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C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8012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教育联合体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今天的人类已学会利用多种能源,全国人最早学会利用的一种能源是( ) A . 天然风B . 大河水C . 天然火D . 山中石2. (2分)在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是( )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成吉思汗3. (2分)下图是大型历史剧贞观长歌里的主人公,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对他的统治政策广为称赞,当时他针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 ) A . 推行专制统治B . 平等对待各民族C . 派兵征服各民族政权D . 禁止同其他民族交往4. (2分)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5. (2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 A . 抗击侵略B . 对外交往C . 民族关系D . 科技创新6.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 . 维护鸦片走私B .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C . 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D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7. (2分)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A .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B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C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D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8. (2分)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C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9. (2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成为中国人民军队建军节和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历史事件分别是( )A . 南昌起义,三湾改编B . 秋收起义,古田会议C . 南昌起义,古田会议D . 秋收起义,八七会议10. (2分)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下列红军长征中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吴起镇会师飞夺泸定桥强渡乌江遵义会议A . B . C . D . 11. (2分)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是( )七七事变 西安事变 日本投降 八一三事变A . B . C . D . 12. (2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原因是( ) A .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 . 中美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 . 国共两党的矛盾消除了D . 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3. (2分)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高超的指挥艺术,这一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B . 淮海战役C . 平津战役D . 渡江战役14. (2分)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 ( )A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巩固了封建统治B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C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D . 他领导的禁烟运动表明了中国人反抗外侮的坚强决心15. (2分)能够通过史记这部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秦始皇统一文字文景之治蔡伦改进造纸术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 . B . C . D . 16. (2分)下列属于古希腊雕塑艺术杰出代表的是( ) A . 帕特农神庙B . 万神庙C . 罗马大竞技场D . 制铁饼者17. (2分)下面这幅漫画形象地描绘了哪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A . 美国独立战争B . 美国南北战争C . 俄国农奴制改革D . 日本明治维新18. (2分)“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反映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A . 近代欧美社会巨变B .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 . 资本主义产生D .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19. (2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浪花”的主要不同主要表现在( ) A . 建立的社会制度B . 革命进行的方式C . 人民群众的参与D . 旧统治的结束20. (2分)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的统治秩序( )A . 欧洲和西亚 B . 西亚和非洲C . 欧洲和非洲D .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21. (2分)它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是( ) A . 联合国家宣言B . 开罗宣言C . 权利法案D . 人权法案22. (2分)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国际背景的是( ) A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B . 美苏冷战C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涨D . 美日欧三足鼎立23. (2分)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下列不属于章西女王、玻利瓦尔、纳赛尔、尼赫鲁等人物共同点的是( ) A . 都领导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B . 都促进了亚非拉的团结与合作C . 都英勇地抗击了英国殖民者D . 都是杰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24. (2分)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 . 恐怖主义日趋泛滥B . 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C . 单极世界逐渐形成D . 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25. (2分)公元前350年,一个叫张三的秦国人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 A . 授予爵位B . 免除徭役C . 授予田宅D . 免除赋税二、 综合题 (共2题;共65分)26. (15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1)材料一中的“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政治纲领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件事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材料二的事件发生后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7. (50分)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2)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3)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7)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8)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9)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10)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65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7-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