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9459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题二题三题总分一、语基知识技能:(30分)1、 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8分)笸箩( ) 冗长( ) 乳臭未干( ) 言简意赅( )滑j( ) 戏xu( ) 苦心孤y( ) 人情sh故( )2、 请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成语:(6分)a) 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 )b) 高高举步,神奇十足。 ( )c) 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 ( )d)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 )e) 费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f) 事情来的突然,没有防备。 ( )3、 选择出有误的一项( )(2分)A冰心,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集寄小读者。B马克.吐温,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儿童惊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很受孩子们喜爱。C风筝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D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儒家的创始人。4、按要求填写句子:(14分)1)论语六则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和学习有关的宝贵经验,请你用原文填写出其中与学习方法有关的内容:(6分) 2)写出论语中教育我们养成“乐学”这一学习态度的一则并进行翻译(4分):原文 翻译 3)翻译以下两个句子(4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比较阅读(16分) (甲文)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作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每出息孩子上午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了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乙文)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侯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的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法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虽然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凋、正工凋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给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准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个女孩和着歌来唱,好象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饭,曾经用钢琴伴奏过混声四部合唱,曾经弹过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5、两段文字都叙写了一件事,请填写下表。(8分)主 要 人物时 间地 点结 果甲文乙文6、请分别用一句话写出两段文字的大意。(4分) 甲文: 乙文: 7、请选出叙述有误的一项()(2分) 山中避雨运用比较衬托的手法突出音乐大众化的重要性。 风筝选段写出了“我”对兄弟的残忍,没有一点兄弟情。 山中避雨选段抓住了人物心境和环境气氛来表现音乐的作用,还运用了插叙。 风筝通过选段所写事件和二十年后想补过的事件,展示人物思想变化的历程,揭示了封建传统意识对儿童天性的摧残。8、请简要回答,甲文和乙文都是记叙一件事,你认为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2分) 答: (二)阅读走进书里去,回答问题(14分)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9、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粗略 瞬间 10、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2分) 答: 11、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2分) 答: 12、作者把_ _ 比喻为_ _ 的宴席;把 比喻为 的快餐。(4分)13、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1分) 答: 1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答: 三、 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完成以下问题(30分)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5、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并作解释。(12分) (1)相委而去 ( ) ( ) (2)尊君在不 ( )_ (3)歆辄难之( )_ (4)遂携拯如初 ( )_ (5)宁可以急相弃邪( )_ 1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1)有一人欲依附( ) (2)幸尚宽,何为不可( ) (3)陈太丘与友期行( ) (4)太丘舍去( ) (5)既已纳其自托( ) (6)宁可以急相弃邪( ) 17、按照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 _ 18、发挥你的想像,把“友人”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100字以内(4分)答:_ _ 19、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4分)(1) (2) 四、作文(30分)在你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事,有些曾经掀起你情感的波澜;有些让你感动不已;有些让你羞愧难当;有些则让你愤怒无比;有些让你感到庄严神圣;还有些让你妙趣横生选择一件感触最深的写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