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4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92033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四 第四章 典型试题 一 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经络系统中 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 A 奇经八脉 B 十二经别 C 十五别络 D 十二经筋 E 十二经脉 2 经络系统中 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肢节 的为 A 经别 B 经筋 C 正经 D 奇经 E 别络 3 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 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 是 A 络脉 B 孙络 C 浮络 D 别络 E 经脉 4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 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 经别 B 经筋 C 皮部 D 经脉 E 别络 5 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主要与奇恒之腑关系 密切的是 A 皮部 B 别络 C 正经 D 奇经 E 经别 6 具有 溢奇邪 通荣卫 作用的是 A 浮络 B 孙络 C 别络 D 经筋 E 奇经 7 有一定的起止 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 A 十五别络 B 浮络 C 孙络 D 正经 E 奇经 8 分别起自四肢 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 上出 于颈项浅部的是 A 阴跷脉 B 阳跷脉 C 足三阴经 D 经别 E 浮络 9 十二经脉之气 结 聚 散 络 于筋肉 关节的体系是 A 十五别络 B 十二经别 C 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 E 奇经八脉 10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 A 浮络 B 孙络 C 经筋 D 别络 E 皮部 11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 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 的经脉是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厥 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 12 下列各组经脉中 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 是 A 心肝肾经 B 胆胃三焦经 C 心肺心 包经 D 心胆小肠经 E 肺脾胆经 13 下列各组经脉中 从足趾走向腹腔 胸腔 的是 A 肝胆肾经 B 肝脾胃经 C 肾膀胱胃 经 D 脾胃肾经 E 脾肝肾经 14 在头面部 分布于面部 额部的经脉是 A 阳明经 B 太阳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15 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手 太阴肺经 D 足厥阴肝经 E 手少阴心经 16 头为诸阳之会 是由于 A 头居上部 且有阳经分布 B 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C 有 阳脉之海 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 E 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 17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A 直线贯注 B 手足贯注 C 上下贯注 D 循环贯注 E 左右贯注 18 下列经脉中 不与脏腑连属的是 A 太阳经 B 厥阴经 C 冲脉 D 任 脉 E 带脉 19 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 A 督脉 B 带脉 C 任脉 D 阴维脉 E 阳维脉 20 下列经脉中 具有表里关系的是 A 冲脉与任脉 B 足阳明与足少阴 C 阴维脉与阳维脉 D 阴跷脉与阳跷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 21 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 与足厥阴肝经 终端相接的是 A 足少阳胆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 少阳三焦经 D 手太阴肺经 E 足少阴肾经 22 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 由内向外的顺序 为 A 足阳明经 足少阴经 足太阴经 足厥 阴经 B 足阳明经 足太阴经 足少阴经 足厥阴经 C 足少阴经 足阳明经 足太阴经 足厥 阴经 D 足少阴经 足阳明经 足厥阴经 足太阴经 E 足厥阴经 足阳明经 足少阴经 足太 阴经 23 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阴心经 C 手 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 E 足阳明胃经 24 十二经脉中 多气多血的经脉是 A 手足阳明经 B 手足太阴经 C 手足 太阳经 D 手足少阴经 E 手足少阳经 25 十二经脉中 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 经过部位最多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 