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学案(老师用).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49866 上传时间:2020-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学案(老师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雀东南飞学案(老师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雀东南飞学案(老师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一第4单元16.孔雀东南飞 教案湛江市第21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教师吴胜春 审批 (签名) 拟讲时间:2010年10月【教学目标】:1、学习叙事诗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掌握人物描写方法。2、了解本文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进一步懂得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4、学会分类整理归纳古文知识点,了解本文的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副词、互文手法。【教学重点】: 本文语言接近口语,而且注释较详,易读懂词句。同时全诗篇幅较长,不宜在课堂内串讲。因此,教学本诗可从人物命运入手,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刻画人物的手法,揭示主题思想。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汉乐府民歌的主要特点】1.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和深刻。2.叙事成分占很大的比重,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歌的一大发展。3、往往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要求口吻毕肖;常用铺陈的描写手法。比兴的运用在汉乐府民歌里也有特色。4.形式多样,有四言诗,有五言诗,有杂言诗。【知识链接】封建制度规定: 妇女有“七出”(“七去”“七弃”):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 无子,淫泆y ,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恶疾 (仪礼丧服) 【教学进程】:【课前预习】一、给下列词语注音:自缢(y) 与府吏要(yo) 磐石(pn) 冥冥(mng) 摧藏(zng) 仕宦(hun)槌(chu)床 哽咽(gng y) 便言(bin) 徘徊(pi hui) 箜篌(kng hu) 公姥(m) 萦 (yng) 伶俜(lng ) ( png) 聘礼(pn) 绣腰襦(r) 葳蕤 (wi ru) 遗(wi)施 纨(wn)素 蹑 (ni) 丝履( l ) 玳瑁(di mo) 拊 (f) 掌 否极泰来(p) 窈窕 (yo tio) 鹄舫(h fng) 踯躅(zh zh) 踟蹰(ch ch ) 幡(fn) 青骢(cng)马 赍(j)钱 鲑(xi)珍 晻晻( yn) 华山傍(png)二、本课知识点归纳: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副词、互文手法。(一)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2)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3)谓言无誓违 “誓”似应作“愆”,愆违,过失。(4)府吏见丁宁 “丁宁”也写做“叮咛”,嘱咐。(5)摧藏马悲哀 “藏”同“脏”,脏腑。 (6)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结实。(二)一字多义“相”的用法: (1)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及时相遣归(代“我”) 还必相迎取(代“你”) 好自相扶将(代“她”) 嬉戏莫相忘(代“我”) 誓天不相负(代“你”) 不得便相许(代“你”,代媒人。) 登即相许和(代“它”) 蹑履相逢迎(代“他”) 怅然遥相望(代“他”)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 (2)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 相见常日稀 久久莫相忘 六合正相应 叶叶相交通 枝枝相覆盖 仰头相向鸣 黄泉下相见 (3)名词,命相,相貌。如: 儿已婚薄禄相 “自”的用法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 我自不驱卿(本) 本自无教训(本是) 自可断来信(即) 葳 自生光(且,还是) 自名秦罗敷(其) 自名为鸳鸯(其) 好自相扶将(亲自) 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见1、相见常日稀(2) 看见。2、君既若见录(12) “我”,代兰芝。3、渐见愁煎迫(30)“被”,介词。故1、大人故嫌迟(2)故意。 2、知是故人来(25)旧的 3、故作不良计(28)故意泰1、否泰如天地(20)好运气。 2、泰山北斗山名。 3、泰然自若从容尔1、始尔未为久(3)无义,助词。 2、尔卜尔筮你,代词。3、作计乃尔立(30)这样,代词。 4、君尔妾亦然(27)这样,副词。得1、幸复得此妇(3)得到。 2、汝岂得自由(4)能够。取1、终老不复取(5)通“娶”。 2、还必相迎取(7)迎接复1、幸复得此妇(3)、勿复重纷纭(8)再。2、红罗复斗帐(8)又,双层。3、便复在旦夕(29)回复、回答。适1、处分适兄意(21)适合。 2、始适还家门(17)出嫁。 3、适得府君书(23)刚才。令1、县令遣媒来(14)官名。2、便言多令才(14)美好。3、令母在后单(28)使、让。4、莫令事不举(23)使、让谢1、阿母谢媒人(19)辞谢。 2、谢家事夫婿(21)辞别。 3、多谢后世人(33)劝告会1、会不相从许(6)当、决。 