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8451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描写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 张建成 邮编:710077电话:1524928128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本课人物描写的层次、详略、虚实、映衬,能够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作品展示的社会文化和人情世态。【设计依据】课标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理解作品体现出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2、过程与方法:学生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任务驱动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设计依据】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三位主要人物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 【设计依据】课标: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而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学重点:能够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人物描写的层次、详略、虚实、映衬,领会作者的匠心独运。教学过程:1、 导课: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前,作者已借冷子兴之口对贾府进行了一番演说,使读者对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有了大致的了解。课文所选的内容是作者借助林黛玉的眼睛来进一步描绘贾家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一起进入红楼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2、 环节一:领会人物描写的详略、层次、虚实手法。 A.文中主要描写了哪几个人物?你认为这些人物应该怎样出场?作者的处理有什么好处? 讨论明确:主要写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几个人物。贾母应该是最先出场的人物,不仅显示了贾母的地位,也符合人伦常情。作者可以借助迎接林黛玉这件不大不小的家事,把众家眷一起托出。独留下王熙凤、贾宝玉二人做重点描写。不把此二人一同写出也是这个道理。(详略与层次感) B.大家注意了没有,黛玉见到两位舅舅了吗?为何不在这里写出? 讨论明确:拜见舅舅是虚,遇见宝玉是实。可见也是突出重点。(虚实、详略)3、 环节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要赏析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位人物。 A.请大家设计一下王熙凤的出场,出场后又该如何描写。再阅读课文中有关内容,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虚实结合,接下来肖像画形画神,然后是动作语言。 B.请同学们归纳赏析王熙凤说话的内容及其动作,贾母为何对王熙凤宠爱有加? 说话内容有二:一是对黛玉的夸赞,二是回王夫人的话。 C.王熙凤对黛玉的夸赞妙在哪里? 句句落在贾母心上,是对上文提到的贾母心肝儿似的搂在怀里大哭行为的注解。夸张但有分寸,没有让众姐妹难堪。既然是荣国府的管家,懂人心思,拿捏分寸,自然与众不同。大家还要发现其中包含的的人情世故,真真如在眼前,正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作者其实通过一个“这熙凤”中的“这”字表达了对王熙凤能力的认同。回王夫人的话则体现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再一次明确她的身份地位。D.同学们阅读课文,比较作者描写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异同。自主合作探究:相同:出场的方式,黛玉心理活动的侧面烘托,先肖像再动作。不同:出场前的众人之口的侧面铺垫描写,两首词的点评。重点探究不同: 关于铺垫描写,正如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样,先有冷子兴口中道出,再由本课节选的由林黛玉眼中观察再现,有了这层铺垫,文章不突兀,水到渠成。写贾宝玉正是如此,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美感,才凝眉神铸去观察的道理。关于两首词的点评,要体会作者暴露出的对宝玉叛逆性格的认同赞美的情感,所谓物极必反,爱到极致,倒用恨词说出。恨到极致,反而赞词写来。多么强烈的感情表达,可以引导鲁迅作品“标致”一词举例说明。其次作者参与进来评判并不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这与外国文学的人物描写方式不同,前者总是含蓄委婉,后者却往往强势介入。(此点教师根据学情进行取舍)4. 环节三:描写人物的映衬手法,主要分析林黛玉。 如果说写前两位人物是集中式的,那么写林黛玉则是分散式的,请同学们归纳林黛玉的外貌言行心理的描写及其特点。既然荣国府各色人等皆是黛玉眼中,那黛玉形象何不由众人眼中得出?这正是映衬手法运用。众人眼中写其形,宝玉眼中绘其神。言谈举止中体现黛玉心思细腻,“步步留心,处处留意”。请同学们总结黛玉在哪些地方留心留意。如对于回答读书的问题,关于称呼王熙凤,关于座次的问题考虑等等。5.总结反馈: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所学。6.教师总结:经典作品之所以能经历时间的考验而越发光彩照人,不仅仅在于作者的精巧娴熟的艺术手法,更在于他描写的跨越时间的普世价值。我们要领会作者的艺术手法,更要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认识作品展现的社会风貌、人情世态,窥见作者的精神世界。在方法上,我们可以由己推人(文),通过自己的预想与作品对比现出不同,从而深刻领悟作品的精妙所在。板书设计: 人物 方法 社会 方法 王熙凤 详略 由己推人(文)人物描写 贾宝玉 层次 性格特点 预设对比 林黛玉 虚实 人情世态 正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