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 E 足少阴肾经 26 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 A 心经 脾经 肝经 胃经 B 胃经 肝经 冲脉 任脉 C 肾经 任脉 胆经 冲脉 D 脾经 肝经 冲脉 任脉 E 肝经 胆经 胃经 冲脉 27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 A 足少阴肾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足 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 E 足太阴脾经 28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 A 印堂穴 B 神庭穴 C 大椎穴 D 百会穴 E 关元穴 29 具有加强足三阴 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 作用的是 A 别络 B 经别 C 奇经 D 经筋 E 手少阴心经 30 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 错误是 A 手太阴 手阳明 足阳明 B 足阳 明 足少阳 足厥阴 C 手厥阴 手少阳 足少阳 D 足少阳 足厥阴 手太阴 E 足太 阴 手少阴 手太阳 31 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 则渗注于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督脉 E 浮络 32 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A 冲脉 督脉 B 任脉 带脉 C 阳 跷 阴跷 D 冲脉 任脉 E 阴维 阳维 33 十二经脉中 循喉咙 挟舌本的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厥阴肝经 C 足 少阴肾经 D 足阳明胃经 E 手太阴肺经 34 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喉部相会的是 A 冲脉 B 督脉 C 阴跷脉 D 阳维 脉 E 阴维脉 35 奇经八脉中与脑 髓 肾关系密切的是 A 带脉 B 冲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跷脉 36 奇经八脉中 有主 一身左右之阴阳 作 用的是 A 阴维脉 阳维脉 B 阳跷脉 阴跷脉 C 督脉 D 带脉 E 任脉 37 任脉的终点是在 A 目眶下 B 口唇 C 目内眦 D 胞 宫 E 会阴 38 具有濡养眼目 司眼睑之开合和下肢运动 功能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 厥阴肝经 D 阳跷脉 阴跷脉 E 足太阴脾 经 39 对全身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的是 A 正经 B 奇经 C 经别 D 浮络 E 别络 40 十二正经中 有两支别络的经脉是 A 足太阴经 B 足阳明经 C 足 厥阴经 D 手阳明经 E 手厥阴经 41 十二正经中 络脑 的经脉是 A 心经 B 肾经 C 肝经 D 膀胱经 E 胆经 42 绕阴器 至小腹的经脉是 A 足少阴经 B 足太阳经 C 足 太阴经 D 足厥阴经 E 足少阳经 43 循行于 乳中线 的经脉是 A 肝经 B 胃经 C 胆经 D 脾经 E 肾经 44 十二正经中 既分布于目内眦 又分布于 目外眦的经脉是 A 手少阳三焦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 足少阳胆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足 太阳膀胱经 45 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A 三焦经 B 小肠经 C 胆经 D 胃经 E 大肠经 46 奇经八脉中 与足少阴经相并 挟脐上行 的经脉是 A 任脉 B 督脉 C 冲脉 D 阴维脉 E 阴跷脉 47 十二正经中 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太阴脾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太 阳膀胱经 48 按循经诊断 在胸前 虚里 处疼痛 痛 连左手臂及小指 应考虑 A 心脏疾病 B 肺脏疾病 C 肝胆 疾病 D 脾胃疾病 E 肾脏疾病 49 与任何脏腑均不相连的经脉是 A 带脉 B 督脉 C 任脉 D 三焦脉 E 冲脉 二 B 型题 A 孙络 B 浮络 C 别络 D 正经 E 奇经 1 行于浅表而常浮现的是 2 主要加强相为表里两经间在体表联系作用的 是 3 在人体上肢无分布的是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太 阴脾经 D 冲脉与任脉 E 足少阳胆经 4 连舌本 散舌下的经脉是 5 到舌根两旁的经脉是 6 环绕口唇后到目眶下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手太阴肺经 C 手少 阳三焦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阳跷脉 7 循喉咙 入颃颡的是 8 环绕口唇的是 9 上连目系的是 A 手阳明大肠经 B 手少阳三焦经 C 足少阳胆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少 阴肾经 10 起于睛明穴 其支者从头顶到耳上角部的 是 11 起于关冲穴 其支者从耳后分出 进入耳 中 出走耳前者为 12 起于目外眦 其支者从耳后进入耳中 出 走于耳前者为 A 督脉 B 足厥阴肝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3 其脉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的是 14 出于额上达巅顶的是 15 沿头部正中线 经头顶的是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任 脉 D 督脉 E 冲脉 16 沿脊柱两旁循行的是 17 沿脊柱里面上行的是 18 