2、于今无会因(8)相会。 3、会天大雨恰逢。应1、汝可去应之(15)答应。 2、六合正相应(22)合适。3、以我应他人(25)应许。4、零泪应声落(29)随着。举1、举动自专由(4)动作。 2、举言谓新妇(7)开口、发言。3、举手长劳劳(12)举起4、莫令事不举(23)成功。 5、举身赴清池(31)纵身、跃身为1、为仲卿母所遣(被,介词,读wi) 2、十七为君妇(做,作为,成为动词,读wi)3、为诗云尔(作,写,动词,读wi) 4、非为织作迟(是,动词,读wi;或作“因为”,“由于” 介词,读wi)5、阿母为汝求(替,介词,读wi)6、始尔未为久(算,算作,动词,读wi)7、慎勿为妇死(为了,连词,读wi)遣1、为仲卿母所遣(休,即女子被夫家赶回家,动词)2、县令遣媒来(派,动词)3、十七遣汝嫁(送,动词)4、徒留无所施(用,动词)5、留待作遗施(施舍,赠送,动词)作1、何不作衣裳(制造,制作,动词)2、昼夜勤作息(劳作,名词)3、君当作磐石(做,成为,动词)4、故作不良计(做出,动词)(三)古今异义槌床便大怒。 床古义:坐具 今义:睡具。可怜体无比; 可怜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怜悯与同情。守节情不移; 守节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 今义:指妇女不改变情操。汝岂得自由 自由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 束和限制。本自无教训; 教训古义:教养。 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妾不堪驱使 驱使 古义:使唤。 今义: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感君区区怀 区区 古义:真情挚意。 今义:很小。自可断来信 来信 古义:来送信的使者。 今义:寄来的书信。处分适兄意 处分 古义:处理安排。 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 便利 古义:吉利。 今义:方便。相逢迎 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勿复纷纭; 纷纭 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叶叶相交通; 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 往来和邮递通讯事业总称。多谢后世人; 多谢 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多多感谢。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宦官 古义: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太监宦官。念与世间 ,千万不复全千万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多为务必一定之意。 四、词语的活用1、孔雀东南飞(1)名作状,向东向南。 2.、何意致不厚(3)形作动,满意。3、槌床便大怒(6)名作动,敲 。 4、 留待作遗施(8)动作名,赠送的东西。 5、头上玳瑁光(9) 名作动,发光。 6、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11) 名作动,骑马,乘车。7、足以荣汝身(19) 使动,使享受荣华富贵。8、 逆以煎我怀(12) 动词使动,使受煎熬。9、兰芝惭阿母(13) 形作动,惭愧地说 。10、交广市鲑珍(21) “交广”,名作状,从交州、广州。“市”,买。名作动。11、手巾掩口蹄(23)名作状,用手巾。 12、 卿当日胜贵(25)名做状,一天天的 13、窈窕艳城郭(28)形作动,称艳。 14、仕宦于台阁(28)名作动,任官职。 五、偏义复词(五)偏义副词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例如: 冀缓急或可救助1. 便可白公姥(2) 2. 昼夜勤作息(8) 3.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12) (六)理解下列互文句互文(相互映衬为文,共同表达相关或相近的意思)。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注意,不能死板地“直译”。好处是:简省文字,且使句子更富节奏美。例如本文中: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文中还有互文,请找出。明确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名师第72页“课文研读”第1题。【课文内容讲授】(情节赋比兴手法、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探讨)一、思考:作为一首叙事诗,本文讲了什么故事?请梳理课文脉络。(提示:找出本文中出现的人物,理清故事情节。)明确:课文内容结构:一、(开端)兰芝被遣(2) 二、(发展)夫妻誓别(3-12) 三、(进一步发展)兰芝抗婚(13-22)四、(高潮)双双殉情(23-32) 五、告诫后人(33) (尾声)(附:情节分析:引子 托物起兴 凄凉哀怨开端 兰芝被遣 贤良聪慧发展 :夫妻誓别 求情赠物 严妆辞归 誓别 情意深厚 镇静刚强兰芝抗婚 伤归 拒婚 逼嫁 迎娶 蔑视权贵敢于反抗高潮 、结局双双殉情死别殉情忠贞不渝宁死不屈尾声合葬化鸟(浪漫主义笔法)二、具体赏析课文内容。(一)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以具体问题探讨的形式分析) 1、本诗开头两句(第1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结合名师第72页“研读”第4题)。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这一句兼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可参照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2、第2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明确:不烦琐。