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154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隋朝大运河把五大自然水系纳入一个大水系,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地掌控到王权范围内。其中连接淮河与长江的运河是( )A . 永济渠B . 通济渠C . 邗沟D . 江南河2. (2分)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请问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A . 秦-明B . 隋-清C . 唐-明D . 宋-明3. (2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难得的治世或盛世局面,其中产生于唐朝初年的是( )A . 文景之治B . 开皇之治C . 贞观之治D . 康乾盛世4. (2分)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到: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唐玄宗5. (2分)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 . 文明初露曙光B . 分裂奔向统一C . 繁荣与开放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6. (2分)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A . B . C . D . 7. (2分)“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 . B . C . D . 8. (2分)“和同为一家”称赞的是唐朝与哪个边疆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A . 靺鞨B . 吐蕃C . 回鹘D . 南诏9. (2分)西游记中唐唐僧取得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该故事发生在( )A . 唐高祖时期B . 唐太宗时期C . 武则天时期D . 唐玄宗时期10. (2分)某校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 )唐蕃会盟碑 玄奘西行 金奔巴瓶 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A . B . C . D . 11. (2分)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是( )A . 天竺B . 韩国C . 欧洲D . 日本12. (2分)海口七中举办第八届读书节,初一年级历史组策划举办“隋唐科技文化成就图片展”,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A . B . C . D . 13. (2分)你若要了解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可以查阅( )A . 霓瓽羽衣舞B . 杜甫的诗C . 秦王破阵乐D . 李白的诗14. (2分)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 A . 印刷术B . “麻沸散”C . 火药D . 指南针15. (2分)扬州每年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都定在4月18日盛大开幕,为期一个月。“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出自哪位诗人( )A . 王维B . 李白C . 杜甫D . 白居易16. (2分)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A . 司母戊鼎B . 地动仪C . 赵州桥D . 指南针17. (2分)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 . 唐朝印制的白居易诗集B . 唐朝印制的历法C .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D . 唐朝印制的十三经18. (2分)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归纳比较学习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A . 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 . 宋朝都要交纳“岁币”C . 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 .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19. (2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 南宋建立B . 宋金和议C . 郾城大捷D . 澶渊之盟20. (2分)下列组合搭配中正确的是( )A . 1125年靖康之变B . 947年耶律阿保机改国号为辽C .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D . 1005年宋太祖与辽订立澶渊之盟21. (2分)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 )A . 杭州B . 苏州C . 景德镇D . 明州22. (2分)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 . 契丹B . 女真C . 畏兀儿D . 回族23. (2分)在表现内容上,提倡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在表现形式上,直如白话,通俗易懂。这是对唐朝哪位诗人作品的评价( )A . 李商隐B . 杜甫C . 杜牧D . 白居易24. (2分)“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 . 两宋时期B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 . 隋唐时期D . 明清时期25. (2分)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A . 秦朝B . 元朝C . 明朝D . 清朝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26. (2分)唐宋时期,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_最为著名;南宋时,_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27. (2分)_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_。28. (4分)朝代更替朝代接龙五代十国、元、隋、唐、北宋、南宋、_ 、_ 、五代十国、_ 、_ 、元29. (2分)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错误:_理由:_30. (2分)12世纪统一蒙古各部的是_;建立元朝的是_。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70分)3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管。 摘自中国历史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2)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4)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32. (25分)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贞观之治】材料一: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和同一家】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制度创新】材料三: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衡卿【开放交流】材料四: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2)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3)根据如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4)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5)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33.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苏湖熟,天下足。”材料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材料3:关于资治通鉴一书,司马光在进通鉴表中曾说:“专取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材料4: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多媒体动漫长卷清明上河图,用北宋繁荣的都市风貌,辉映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极大地吸引了参观者的兴趣。问题:(1)材料1,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苏湖”指的是哪两个地区?(2)材料2,描写的是宋朝的哪一节日?它和我们现在的哪一传统节日相似?(3)材料3,资治通鉴记述了哪一段历史?(4)材料4,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市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宋朝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26-1、27-1、28-1、29-1、30-1、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70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2-5、33-1、33-2、33-3、33-4、3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