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6087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密封线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评(一)(测试范围:第15课,第2122课) 出卷人:何凌洋(八年级语文组)一、 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眼翳( ) 禁( ) 烂mn( ) 磨cn( )yu( )黑 犀( )利 zhn( )开 诘( )问2.下面每组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A.深恶痛急 油光可鉴 宽恕奥秘( )B.翻来覆去 诚惶诚恐 禁固繁衍( )C.冥思瞎想 正襟危坐 侏儒绯红( )D.鹤立鸡群 不可明状 迁徙芦荟(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6分)相形见拙( ) 消声匿迹( ) 顷家荡产( )园满结束( ) 脑羞成怒( ) 一想天开( )4仿照例句,发挥想像、造句。(4分)示例: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棘。仿句: ,快乐是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1)绝:天下独绝( ) 百叫无绝( )(2)好:好鸟相鸣( ) 好读书( )(4)而:既醉而退( ) 足肤皲裂而不知( )6.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适当的调整(3分)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看池边绿树,莺唤起一庭佳丽,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调整为:7.填空。(9分)(1)水皆缥碧, 。游鱼细石, 。(吴均 与朱元思书)(2)蝉则千转不穷, 。 ,望峰息心。 , 。(吴均 与朱元思书)(3) ,松枝一何劲!(刘桢 赠从弟(其二)(4)海内存知己,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二、 现代文阅读。(30分)(一)藤野先生(节选)鲁迅(12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成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A)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1(4-1)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则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B)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8.在上文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A( ) B( )9.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0.读段,“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谁的看法,请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的看法。(3分) 11.读段,作者为什么对“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3分) 12.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怎样的启示?(3分) (二)我的第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18分)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廊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牲。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筒清水鼻涕,不时的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件棉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戴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着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子,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的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捣乱不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辨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到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子,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2(4-2)“!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就把你望到底!”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13. 阅读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完善阅读卡。(18分)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卡篇名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作者梁实秋阅读时间月 日人物描写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先生的_、_、_、_等方面来刻画。(4分)印象最深两处描写:文中“_”印象深刻,是因为_文中“_”印象深刻,是因为_(4分)结构技巧作者先写了先生的不少缺点,结尾却说“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这种写法叫_。(2分)文章语言我读这篇文章,我觉得本文语言最大的特点是_。(2分)我的联想文学名著里的老师形象:1、_笔下的_;2、_笔下的_等(4分)我的表露面对这位国文老师,我(或作者)想说:_(2分)三、文言文阅读。(30分)(一)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15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4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密封线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4分)(1)造饮辄尽()(2)期在必醉()(3)短褐穿结()(4)晏如()15.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3分)16.“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写出。(2分)17.全文表现了先生怎样的品质?(3分)18.你认为这篇文言文是陶渊明的自传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3分)(二)(15分)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922题。【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选自四知)【乙】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初潭集)【注释】公仪休:人名,复姓公仪,名休。相鲁:做鲁国宰相下人:迁就别人色:神色 明:明白恃人:依赖别人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举茂才( )(2)故人知君( )(3)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4)虽不受鱼( )20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闻其贤而辟之 一国争买鱼而献之B.君不知故人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C.当之郡 必有下人之色D.明于人之为己者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2)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22读完这两则故事,请谈谈你的感悟。(4分) 4(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