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3512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了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的要求,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试行)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结合四川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特制定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第一部分 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一、课程理念(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满足时代发展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学科基础,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精选学科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公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一方面提供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区域发展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了解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进一步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按照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普通高中课程的总体要求,建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以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了解现代地理科学应用技术与方法等不同需要。在统一要求学生共同学习必修模块的基础上,不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模块中自主选修,还可以利用研究性学习的学时和学校自主开设课程的学时进行相关地理内容的研究和学习。 (三)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必须突出开放性和实践性。高中地理课程的实施应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实践活动。除了课堂学习以外,高中地理教学必须组织学生开展充分而必要的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恰当选择与合理应用,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扩展了地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丰富了地理学习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应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重视开发和应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地理课程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五)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必须改进高中地理课程的既有评价方式,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综合评价要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效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以及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的结合。二、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总目标的三个方面囊括了基础性学习的全部内容,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和做人的必备基础,是今后适应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为了使总目标更具体,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了分解,三个维度构成了高中地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机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识目标(1)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地球作为宇宙中的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地理现象与宇宙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人们把宇宙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后备资源和后备空间来源。(2)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组成的。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汇集或在空间中的偶然结合,而是通过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等一系列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之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物质能量系统。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人口、聚落、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文化、旅游等组成的。地理课程应当反映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要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4)区域差异的基础知识教学要突出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强调不同尺度区域在各种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区域差异,从中寻找制约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因素。因此,课程目标规定学生要“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5)地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地理信息已成为规划和管理、宏观决策、微观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空间支撑信息,特别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许多领域的技术支撑。地理课程对地理学的这些新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强调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引导学生直观地、感性地认识“3S”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原理。2.技能目标(1)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技能地理实践是学生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与地理规律的主要途径,也是获取地理信息、学习地理知识、研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手段。在地理实践中,联系生活,可以丰富地理知识内容;接近生活,可以涉及学生本人生活的诸多方面。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2)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基本技能地理图表既能形象地显示地理事物的特征、空间位置和发展过程,又可把数据具体化、形象化、规律化,它不仅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及地理数据,可以获得有关地理事象的空间位置、联系及动态变化,地理事象演变,地理原理等信息。课程标准采用以技能带知识,以活动带技能的方法,将地理知识与地理技能有机结合。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体验,强调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形成地理表象。倡导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分析、判断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从而体验学习的过程和学会学习的方法。1.获取、整理、分析、运用地理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搜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例如: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综合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影响的小论文等。2.发现、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连续五天以上观测学校操场正午旗杆的影子变化,记录并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分析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模拟“选房购房”活动,通过上网浏览、收集广告资料、实地调查考察等多种途径,对几处商品房的区位、布局、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3.表达、交流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例如: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联系本地实际,撰写一篇有关环境问题的地理小论文,并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1.培养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例如: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DISCOVERY”(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例如: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力,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收集世界和中国旅游景区的各种资料,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3.树立国际合作和全球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区域联系与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培养具有世界观念和责任感的公民,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教育新理念。在这方面,地理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例如: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举例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4.