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这里写得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下文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的同情。 要求学生从诗中再找出写兰芝时使用的铺陈手法的文字。明确: 第13段是第2段内容的重复,都是强调兰芝从小聪明,很有教养,但转换了叙述的角度,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 小结第2段从时间上(13岁17岁)作了纵的铺陈,第9段则从妆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无论那一种铺陈,都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起了积极的作用。 拓展乐府诗陌上桑,在描写秦罗敷的美貌时,也是用了横的铺陈。(见名师73页“拓展”。)“青丝为下裙,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用铺陈手法从穿着、装饰等方面写出了秦罗敷的光艳照人,给人带来美的享受。3、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把刘兰芝比作蒲苇,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见名师72页。) 明确: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小结:赋、比、兴是乐府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它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学习乐府诗时应予以重视。 (二)人物形象分析:(在前面对文中的“赋”这一手法的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多才的女子,而在“严妆”这一部分,更是从从头写到脚“足、头、腰、耳、指、口、步”,细细描绘其外在的形体之美。可谓是“精妙世无双”。那她是否只是一个绣花枕头?让我们来深入了解刘兰芝的性格品质。)1、刘兰芝(1)比较兰芝与婆婆、小姑离别时的言行,试作简要分析。对婆婆:突出其倔强 ,貌似谦卑,实含激愤不平之意。有修养,识大体并没出口伤人对小姑:心地善良,“知礼节”。(2)兰芝投水,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点?忠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板书:兰芝形象赏析形体美足 头 腰 耳 指 口 步精妙世无双(美丽)品质美勤劳:兰芝自诉; 善良:与小姑别; 知书达礼:与婆婆别精神美反抗性(焦母、兄长)一个聪明美丽、勤劳能干善良、知书识礼、坚强忠贞、富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3)向刘兰芝求婚的是什么样的人,文中如何介绍他们的?诗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了太守迎娶的排场,作用何在?(答案在下面的板书)明确:塑造该人物的方法:(运用衬托的手法)县令之子 太守之子 求婚者地位窈窕世无双 娇逸未有婚 求婚者才貌便言多令才 年始十八九 求婚者年龄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说媒者身份太守迎亲排场明确写太守迎亲的排场,突出表现兰芝形貌美,人品好(不慕荣华富贵,爱情专一),反衬其悲剧命运,加剧悲剧气氛。拓展乐府诗陌上桑,如何描写秦罗敷的美貌。(见名师73页“拓展”。)陌上桑的浪漫性,主要表现在诗歌前半部对于罗敷美丽的描写方面。秦罗敷似是汉代美女的通称,比如在稍后的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之母要为儿子再娶的,就是 “可怜体无比”的“东家贤女”秦罗敷,她与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当然不会是同一个人。 陌上桑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大诗人如曹植、陆机、杜甫、白居易 等都莫不为之醉心倾倒,不少人写过对此诗的模拟之作。 陌上桑中写秦罗敷的漂亮非同一般: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对罗敷的美丽,作者没有直接加以表现,而是通过描写人们见了罗敷以后的种种失态来间接表现的,这和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通过描写那些特洛伊长老们见了海伦以 后的惊奇与低语来表现海伦的绝世之美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敷的美丽,即使行者、 少年、耕者、锄者们惊羡不已,也使路过的使君立马踟蹰,这似乎会引向一个邂逅的浪 漫故事(如诗经里所经常表现的那样)。但此诗作者却无意于如此表现,毋宁说,他是希望用伦理爱来否定浪漫爱的。因此,在罗敷断然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为由拒绝使君的求爱以后,诗歌转入了罗敷对于丈夫的夸耀: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间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罗敷从丈夫的打扮之豪华讲到身份之高贵,从相貌之英俊讲到风度之翩翩,极尽夸张之能事。作者的意图,在于让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可以想象,当一心以为艳遇之将至的使君不仅受到罗敷“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的严词拒绝,而且还听到罗敷的夫婿在财产、地位、容貌、风度等各方面都胜过自己时,他该是如何的狼狈! 2、焦仲卿1、思考:你觉得焦仲卿懦弱吗?(见名师72页“课文研读”第5题。)明确:在面临爱情与孝道的冲突时,他有时显得无能为力。而这也正是表现焦仲卿的善良与无奈:一方是自己钟爱的妻子,一方是自己敬爱的母亲。在鱼与熊掌之间,这种取舍实在太难。我们无理由去挑剔他,更无理由去责怪他。有人说他反抗不彻底,这是在是一种误解。无论如何,焦仲卿对爱情是忠贞的,对封建伦理道理的反抗是彻底的。