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的困惑.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5746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学习的困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物理学习的困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学习的困惑 2009-07-31 23:44 匿名 | 分类:高考 | 浏览1089次我发觉我学物理比较死,虽然有时候会总结一下同类型的题,但还是提高不了很多,主要有两点困惑:一是,知道物理模型,但题目换一种样子或者外观包装它我就看不出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二是解题方法不熟练,有时一类题看过一遍解题过程,记住了,然后过几天再做就又不会了,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希望有经验的能帮帮我,不要大段复制哦,谢谢了我有更好的答案 提问者采纳2009-08-08 10:54先解答一下楼主的问题:对于典型的物理模型不能仅仅做到是知道,要了解它的各种变化,这里以电磁感应中线框模型中的安培力为例,希望楼主能从中得到启示。F=NBIL I=E/R E=NBLV 则:F=N2B2L2V/R这个几个式子根据题目能有哪些变化呢?1.线框是单匝还是N匝,有些题目是N匝,这是很容易忽略的。2.对于磁感应强度,可能是匀强,可能随时间变化(线性的或非线性),可能随位移变化3.长度注意是位于磁场中的有效切割长度,并且在有些题目中切割长度不断变化。4.对于电阻,是不变,还是随运动过程改变。5.对于速度,要特别注意框相对磁场的速度,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可写成V1-V26.对于感应电动势E,要从它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是动生电动势,还是感生电动势,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对于最后一种情况应该说是难点,楼主要想碰到这种题时不犯晕,就要多积累物理模型,可以从手头的题去找,也可去找老师要,这种题往往是一个力作用于导体,并且磁感应强度不断变化,可以从能量角度进行分析。当你对这个物理模型能掌握到这个程度,就不用担心题目怎么变化了,因为题目在变化时无非是从这些角度入手,怎样才能掌握到这个程度呢?两个字做题。就我个人而言,能把电磁感应框类模型掌握到这个程度,是在做了三四十道此类问题后总结出来的。 再举一例,也是考虑到你可能还没学到电磁感应这一章节,以受力分析为例,我这里举一个常见模型: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则在下列情况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会有哪些变化呢是否有施加外力作用于物体,这个外力是水平,沿斜面向上(下),竖直?物体是静止,还是具有加速度?斜面是否光滑?这些都将导致答案的不同。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都需要用到整体法与隔离法。 所以,在强调做大量题重要性的同时,楼主一定要注重方法的总结,这是建立在做题的基础上的。 至于楼主的第二个问题,这就涉及到物理的学习方法了,拿到一道题,先要努力尝试,把题目的条件都转化为关系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如果这样还做不出,为了保证效率,应该看答案而不是就苦想,看答案要注意用到了什么方法,哪一个关键式子是自己没想到的,看完答案,要自己再推一遍,这样印象深刻。但是花的时间会比较多,这就要求LZ切记不要浮躁,做懂一道题比你做3道题但却都没弄懂效率高得多。当然,过几天后要从做这题,出现又不会做的情况很正常,因为有些方法的确实不好掌握,有些隐含条件确实不好挖掘,但只要通过重做,你加深的不仅是这道题的理解,也许是一类题,你可以把题目难到你的关键点记录到你的笔记本。当你对待一道题到了如此的认真程度,下次再碰到类似题目,你一定能把握这道题的关键。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另外,我以前在回答别人关于物理学习方面的问题时还总结了一些方法,希望对楼主有益。1.不懂的题与概念一定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2.如果基础不好则要读课本,高考中是可能从书本中找几句话考你的。3.构建知识框架,每章涉及到哪些定律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本章的典型问题(如静电场这一章包括物体在电场中的平衡,加速,偏转以及静电场与功能关系这四种,针对这每一种都能出大量的题)。4.善于总结解决典型问题所运到的方法,如解决功能关系要抓住高度与速度的变化。5.对于3.4所涉及的是建立在做大量题的基础上的,对于做题要紧记做题不光光是做题,它是你所掌握方法的实践,是查漏的过程。6.关注错题。反思每道错题建议建立错题本,如果做不到也应在错题旁写几句反思后的总结,以便考前复习时告诫自己。7.每次考试后总结不足之处,如摩擦力的题做错了就应再找几题类似的做一下。 希望LZ能艰难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物理的兴趣,我当时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现在我已高中毕业。如果楼主对物理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给我。 希望楼主物理学习成功! (绝对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