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不断增强学生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参观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区、清洁生产的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的守则;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第二部分 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选修1宇宙与地球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必 修 模 块选 修 模 块高 中 地 理 宇宙中的地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口与城市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宇宙 太阳系与地月系 地球的演化 地表形态的变化 海洋与海岸带 海洋开发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海洋权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与区域发展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防灾与减灾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管理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城乡分布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图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3S(RS、GPS、GIS)技术综合运用地理1地理2地理3一、高中地理课程及内容结构二、模块主要教学内容1必修模块地理1 地理1以自然地理知识为主,重点是阐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它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 “宇宙中的地球”:主要包括天体系统、行星地球、日地关系、地球运动、圈层结构等核心概念,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征等。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宇宙观、地球观和生态观,逐步形成保护地球家园和科学探索的意识。关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建议可安排8学时。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主要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组成和特性)的角度,围绕岩石、地貌、大气和水等要素,选择和重点介绍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深刻影响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这些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洋流系统等。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议可安排13学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在学习了若干具体要素发展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以生物要素为例学习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分析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最后通过分析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关注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建议可安排6学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知识的基础上,以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注自然资源开发与自然灾害防御。建议可安排9学时。地理2 地理2主要侧重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系统地理的重要分支,与自然地理学关系密切。地理1的自然地理知识为地理2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地理3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2的学习成果。因此地理2在高中阶段地理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包括:“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三部分。 “人口与城市”:主要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城市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及服务功能,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口和城市变化的数据搜集和整理方法。关注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城市化的进程。建议可安排14学时。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主要包括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问题的实地调查方法。关注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建议可安排15学时。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以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养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强调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建议可安排7学时。地理3 地理必修3是在学生学习了地理1、地理2之后,即了解了地理环境的组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与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之后,结合“区域的发展”内容,让学生把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区域研究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内容包括“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三部分。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主要从“区域”的含义,区域间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概括区域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区域是发展的,区域又是在与相关区域的联系中发展的。了解区域自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与相关区域的联系对本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学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学习本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能分析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关注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建议安排10学时。 “区域可持续发展”: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案例如“环境与发展问题”、“流域的开发和综合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等,从中进一步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学习本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分析每一个典型的实例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关注区域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议可安排16学时。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在学习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功能及其应用时,注重实践性的学习过程(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本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科学研究、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议可安排10学时。2选修模块选修1宇宙与地球“宇宙与地球”主要讲述了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今天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形成是其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其演化历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珍惜人类的家园地球。本模块内容包括“宇宙”、“太阳系和地月系”、“地球的演化”及“地表形态的变化”四部分。 “宇宙”:主要简介“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并讲述天体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概要的认识。建议可安排13学时。 “太阳系和地月系”:主要讲述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的概貌。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体,其引力作用对地球环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对影响地球自然状况的太阳和月球有一个概要的认识。建议安排11学时。“地球的演化”:主要讲述地质史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今地表的形态、生物群落,都是地球自身长期演化的结果。而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能较好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及火山、地震和高大山脉等分布的一种学说。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使学生对地球自身演化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并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的一些现象。建议可安排7学时。 “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讲述一些常见地貌类型的特征,及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通过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在外力作用下,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类在改造地表形态时,不可忽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建议可安排5学时。 选修2海洋地理“海洋地理”使学生在“地理必修1”了解洋流分布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特点和资源状况。使学生意识到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海洋所覆盖,其在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模块内容包括 “海洋和海岸带”、“海洋开发”、“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及“海洋权益”四部分。“海洋和海岸带”:以探究海洋地理基础知识为主,强调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和主要形成原因,认识海洋在地理环境中作用和影响。建议可安排1学时。 “海洋开发”:结合海洋资源开发实例,强调开发特点、现状及前景。建议可安排学时。“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侧重理性分析、探究海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减灾防灾的对策措施,培养科学方法、科学决策能力,并将地理知识技能升华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环境价值观和珍爱环境的伦理观念。