多年以来,兰芝一直忍辱负重,而仲卿又何尝不是在夹缝中求生活,其中的酸苦,比起兰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兰芝尚可有倾诉对象,而焦仲卿呢?他向谁去诉苦?向谁去叫屈?如果兰芝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那么焦仲卿的作为则更令人叹惋不已。焦仲卿最终选择了殉情,他走出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伦理,自缢于庭树,兑现了自己生前誓言,这又需要何等的勇气?应该说,焦仲卿和兰芝一样,骨子里是充满着一种反叛精神的。l 老师也可以出另一个思考题:仲卿对兰芝感情始终如一,而对母亲的感情却有所变化。试指出这种变化,并体会其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l 明确:开始既孝又怨,不敢违抗。后来对爱情的忠贞战胜了对母亲的孝顺、屈从,不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缢于庭树,作了最强有力的反抗。一个忠厚善良,忠于爱情,由顺从到抗争(消极抗争)的叛逆形象。)小结刘兰芝:无过被休长兄逼嫁以死殉情焦仲卿:被逼休妻以死殉情2、思考兰芝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虐待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七出”。)封建制度规定: 妇女有“七出”(“七去”“七弃”):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大戴礼记) 无子,淫泆y ,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恶疾 (仪礼丧服)(不顺父母去“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明确:1认为原因在于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平日的言行,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因而为焦母所不容。(三从四德)2认为原因在于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认为原因在于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兰芝。(门第观念)4认为原因在于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仲卿与兰芝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因而必欲逐之而后快。(寡母恋子)3、焦母思考:拆散两人的焦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如何去描写她的?专横暴戾,心胸狭窄。独断专行、蛮横无理、自私自利、毫无人情味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多年媳妇熬成婆)塑造该人物的方法:(1)正面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刻划)斥责兰芝“无礼节”和“槌床”骂子。兰芝道别时“怒不止”。得知儿子要殉情仍骂兰芝下贱。(2)侧面描写(通过兰芝之口说出)(还有谁在拆散焦刘夫妻婚姻中起到作用?明确:刘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 4、刘兄尖酸刻薄,冷酷无情,贪财慕势(趋炎附势)。塑造该人物的方法:个性化的语言。小结:人物性格1、刘兰芝她是一个美丽、聪明、善良、能干、重感情,忠于爱情的青年女子。 同时她又坚强、持重,不为威逼所屈,也不为荣华所动。面对封建家长制的专横和凶残,她无所畏惧。 (外柔内刚)2、焦仲卿和刘兰芝一样也是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为了保全与刘兰芝的爱情,他做了很大的努力,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当强大的封建势力粉碎了他的一切希望时,他以悲壮的自杀对封建制度进行控诉和反抗。(忠于爱情,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3、焦母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典型;她既极端的蛮横无理,又一味的独断专行。对焦刘的婚姻强行拆散,对儿子软硬兼施。 4、刘兄反面形象,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此人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见利忘义,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艺术特色:1、结构完整,情节曲折。2、运用各种手法来塑造鲜明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的刻划; 运用正侧面结合手法去刻画人物形象。三、探索研究:如何理解刘、焦之死?他们能否私奔?明确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鲁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仲卿与焦母刘兄不同的是:刘焦的爱情理想与这些封建教冲突,而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明确当时以“忠孝”为社会核心的道德体系中,焦仲卿违背了焦母就是意味着背上“不孝”之罪,他毫无疑问会失去“府吏”之职,如果脱离焦母不仅会受到社会遣责,而且可能会被绳之以法,焦仲卿和刘兰芝不会这样“不识时务”,所以,当时社会伦理道德钳制着他们的自由和幸福。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私奔。 悲壮的爱情,与梁祝齐名!一样的结局,一样的悲壮!一样的绳索,一样的凶恶!一样的坚贞执著,一样的催人泪下!千古东流水,述尽伤心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