其分支从胞中出 向后与督脉相通 上行 于脊柱内的是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阴跷脉 E 阴维脉 19 称为 血海 的经脉是 20 称为 十二经脉之海 的是 21 称为 阴脉之海 的是 A 督脉 B 任脉 C 阳跷脉 D 冲脉 E 带脉 22 与女子月经关系最密切的是 23 与妇女妊娠关系最密切的是 24 能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是 三 D 型题 1 足阳明经所络属的脏腑为 A 膀胱 B 三焦 C 脾 D 肾 E 胃 2 十二经别的含义应是 A 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的正经 B 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 散 络于筋肉的体系 C 有联缀四肢百骸 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D 主要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联 系的作用 E 主要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 间在深部联系的作用 3 十二经筋的含义是 A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B 有加强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联系的作 用 C 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 络于筋肉 关节 的体系 D 为十二经脉较大的分支 E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 主司关节运动的作 用 4 手太阳经脉所络属的脏腑是 A 三焦 B 胆 C 心 D 肺 E 小肠 5 手太阴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 目外眦 B 手小指端 C 手大指端 D 中焦 E 食指端 6 足太阳膀胱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 目外眦 B 鼻翼旁 C 足大趾 D 目 内眦 E 足小趾端 7 以下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 A 手太阳小肠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少阴心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足太 阴脾经 8 在小指端处相交接的经脉是 A 手太阴肺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手 太阳小肠经 D 手少阴心经 E 手少阳三焦 经 9 足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 目内眦 B 目外眦 C 足小趾 D 足 大趾 E 足小趾端 10 手少阳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A 小指端 B 目内眦 C 食指端 D 无名指端 E 目外眦 11 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接的经脉是 A 足厥阴经 B 足太阴经 C 足少阳经 D 足少阴经 E 足阳明经 12 交接于胸中的经脉是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阳胆经 C 手少 阴心经 D 足少阴肾经 E 手厥阴心包经 13 交接于心中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足太阴脾经 C 手少 阴心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手阳明大肠经 14 交接于肺中的经脉是 A 足少阳胆经 B 足少阴肾经 C 足厥 阴肝经 D 手太阴肺经 E 手阳明大肠经 15 足三阴经从足趾上行于何处交于手三阴经 A 头面部 B 上肢内侧 C 胁肋 D 腹腔 E 胸腔 16 称 头为诸阳之会 的主要依据是 A 督脉行于头顶 B 清阳出上窍 C 手 三阳经止于头部 D 足三阳经起于头部 E 阳经不行于头部 17 其脉循行左右成对 起于内外踝下 会合 于目内眦的是 A 阴维脉 B 阳维脉 C 足厥阴经 D 阳跷脉 E 阴跷脉 18 下列属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 A 双腿内侧前缘 B 小腹 C 脊柱两 侧 D 鼻咽部 E 足大趾端 四 X 型题 1 下列属于经脉的是 A 十二经别 B 十二经筋 C 十二皮部 D 十二经脉 E 奇经八脉 2 分布于躯干部侧面的经络有 A 肺经 B 脾之大络 C 胃经 D 肾经 E 胆经 3 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关系最密切 A 熨法 B 针灸 C 气功 D 推拿 E 敷药 4 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A 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B 加 强五脏六腑间的联系 C 与肝 肾 脑 髓 关系密切 D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E 统帅全身络脉 5 属于足厥阴经循行的部位有 A 阴器 B 少腹 C 两胁 D 两乳 E 巅顶 6 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 冲脉 B 带脉 C 任脉 D 阴维脉 E 督脉 7 奇经 异于 正经 之处是 A 不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B 分布没有 正经规则 C 与脏腑不直接络属 D 相互间无表里关系 E 人之气血并非常 行奇经 8 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 A 手太阴经 B 足厥阴经 C 足太阴经 D 手少阴经 E 手厥阴经 