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8816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历史中考试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A . B . C . D . 2. (2分)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 .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C . 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D . 春秋争霸:加强了周天子的王权3. (2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秦始皇猜测有人泄漏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丞相B . 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C . 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D . 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4. (2分)观察下面示意图,判断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生活时期大约所在的位置( ) A . (1)B . (2)C . (3)D . (4)5. (2分)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A . 神话B . 史书C . 传说D . 化石6. (2分)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的部落联盟首领( )A . 黄河流域B . 长江流域C . 珠江流域D . 淮河流域7. (2分)某同学绘制了一幅北京人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不相符的是( ) A .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B .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 .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D . 种植水稻8. (2分)“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由此你回忆起的历史事件是( )A . 黄炎联盟打败蚩尤部落B . 商汤灭夏C . 牧野之战D . 涿鹿之战9. (2分)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距今约( )A . 170万年B . 70万年C . 70万年20万年D . 1.8万年10. (2分)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 人们过着定居生活进入原始农业时代会制造陶器种植水稻A . B . C . D . 11. (2分)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提供考古依据的朝代是(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2. (2分)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半坡社会生活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A . B . C . D . 14. (2分)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 A . 夏朝B . 商朝C . 春秋时期D . 战国时期15. (2分)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文艺复兴”和“百家争鸣”相同点中不包括( ) A . 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B . 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C . 都是在社会生产力推动下出现D . 都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16. (2分)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 A . 三家分晋B . 田氏代齐C . 晋楚争霸D . 战国七雄17. (2分)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深受后世皇帝喜爱的思想学派是( ) A . 儒家B . 道家C . 兵家D . 法家18. (2分)秦长城起止地点( ) A .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B .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C .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19. (2分)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一工程的是( )A . 大禹B . 李冰C . 商鞅D . 秦始皇20. (2分)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 . 奖励耕战B . 承认土地私有C . 废除旧贵族特权D . 建立县制21.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 .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 . 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 . 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22. (2分)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其代表作是( )A . 四羊方尊B . 司母戊鼎C . 青铜立人像D . 牛尊23. (2分)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 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禅让制24. (2分)文物是传承历史的歓要载体。下列文物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B . 陕西西安出土的日本“和同开珎”钱币C . 鉴真东渡日本D . 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25. (2分)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度C . 郡县制度D . 行省制度26. (2分)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的统治措施包括统一( )文字 货币 度量衡 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语言 服饰A . B . C . D . 27. (2分)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 舜禅让于禹B . 国人暴动C . 平王东迁D . 三家分晋28. (2分)根据商鞅变法的规定,可以获得奖励或赏赐的人有( )生意做得好的人弃农经商的人战场上杀敌多的人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A . B . C . D . 29. (2分)秦朝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在中央设立的是机构是(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A . B . C . D . 30. (2分)今年4月22日,“书香益阳润泽心灵好书互换”2017年益阳阅读推广活动隆重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益阳学子高声吟诵了道德经。道德经反映了( )A . 老子的思想B . 孔子的学说C . 墨子的主张D . 韩非的理论二、 判断题 (共1题;共5分)31. (5分)如下图是灵渠图片,它修建于秦国,主要作用是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交通。上述文字叙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三、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32. (20分)政治制度的建设是中国历代王朝最为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礼运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将宗亲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宣的屏障)左传材料三秦始皇在咸阳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亲)属疏远,相攻击如仇(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材料一中,从“天下为公“发展到“天下为家”反映出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具体变化? (2)西周的建立者是谁?“封建亲戚”的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秦始皇为了克服分封制的弊端,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优点? 汉武帝又是采纳谁的建议,如何解除王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写出三点即可) 33. (20分)用导析图来梳理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材料一:如下图。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1)把下面导析图中空白处填充完整:(2)根据材料二诗句判断: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3)为了加强封建统治,他在中央设了哪些官职? (4)请谈谈“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判断题 (共1题;共5分)31-1、三、 综合题 (共3题;共55分)32-1、32-2、32-3、32-4、33-1、33-2、33-3、33-4、34-1、34-2、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