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步练习题(II )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6533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步练习题(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同步练习题(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A .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 . 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 .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 . 管仲改革壮大力量2. (2分)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C .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D .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3. (2分)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 . 春秋争霸B . 战国形势C . 秦朝统一D . 三国鼎立4. (2分)公元纪年是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它是( )A . 公元7世纪70年代B . 公元8世纪70年代C . 公元前7世纪70年代D . 公元前8世纪70年代5. (2分)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融合。A . B . C . D . 6. (2分)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边的是( )A . 楚国B . 秦国C . 燕国D . 齐国7. (2分)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 管仲改革 城濮之战勾践灭吴 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A . B . C . D . 8. (2分)读图,图中代表的诸侯国是( ) A . 秦国 楚国B . 齐国 楚国C . 秦国 韩国D . 魏国 赵国9. (2分)春秋时期争霸中原地区的是( )A . 宋、楚B . 吴、越C . 晋、楚D . 秦、楚10. (2分)“合纵”“连横”发生在( )A . 春秋时期B . 战国时期C . 夏朝D . 西周11. (2分)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 )A . 燕、赵、魏B . 韩、赵、魏C . 楚、赵、魏D . 韩、赵、卫12. (2分)迁都洛邑的周天子是( )A . 周幽王B . 周厉王C . 周武王D . 周平王13. (2分)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A . 晋文公VS楚庄王B . 夫差VS勾践C . 庞涓VS孙膑D . 白起VS赵括14. (2分)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城濮之战 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A . B . C . D . 15. (2分)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我们习惯上用“燕赵之地”来借指我们今天的哪个省( )A . 山东省B . 山西省C . 河北省D . 河南省16. (2分)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作自我介绍时,她说:“我的姓名与战国有缘,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名是我的姓,战国时期地处最东边的一个国家的诸侯国的国名是我的名。”这位历史老师的姓名应该是( )A . 楚秦B . 齐燕C . 秦齐D . 秦燕二、 非选择题 (共9题;共79分)17. (8分)历史成语折射时代故事,彰显古人智慧。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故事与成语配对,并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见秦王时,假称要向秦王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楚两大国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厉害所重,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条件下,各集团的态度动摇多次,反复无常的成语。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派遣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春秋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秦赵对战,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效果卓著。秦军散布廉颇要投降秦国的谣言,赵王上当。任用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带兵,赵国大败。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魏军回救,中齐军埋伏,大败而归。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曾受楚国恩典,承诺晋楚交战将退让90里报恩。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相遇于城濮。晋军避退,楚军紧追不放。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公元前356年,秦国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张贴告示:“将此木扛至北门,赏十金。”无人响应。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后来,一名壮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木杆至北门,果然得到了赏赐。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1) 卧薪尝胆_(2) 纸上谈兵_(3) 图穷匕现_(4) 朝秦暮楚_(5) 退避三舍_(6) 城门立信_(7) 问鼎中原_(8) 围魏救赵_18. (4分)观察战国形势图,请写出、处诸侯国的名称。_19. (3分)安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往今来人才辈出、人文荟萃。(1) 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他在外交上采取的策略是“_”。(2)明代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先后在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抗击倭寇并取得重大胜利。他是安徽_(地名)人。(3)有着“从奴隶到将军”的传奇,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的皖籍抗日名将是_。20. (8分)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_)纸上谈兵 a 牧野之战(_)阵前倒戈 b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_)退避三舍 c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_ )卧薪尝胆 d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_ )揭竿而起 e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_ )四面楚歌 f陈胜、吴广起义(_ )约法三章 g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_ )问鼎中原 h项羽兵败垓下21. (6分)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史实材料历史推论正 确 与 否(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_(2)在中国古代的两个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西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状况。_(3)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诸侯国的国君是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夫差。_(4)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_(5)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答:“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不符合汉武帝的意愿,他的建议没有被汉武帝采纳。_(6)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_22. (10分)图2是“战国形势图”,在认真阅读后回答: (1)以图中提示的A、B、C、D、E、F、G的顺序将战国七雄的名称写出来?七国并立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三次战役是什么?并简述发生在战国末期那次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3. (20分)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1)“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2)找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材料三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3)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24. (5分)(辨析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25. (15分)读下图,请完成: (1) 在上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为什么提出合纵和连横的策略? (3)六国的合纵抗秦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非选择题 (共9题;共79分)17-1、18-1、19-1、20-1、21-1、22-1、22-2、23-1、23-2、23-3、23-4、24-1、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