建议可安排学时。 “海洋权益”:试图从各国普遍关心的海洋维权问题入手,通过关心和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海洋斗争,培养学生的海洋权益意识和爱国情感。建议可安排学时。 选修3旅游地理“旅游地理”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为基础,旅游活动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诸要素有反作用,因此,旅游地理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许多内容有联系。本模块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及“旅游与区域发展”四部分。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主要从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旅游区的景点特点、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建议可安排学时。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学生可以了解“世界遗产”及其价值、旅游景观观赏方法、景观特点及其地理成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内容等。通过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人地关系中地的认识从自然环境扩大到社会环境,形成爱国情感和环境意识和审美情趣,养成综合分析能力。关注景观特点的地理成因与欣赏方法。建议可安排1学时。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主要从旅游规划入手,了解旅游景区的要素及其规划,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规划基本知识和方法,学会制定自己的出游计划,了解旅游安全的潜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理解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关注旅游活动的设计以及安全。建议可安排1学时。 “旅游与区域发展”:主要从旅游与区域发展切入,阐述了旅游对社会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这些内容促进了学生综合分析、发散思维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养成环境保护习惯。关注旅游环境保护。建议可安排学时。选修4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是继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必修2”中城市相关知识之后,为我国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少走弯路提供必要知识与方法等支持。本模块内容包括:“城乡发展与城市化”、“城乡分布”、“城乡规划”及“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四部分。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作为基础和学科背景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城镇、乡村的基本概念,知道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对城市化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还要求学生了解主要的城市问题、乡村聚落和集市贸易分布的情况。建议可安排学时。 “城乡分布”:主要是让学生懂得城乡分布的一般规律、城乡规划的基本方法。“城乡分布”包括城市与乡镇的地理分布、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等。在学习城乡地理分布的过程中,加深对城市功能分区和中心地理论的理解。城镇体系涵盖城镇等级体系、城镇职能体系和城镇空间体系三个方面。建议可安排学时。 “城乡规划”:要求了解农业、工业和城市道路的基本布局原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养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科学的环境生态保护观念。建议1学时。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认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城乡建设和规划问题。在此,应让学生了解怎样协调城市与人的关系,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的关系;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又怎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可安排学时。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防治”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的模块。自然灾害是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危害,该模块是地理1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与选修6“环境保护”内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此内容有利于学生开展自然灾害专项研究与实践活动,形成地理考察与自我救助的能力,以及运用地图、图表、图像、数据和文字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的能力,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本模块内容包括“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及“防灾与减灾”四部分。“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通过对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通过事例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学生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的途径。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建议可安排1学时。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主要从时空分布角度,讲述了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成因、发生、发展及主要危害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认识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逐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关注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成因、发生、发展和主要危害。建议可安排1学时。 “自然灾害与环境”:主要通过专题比较、综合比较、中心问题比较、纵向或横向比较等方法,突出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关注环境与自然灾害联系的分析方法。建议可安排学时。 “防灾与减灾”:主要讲述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使学生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灾减灾技术手段会不断更新,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检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关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与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建议可安排学时。选修6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凸显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高中地理的各个模块中,该模块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资源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学科“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模块内容包括“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环境管理”五部分。 “环境与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关注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建议可安排6学时。“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包括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关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保护。建议可安排8学时。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建议安排8学时。“环境污染与防治”:包括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典型环境污染事件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防治环境污染的意识,关注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及治理措施。建议可安排9学时。 “环境管理”:包括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手段;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和国际协作意识,关注环境管理制度。建议可安排5学时。选修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科学新的分支学科,是地理科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科学体系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成。另一方面,GIS、RS、GPS技术又以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遥测与卫星定位,以及系统论等信息技术和理论为支撑,属于地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本模块内容包括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3S技术综合应用”五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概况。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等内容。建议可安排5学时。“地图与遥感”:主要包括几种常用地图投影以及不同地图的特点和用途。遥感的基本工作原理。判读遥感图像。遥感图像在地图制作中的作用。遥感的主要功能等内容。建议可安排7学时。“全球定位系统”:主要包括GPS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交通、旅游、导航、军事、野外勘探等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建议安排7学时。“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GIS的基本功能。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方法。在GIS软件中建立数据表。在GIS软件中改变图层显示的方法,以及掌握GIS的查询方法。用GIS软件制作、输出专题地图。浏览网络GIS地图,查询有关信息等内容。建议安排9学时。 “3S(RS、GPS、GIS)技术综合应用”:主要包括3S技术的综合应用。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含义等内容。建议可安排8学时。