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90114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题2002、10一、 积累(6分)1、 ,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2、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2分)3、请写出表现作者爱国忧国情怀的诗句。多写一句加一分,最多加二分。(2分) 二、 文言文(20分)(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分)(1)苦其心志_(2)曾益其所不能 5、联系全文,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 _(2分)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7、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3分) _ _ 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以下两个阅读段,任选一个做题。如做第二个阅读段的题,一个题加一分;做错一个题,在文言文该大题的得分中倒扣一分,扣完为止。如两个阅读段都做,按第一个阅读段的答题得分。)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之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8、 为什么说“犬马最难”“鬼魅最易”(用原文回答)(2分)9、 翻译:任选一句,如都做,按第一句评分。(2分)1)夫犬、马人所知之也。2)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10、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8.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2分)辄:音_义_ 谗:音_义_9.翻译下面句子。(2分)每以天下为己任_10、文中谈到范仲淹苦读时以水沃面,请再举一个我国古代读书人苦读的事例,并谈谈看法。_ _ 三、 现代文阅读(40分)(一)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_不行,_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许多人读书只满足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过程。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创造是怎样开始的?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读,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两者往往互相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便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我却尝试着对它不信任,重新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足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11、根据第段有关内容,在第段空格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各4个字)(4分) , 12、请谈谈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2分)13、第段中,加线的站在巨人的肩上一句的含义是:(4分) 14、第段中,加线的落笔无古人这句话的意思是:(4分) 15、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对划线句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这句话的理解。_ _(4分)16根据文中画线句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非借不能读也、尽信书不如无书 、思而学不学则殆(二 )说到音乐是忆明珠写的一篇谈音乐的文章,作者不仅抒发了听音乐时的不同感受,而且通过“说”音乐,表达了自己对当今音乐现状的忧虑,相信你读后也会对音乐产生全新的看法。 说 到 音 乐 忆明珠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音,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的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姨的乐曲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了。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了,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马革裹尸,为国捐躯。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已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17第段加横线的“江南丝竹”中,“丝竹”作“音乐”解,在你读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任举一例(2分) 18、第段中两个加点的“了”字分别注上拼音(2分) 了 了 19.理解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4分)20细读原文,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4分) 21.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4分) (简评思想内容)“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 (节自爱江山更爱美人) (简评语言特点)“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节自真心英雄) 22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个左右)(4分)四、写作 (60分)任选一题。 (一) 一天,甲乙两位同学在争辩。 甲说:学习就是向老师学自己原先不懂的东西,将老师讲的内容记住就行了。 乙说:不对,学习是对所学的东西提出疑问,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自行去寻找准确答案。 甲又说:依你说,老师没什么作用了。 乙又说:老师是有作用的,但如果对老师教的内容不敢打问号,人类思维不会发展,人类文明也难以进步。 就这样,他俩就有关学习和老师的话题争辩不休。请你就他俩谈的问题,谈谈你的观点,文章体裁不限。(二) 读下文,按要求写不少于6字的作文黑龙江电视台播出的狂野周末节目中,有这样一组画面:两只凶猛的狮子,正在追捕一群形体比他们大的野牛,不一会,其中的一头野牛被狮子隔离出来。两只狮子前后夹击,其中一只咬住了野牛的脖子,另一只则咬住了野牛的后腿。孤立无援的野牛反抗着,挣扎着,危在旦夕。与此同时,奔跑着的野牛群也在距狮子不远处停了下来,并且聚集在一起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叙写下面将要发生的情况及最后的结局并展开联想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一、1、 落红不是无情物2、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3、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王室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错一字,该题不得分二、4、使-受苦 通“增”增加 错一词,该题不得分。5、归结全文,点明中心。6、略7、略8、略9、1) 狗马是人们都熟悉的。2) 鬼怪是没有一定形态的东西,不显现在人们眼前,所以觉得容易画。10、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8、略9、常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10、略三、11、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12、点明文章议论的中心,概括上文,领起下文。13、这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和理论,加上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才能有所进步。14、写作时不能一味模仿,要讲究创新。15、略16、C17、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非丝非竹醉翁亭记18、略19、略20、江南丝竹具有婉转悠扬,令人陶醉的旋律。21、1)消极颓废,不思进取2)一语双关,比喻贴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