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6402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B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 . “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D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2. (2分) (2019日照) 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 ) A . 伯里克利B . 屋大维C . 亚历山大D . 克洛维3. (2分) 当今,在成都廊桥纪念碑上,记载了元朝时期访问中国,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和平交流使者的事迹。这位使者是( )A . 亚历山大B . 梭伦C . 萨拉丁D . 马可波罗4. (2分) 大化改新时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 A . 明治B . 孝德C . 裕仁D . 德仁5. (2分) 下面的图示反映的是古代西欧哪一种政治制度( )A . 中央集权制度B . 政教合一制度C . 封建等级制度D . 种姓制度6. (2分) (2016九上岱岳期中) 在人类挑战自然的新航路开辟中,其船队在航行途中能够欣赏到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风光的是( ) A . 迪亚士船队B . 达伽马船队C . 哥伦布船队D . 麦哲伦船队7. (2分) (2017九上林甸月考) 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新时代过渡的标志是( ) A . 李尔王B . 蒙娜丽莎C . 奥赛罗D . 神曲8. (2分) (2017九上临沂月考) 如下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B .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C . 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D .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9. (2分) (2019九上新兴期中) 1821年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的首领宜称“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以前世界各民族了解的情况很少,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认为国王有理由说自己不管做什么都做得很好。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据此分析,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影响是( ) 传播了自由、平等的进步思想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的兴起打击了封建势力维护了世界和平A . B . C . D . 10. (2分) (2019八上新泰期中) 下列能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的历史线索是( ) A . 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封建势力复辟B . 大革命开始宣告独立颁布宪法C . 制宪会议当权处死国王组成救国委员会D . 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人权宣言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1. (2分) (2017九下盐都开学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在河流旁,风车必须有风才能工作,而且它们也会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针对上述问题,当时最迫切的需要是( )A . 更广的销售市场B . 更多的工业原料C . 更好的机器动力D . 更大的生产场地12. (2分) (2016河南) 恩格斯曾评价:“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这位巨人是( )A . 牛顿B . 马克思C . 列宁D . 达尔文13. (2分) (2017九上固始月考)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 A . 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B . 工业革命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C .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D . 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14. (2分) 下列对理性主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用科学知识来认识事物B . 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判断和处理C . 人类应该依据自己的理性去行事D . 人类应该相信“神”和“天意”,并依赖它去生活15. (2分)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民主和法制的先河。下列对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A . B . C . D . 16. (2分) (2018九下盐城开学考) 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的俄国、十九世纪末的日本等国。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 A . 制度创新B . 武力掠夺C . 和平崛起D . 民主强国17. (2分) (2017九上东台月考)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历史作用相同之处是( ) A . 赢得民族独立B . 完成国家统一C .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D . 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18. (2分) (2016九上麦积期中)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 .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B . 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君主立宪制C .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D .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19. (2分) (2016九上商河期中) 下列有关林肯在美国历史进程中的贡献,不正确的是( )A .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 . 颁布宅地法C .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D . 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20. (2分) (2016九上滨州月考) 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受到世界瞩目最早是在( )A . 蒸汽机出现后B . 内燃机出现后C . 核电技术出现后D . 超导技术出现后21. (2分) (2018九上遂宁期末) 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指的是( ) A . 封建等级制度和英国殖民统治B . 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C . 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D . 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22. (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集团”是指( ) A .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 . 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C . 北约组织、华约组织D .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23. (2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其中的“一粒火星”指的是( )A . 凡尔登战役B . 索姆河战役C . 马恩河战役D . 萨拉热窝事件24. (2分) (2016九上泰州期中) 在启蒙运动影响下爆发的革命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法国大革命A . B . C . D . 25. (2分) (2018成都)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 A . 牛顿B . 达尔文C . 法拉第D . 爱因斯坦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6. (15分) (2019厦门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次革命可以使人们乘坐轮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还为生活在欧美地区成百上千万的人带去了高质量的服装、各种家居用品和娱乐活动。在此之前,这些是他们都不敢想的。英安德鲁玛尔世界史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工业化国家之间为控制世界市场而展开的竞争,其顶点是对亚非进行帝国主义争夺。与此同时,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张改变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并不是西方的枪炮兵舰,而是西方的工业技能。中国人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天下观向现代全球化悄然转变。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材料三:计算机网络可以让世界亿万人迅速获得信息,成了现代生活各方面非常重要的工具。许多人有机会接受远程教育,从而得以进入新的领域就业。女性开始广泛地从事法律、医疗、政府、商业和教育方面的工作。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1) 写出材制一中“革命”的名称。指出材料一中两种交通工具最初使用的动力。 (2) 材料二中的企业最早出现在哪场运动中?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主题。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归纳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7. (25分) (2017句容模拟) 19世纪中期,中国、日本、俄国都开始了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场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转而主张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明治功勋大久保利通材料三: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十年而图霸定矣。”材料四: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等一切都变了。”请回答:(1) 材料一所提到的晚清时期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 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所采取的相应措施。(3) 材料三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4) 导致材料四中俄国农民面貌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进行这一事件的俄国沙皇是谁?(5) 上述各国的近代化探索对你有什么启示?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