3地理校本课程(略)三、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及学分发展方向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程学分选修A选修B选课要求学分选课要求学分人文地理1地理2地理36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 环境保护4选修1 宇宙与地球选修2 海洋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选修4 城乡规划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 环境保护选修7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人文方向:选修除“选IA”内容之外的至少1个模块。理工方向:至少选修1个模块。2理工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地理1”、“地理2”、“地理3”是学校必须开设(每个模块各2学分、每个模块授学时数不得少于36学时),每个普通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必修模块共6学分,总授学时数不得少于108学时(不含复习考试时间)。在保证总授学时数基础上,各市、州或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具体教学内容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对学时安排作适当调整。如“地理1”为地理学科基础必备知识,为确保学生对基础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学时安排上可适量增加。3个必修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具有递进关系,必须依次开设。2选修课程(1)选修I分为选修IA和选修IB两部分。(2)选修IA是指学校必须开设,修习人文方向学生按学科要求必须修习的模块。(3)选修IB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供学生进一步发展、自主修习的选修模块。地理选修模块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教学顺序不作统一要求。建议选修模块在必修课程结束后开设,即在高二年级下学期和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段开设。从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学段开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选课要求,继续开设地理选修IB课程或地理校本课程,也可以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进入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总复习。四、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开设方案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我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各学校依据下列方案,开设地理必修课程和选修I课程,并合理选择地理地方课程、开发地理校本课程,最终形成学校地理课程开设方案和周密的授课计划。具体方案如下:学习领域科目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学年第一学年科目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学科学分合计学期上学期下学期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学段学段1学段2周学时学段1学段2周学时学段学段1学段2周学时学段1学段2周学时学段1学段2周学时学分周学时人文与社会、科 学地理学分2222地理人文方向学分2222424安排总复习12模块地理3选A:选修5选B选A: 选修6选B模块地理1地理2理工方向学分22228模块地理3选B上述方案中所列学时数均为各模块教学必须的最低学时数,各市、州或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在此基础上可增加学时数。各学校在制定学校课程开设方案时,人文方向的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不得中断地理课程学习。选修IB学分为学生选修该领域、学科模块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第三学年上学期第二学段,省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应根据“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同时结合学生的选课要求,开足选修IB的学时,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尽力开足选修IB的学时,供学生修习选修IB课程或地理校本课程。各市、州和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积极开设属于高中课程方案中选修的地理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地理校本课程的实施采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相关规定执行。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意见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21世纪社会公民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教学中应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观念,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行为。中学地理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念、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观念、人口观念、资源观念、环境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全球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案例:充分利用各种地理素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在案例教学中,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选取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典型实例,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认识。例如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中,建议注重两个方面的阐释:一方面说明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外部条件,但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另一方面则还要向学生指出,在特定的场合,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人类活动的决定性条件,通过这种辩证的分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例如:在学习“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可以以矿产资源为例,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矿产资源的分布,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地域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如采掘工业的布局,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些早期的工业基地往往是建在矿产分布地附近;但近几十年来,一些工业基地,如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二、转变课程教学方式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经历”,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故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首先,做好反映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1) 解读课程标准的目标,分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分析教材,提取教材所隐含的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3)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教学或学习目标的重点和难点;(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5)确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包括设计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6)设计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其次,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应主要注意:(1)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2)对知识的发生过程进行展示与剖析;(3)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渗透地理研究方法;(4)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积极学习的热情;(5)对学生地理学习思维与方法的培养;(6)组织、协调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究;(7)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启发、点拨等。 第三,开展丰富的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是教师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参考性意见,属于弹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及所在学校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拓宽设计思路,组织更多有效的课、内外地理活动。积极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和创造力。 案例:“城市区位的选择”活动探究例如:首先,组织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查找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对我国一些城市的形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其次,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探究所在城市的形成原因;第三,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对工作进行分配。如有的同学查阅当地的气候,有的同学查阅当地的地形条件,有的同学查阅当地的各种矿产资源及其能源配套情况等,然后小组进行资料的汇总,结合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城市发展的基本方案等。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支持的课程实施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和阻碍。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科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象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挖掘教科书图象系统中的相关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强化看图、读图、填图和用图的教学行为。同时认真落实教科书的相关“活动”内容,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条件。教科书中“阅读”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拓展学习视野,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思考。