货 币 政 策 的 效 应 影 响 货 币 政 策 效 应 的 主 要 因 素 也 是IS曲 线 和 LM曲 线 的 斜 率 由 于 财 政 政 策 和 货 币 政 策 各 有 其 局 限 性 以 及 各 自 所 采 用 的 各 种 手 段 的 特 点 对 国 民 收 入 产 生 的 影 响 不 同 因 此 在 进 行 宏 观 调 控 时 必 须 将 二 者 有 机 地 协 调 起 来 搭 配 运 用 才 能 有 效 实 现 预 期 政 策 目 标 两 种 政 策 的 搭 配 方 式 主 要 有 三 种 协 调 配 合 模 式 1 双 扩 张 政 策 经 济 产 重 衰 退 时 同 时 采 取 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和 扩 张 性 货 币 政 策 例 如 在 政 府 增 加 支 出 或 减 少 税 率 的 同 时 抑 制 利 率 上 升 扩 大 信 贷 刺 激 企 业 投 资 从 而 扩 大 总 需 求 增 加 国 民 收 入 在 保 持 利 率 不 变 的 条 件 下 缓 和 衰 退 刺 激 经 济 这 种 双 扩 张 政 策 会 在 短 期 内 增 加 社 会 需 求 见 效 迅 速 但 配 合 如 果 不 妥 当 则 可 能 带 来 经 济 过 热 和 通 货 膨 胀 在 运 用 时 应 慎 重 其 适 用 条 件 是 大 部 分 企 业 开 工 不 足 设 备 闲 置 劳 动 力 就 业 不 足 大 量 资 源 有 待 开 发 市 场 疲 软 2 双 紧 缩 政 策 经 济 过 热 发 生 通 货 膨 胀 时 期 配 合 运 用 紧 缩 性 财 政 政 策 和 紧 缩 性 货 币 政 策 例 如 在 减 少 政 府 支 出 提 高 税 率 的 同 时 减 少 货 币 供 应 量 从 而 压 缩 总 需 求 抑 制 通 货 膨 胀 减 少 国 民 收 入 减 缓 物 价 上 涨 这 种 双 紧 缩 政 策 对 经 济 起 到 紧 缩 作 用 不 过 若 长 期 使 用 将 会 带 来 经 济 衰 退 增 加 失 业 因 此 应 谨 慎 使 用 作 用 幅 度 较 大 的 双 紧 政 策 它 的 适 用 条 件 是 需 求 膨 胀 物 价 迅 速 上 涨 瓶 颈 产 业 对 经 济 起 严 重 制 约 作 用 经 济 秩 序 混 乱 3 松 紧 搭 配 政 策 某 些 特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根 据 财 政 政 策 和 货 币 政 策 的 作 用 特 点 按 照 相 反 方 向 配 合 使 用 这 两 种 政 策 具 体 搭 配 方 式 有 两 种 一 种 是 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与 紧 缩 性 货 币 政 策 的 搭 配 扩 张 性 财 政 政 策 有 助 于 通 过 减 税 和 增 加 支 出 克 服 总 需 求 不 足 和 经 济 萧 条 紧 缩 性 货 币 政 策 则 可 以 控 制 货 币 供 给 量 的 增 长 从 而 减 轻 扩 张 性 财 政 策 带 来 的 通 货 膨 胀 压 力 但 这 种 配 合 也 有 局 限 性 即 扩 大 政 府 支 出 和 减 税 并 未 足 够 地 刺 激 总 需 求 增 加 却 使 利 率 上 升 国 民 收 入 下 降 最 终 导 致 赤 字 居 高 不 下 其 适 用 条 件 是 财 政 收 支 状 况 良 好 财 政 支 出 有 充足 的 财 源 私 人 储 蓄 率 下 降 物 价 呈 上 涨 趋 势 另 一 种 是 紧 缩 性 财 政 政 策 与 扩 张 性 货 币 政 策 的 搭 配 紧 缩 性 财 政 政 策 可 以 减 少 赤 字 而 扩 张 性 货 币 政 策 则 使 利 率 下 降 在 紧 缩 预 算 的 同 时 松 弛 银 根 刺 激 投 资 带 动 经 济 发 展 但 这 种 配 合 模 式 运 用 不 当 会 使 经 济 陷 入 滞 胀 其 适 用 条 件 是 财 力 不 足 赤 字 严 重 储 蓄 率 高 市 场 疲 软 总 之 不 同 的 政 策 搭 配 方 式 各 有 利 弊 应 针 对 经 济 运 行 具 体 情 况 审 时 度 势 灵 活 适 当 地 相 机 抉 择 一 般 来 说 一 种 政 策 搭 配 运 用 一 段 时 间 后 应 选 用 另 一 种 政 策 搭 配 取 而 代 之 形 成 交 替 运 用 的 政 策 格 局 这 也 是 财 政 政 策 与 货 币 政 策 协 调 运 用 的 重 要 形 式 作 业 6 计 算 题 1 已知某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0 亿元 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24 4 亿元 政府预算赤字为 0 9 亿元 消费为 22 8 亿元 对外贸易赤字为 0 5 亿元 试求 1 储蓄 2 投资 3 政府支出 4 税收 解 1 Y C S S Y C 已知 Y 30 C 22 8 带入公式 S Y C 30 22 8 7 2 亿元 2 I S 已知 S 7 2 故 I 7 2 亿元 3 Y C I G X M G Y C I X M 已知 Y 30 C 22 8 X M 0 5 带入公式 G Y C I X M 30 22 8 0 5 7 7 亿元 4 B T G T B G 已知 B 0 9 G 7 7 代入公式 T B G 0 9 7 7 6 8 亿元 4 总供给函数为 AS 2 300 400P 总需求函数为 AD 2 000 4 500 P 试求 1 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2 总需求上升 10 的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 解 已知 AS 2 300 400P AD 2 000 4 500 P 求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价格的公式为 AD AS 2 300 400P 2 000 4 500 P 4P 3P 45 0 P 3 Y 2300 400 3 3500 Y 2000 4500 3 3500 又已知 总需求上升 10 则 AD 2200 4950 P 2300 400P 2200 4950 P 2300P 400P2 2200P 4950 400P2 100P 4950 0 8P2 2P 99 0 Y 2300 400 3 4 3660 Y 2000 4500 3 4 3324 由于不能被整数除 所以结果有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