9 经络能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器官 主要表 现在 A 脏腑与肢节之间的联系 B 脏腑与五官 九窍之间的联系 C 脏腑之间的联系 D 六腑之间的联系 E 经脉之间的联系 10 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 下列哪些是正 确的 A 两胁疼痛 多为肝胆疾病 B 缺盆 中痛 多是肺的病变 C 前额疼痛 多与阳明经有关 D 头两 侧疼痛 多与少阳经有关 E 巅顶疼痛 多与太阴经有关 11 经络的生理功能是 A 调节机能平衡 B 感应传导 C 通行 气血 濡养脏腑组织 D 沟通表里上下 E 联系脏腑器官 12 经络在病理方面的作用是 A 内脏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的途径 B 五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C 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 D 脏与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E 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13 十二经别的主要功能是 A 加强相互表里的两条经脉在深部的联系 B 加强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与心脏的联系 C 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D 加强 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 E 加强体表与体内 四肢与躯干的向心联 系 14 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 足阳明经 B 足少阴经 C 足太阴经 D 任脉 E 足厥阴经 15 脏腑中有 大络 的是 A 脾 B 胃 C 肺 D 肝 E 肾 16 经过大椎穴的经脉是 A 足阳明经 B 足太阳经 C 手太阳经 D 手少阳经 E 手阳明经 17 到达目内眦的经脉有 A 阳跷脉 B 膀胱经 C 肝经 D 阴跷脉 E 脾经 18 环绕口唇的经脉有 A 任脉 B 胃经 C 冲脉 D 大肠经 E 肝经 19 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的经脉是 A 手三阳经 B 足厥阴经 C 足三 阳经 D 阳跷脉 E 阴维脉 20 行于脊柱内的经脉有 A 督脉 B 冲脉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少阳胆经 21 进入耳中的经脉有 A 手少阳 B 手太阳 C 足少阳 1 足太刚 E 手阳明 22 下列与牙齿有联系的经脉是 A 肾经 B 大肠经 巴脾经 D 胃经 E 肝经 23 与女子的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的经脉有 A 跷脉 B 维脉 C 任脉 D 心经 E 冲脉 24 与任脉交会的经脉有 A 足三阴经 B 阳维脉 C 阴跷脉 D 阴维脉 E 冲脉 25 经过 气街 的经脉有 A 冲脉 B 肝经 C 脾经 D 胃经 E 胆经 26 下列循行于躯干腹面的经脉是 A 任脉 B 肾经 C 脾经 D 胃经 E 冲脉 27 与心相联系的正经有 A 足太阴 B 足少阴 C 手少阴 D 足厥阴 E 手太阳 28 到达足大趾的经脉有 A 胃经 B 脾经 C 肝经 D 胆经 E 冲脉 29 起于足外踝之下的经脉有 A 足太阳 B 阳维脉 C 足少阳 D 阳跷脉 E 足阳明 30 督脉到达的部位有 A 绕阴器 B 颅内 C 脐中央 D 上唇系带 E 下颌部 31 以下指冲脉的是 A 血海 B 气海 C 十二经脉之海 D 阴脉之海 E 五脏六腑之海 32 下列 络脑 的经脉有 A 心经 B 胆经 C 肝经 D 膀胱经 E 督脉 33 肾经联系的脏腑 除肾与膀胱外还有 A 肺 B 肝 C 心 D 脾 E 心包 34 足少阴肾经到达的部位有 A 足跟 B 舌根 C 气街 D 小腿内侧后缘 E 腰部 35 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分布于 A 头侧 B 面颊 C 耳前 D 头顶 E 头后 36 足阳明经到达的部位有 A 足大趾 B 足二趾 C 足中趾 D 足四趾 E 足小趾 37 足厥阴肝经循行过程中 联系的脏有 A 心 B 肺 C 胃 D 胆 E 肝 试 题 答 案 一 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E 2 C 3 E 4 B 5 D 6 B 7 D 8 D 9 C 10 E 11 B 12 C 13 E 14 A 15 D 16 B 17 D 18 E 19 B 20 E 21 D 22 C 23 D 24 A 25 D 26 B 27 C 28 C 29 B 30 B 31 C 32 D 33 C 34 E 35 D 36 B 37 A 38 D 39 E 40 A 41 B 42 D 43 B 44 B 45 C 46 C 47 B 48 A 49 A 二 B 型题 1 B 2 C 3 E 4 C 5 B 6 D 7 A 8 A 9 A 10 D 11 B 12 C 13 D 14 B 15 A 16 B 17 D 18 E 19 A 20 A 21 B 22 D 23 B 24 A 三 D 型题 1 CE 2 AE 3 CE 4 CE 5 DE 6 DE 7 AC 8 CD 9 BD 10 DE 11 AC 12 DE 13 BC 14 CD 15 DE 16 CD 17 DE 18 BD 四 X 型题 1 ADE 2 BE 3 BCD 4 ACD 5 ABCDE 6 ACE 7 BCD 8 ADE 9 ABCE 10 ABCD 11 ABCDE 12 ABCDE 13 ABCDE 14 ABCDE 15 AB 16 ABCDE 17 ABD 18 ABCDE 19 AC 20 ABC 21 ABC 22 BD 23 CE 24 ADE 25 ADE 26 ABCDE 27 ABCE 28 ABCDE 29 BD 30 BCDE 31 ACE 32 DE 33 ABCE 34 ABDE 35 BDE 36 ABC 37 BCD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