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868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B .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C . 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D . 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2. (2分)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下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 . 分封制B . 三省六部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度3. (2分)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 . 581年B . 589年C . 608年D . 618年4. (2分)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B .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C .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D . 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5. (2分)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原因是( )A . 唐太宗积极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B . 唐太宗重视官吏的整治,知人善任,广纳贤才,任用少数民族官吏C .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与周边民族的密切、和谐的联系D . 唐太宗坚持“以民为本”,鼓励农耕,减轻人民赋税,开发边疆地区6. (2分)唐太宗说:“白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A . 对外交往B . 民族关系C . 任用贤才D . 虚心纳谏7. (2分)开放与交流是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唐朝统治者以博大的胸怀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 . 洛阳B . 长安C . 扬州D . 成都8. (2分)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 . 太平公主B . 金城公主C . 王昭君D . 文成公主9. (2分)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A . 希波战争B . 亚历山大东征C . 鉴真东渡D . 罗马扩张地中海10. (2分)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都是唐朝的僧人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 . B . C . D . 11. (2分)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 . 制瓷B . 炼铁C . 纺织D . 造纸12. (2分)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3. (2分)我国古代有许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 “医圣”“画圣”“诗圣”分别指( )A . 华佗、顾恺之、李白B . 华佗、顾恺之、杜甫C . 张仲景、吴道子、李白D . 张仲景、吴道子、杜甫14. (2分)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代,这种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 )A . 贞观遗风B . 开元盛世C . 贞观之治D . 开皇之治15. (2分)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有( )唐朝繁盛所产生的吸引力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科举制的创立A . B . C . D . 16. (2分)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A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B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C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D . 人生自古谁无死,自古丹心照汗青文天祥17. (2分)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如图,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 . 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C .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 . 开凿大运河,造福后世18. (2分)唐朝以后,我国封建国家的官吏主要来自于( )A . 荐举B . 九品中正制C . 科举制D . 世袭制19. (2分)“(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导致以上和好局面出现的因素主要有( )A . 唐蕃会盟B . 澶渊之盟C . 靖康之变D . 元朝建立20. (2分)烧饼油条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指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 )A . 寇准B . 文天祥C . 岳飞D . 玄奘21. (2分)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 . 玄武门之变B . 陈桥兵变C . 澶州之战D . 澶渊之盟22. (2分)北宋、辽、西夏、金四个政权,按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 )A . 北宋、辽、金、西夏B . 辽、北宋、西夏、金C . 辽、金、北宋、西夏D . 北宋、辽、西夏、金23. (2分)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 . 澶渊之盟B . 金灭北宋C . 岳飞抗金D . 签订尼布楚条约24. (2分)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 害怕掌握兵权的大将篡夺政权B . 如此可以缓和君臣矛盾C . 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兵权,巩固统治D . 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25. (2分)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 )A . 澶渊之盟B . 靖康之变C . 安史之乱D . 陈桥兵变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26. (30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成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最高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统一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二 唐朝长安宏侈富醒,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郡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是周边国家向往的基地。摘编自百度文库材料三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1)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一中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例说明康熙时期如何同外部侵略势力作斗争的?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6)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雍乾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举例说明康熙时期如何同外部侵略势力作斗争的?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27.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隋唐之前,选官主要凭靠家世背景,世家大族子弟虽无才学,不思进取,照样“坐至公卿”,世代垄断高官显位。”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科举选官的基本原则是,由朝廷设立一些科目,公开竞争,择优录取,隋的科举制度还处于开创的阶段,大体在隋炀帝时期,成为国家纯粹按照才学标准选拔文士担任官吏的考试制度。”刘宗绪唐代的选和举材料四:(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摭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请回答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哪位皇帝时?他设置了什么考试科目?(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官的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四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