案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示意”图的利用。该图为学习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铺垫作用,如何挖掘图中信息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2)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3)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的关系;(4)极地东风影响的范围。通过以上的问题的解答,可以为理解气候的形成打下基础。加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建立媒体信息教学资源库媒体信息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地理文字材料、图片、音乐、动画、漫画、电脑软件等。此类资源主要来源于互联网、音像制品、教学软件、电子杂志、电视、报刊等方面。2.开发和利用乡土教学资源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地理要素,在任何一个区域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学生对本地的地理现象最有感性认识,教师在讲授相关地理知识时如果能恰当呈现现实中乡土资源,这无疑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在讲授气候、地形、水文、工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当地相关统计数据,甚至带领学生实地调查。3.搜集案例教学资源 案例教学资源可以是典型的自然地理现象、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事件,也可以是优质教学实践活动事例。这类教学资源生动、客观,能丰富教学素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4.制作地理教学用具地理教学用具丰富多样,如多媒体、光盘、课件、地理挂图、模型、标本等,在教学中要注意制作、积累,做到与教材对应,使其系列化。四、指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实践和应用环节,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通过讲座、参观、访问、调查、观察等多种形式的地理活动,教会学生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一)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其活动组织实施过程如下:1教师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2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研究计划,确定进行调查、获取资料的途径与方法;3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表格及资料分析方法;4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观点,指导学生撰写论文;5组织研究成果评价与交流。案例: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在学习“交通运输地理”内容时,可以“城市交通问题调查”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具体可参考下列程序:指导选题。教师概要介绍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的因素及城市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说明城市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对城市发展及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研究城市交通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组织课题组,制订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小组负责人、指导教师、实施步骤、资料和设备等。实施研究。教师可提供如下思路:()通过互联网查找城市交通状况的相关资料。()分别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实地考察、拍照,统计城市主要街道和十字路口车流量,了解车辆数量的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对各类人群如交通管理、规划部门,行人、司机等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利用调查数据与结果,研究分析城市交通运输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5)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撰写调查报告并接受其他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质疑,反思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否需要进一步论证。(6)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各研究性学习小组向全班展示本小组的调查报告,并最后形成一个基本反映全班调查结果的总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二)野外考察活动的组织地理野外考察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观察和观测活动,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地理野外考察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地理实践活动能力。其活动组织实施过程如下:1确定考察项目。野外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植被、土壤、土地利用、聚落、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内容。2准备资料。在实地考察前,搜集并整理地图、统计材料、调查报告、历史记录等资料,绘制相关图表,以形成对考察区域的初步印象。3野外观察与访问。根据考察目的,确定考察和访问的内容及路线。在野外考察中,对地图上标注的地形、聚落、铁路、公路、土地利用类型等予以确认;把地图上未标注的地理事物用适当的符号标注在地图上。撰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及确定题目的理由;考察的目的及设想;考察方法和程序;考察的内容及已有资料;已有资料同野外考察的关系;主要结论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案例:组织学生对某河谷地区进行野外考察计划考察地点:某河谷沿岸地区时间安排:略。考察工具准备:地形图、指南针、地质锤、放大镜、望远镜、植物标本夹、小刀等。观测内容:河谷地貌(形态、阶地、岩石、地质构造等)、河流(流速、含沙量、沉积物、凹岸、凸岸的侵蚀和沉积特征等)、植被(类型、主要树种、垂直分布等)、土壤(类型、分布等)、土地利用状况(类型、主要农作物等)、聚落(分布、形态等)、交通(类型、线路走向、桥梁、水运等)。考察路线:略考察要求:了解河谷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植被和土壤的垂直分布;农业与地形和河流的关系;聚落和交通运输线与地形的关系等。各观测点的活动内容:第一观测点:观察河谷两岸的地质构造;采集岩石标本;观察河谷地带的植被类型和主要树种并采集植物标本。第二观测点:观察凹岸、凸岸的流速及侵蚀和沉积状况;观察河流两岸河流阶地的分布;观察耕地的分布及农作物。第三观察点:在山腰观察植被类型和主要树种并采集植物标本;观察河流两岸聚落分布和交通运输线走向。撰写考察报告:整理观测资料,撰写考察报告或根据本次野外考察所获得的资料撰写一篇论文。办一次野外考察成果展。五、开展地理教育科研活动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施,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会制约着地理教学水平的提高,会影响新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及其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如何将教学中实际问题转化为课题,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教学研究成为地理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科研促进教学的意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研究能力包括:具有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 。学校应积极组织和倡导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形成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应做到: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第四部分 教学评价建议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评价对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进行监控,达到促进课程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程评价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即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发展评价。一、教师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的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如:课程执行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帮助教师成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注重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构建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普通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参考样表)评价项目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教学目标1符合课程标准的程度2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3可操作的程度学习条件4学习环境的创设5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6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度7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度学生活动8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9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10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课堂气氛11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12课堂气氛的融洽程度教学效果13目标达成度14解决问题的录活性15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师素养16语言表达和板书17教师精神面貌18其他教学基本功学科特色19读图、用图、绘图等技能训练20合理组织地理考察与实践活动评价陈述备注: 评价等级,在相应栏中打“”。各学校在使用上表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表中各评价项目分别赋予权重,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进行评价工作。二、学生发展评价关于评价的两个定义。第一,评价是一种正式的方法,用以判定学生在教师关注的教育变量(如知识、技能、态度等)上的状况。这个定义表明教育评价就是有意识地评判学生在知识点方面掌握程度进行考查。第二,评价指的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共同合作解释资料、制定标准、描述进展、收集结果、记录反思和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帮助他们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