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273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 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开始了农耕文明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 B . C . D . 2. (2分)已经会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3. (2分)中国是世界上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如图所示图片与文字体现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概况的是( )A . 是都江堰它建成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B . 体现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C . 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D . 总结中国农业和药物学的成就4. (2分)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羊后,要把羊肉分割成小块,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青铜剑D . 铁斧5. (2分)下列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A . B . C . D . 6. (2分)如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下图-1干栏式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图-1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7. (2分)下列选项与黄帝无关的是( )A . 阪泉之战B . 制造指南车C . 禅让D . “人文始祖”8. (2分)禹城这座屹立在鲁西北平原中部的古城,它名字的来源可以追溯到4 000多年前,与一位在此治水长达l3年的英雄有关。这位“英雄”是( )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9. (2分)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开始(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10. (2分)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出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1. (2分)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 .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2. (2分)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由晋国分裂而来的诸侯国是( ) A . 韩B . 赵C . 齐D . 魏13. (2分)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 . 纺织业有很大进步B .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C . 冶铁业水平的提高D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4. (2分)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 . 国家产生B . 文明起源C . 政权分立D . 社会转型15. (2分)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A . 奖励耕织B . 承认土地私有C . 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D . 建立县制16. (2分)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 . 分封制B . 世袭制C . 宗法制D . 禅让制17. (2分)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是( )齐国晋国秦国宋国楚国A . B . C . D . 18. (2分)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 废井田,开阡陌B . 奖励军功C . 建立县制D . 禁止弃农经商19. (2分)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选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 A . 商朝B . 西周C . 夏朝D . 东周20. (2分)2008年的农历3月3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余炎黄子孙聚集在河南新郑,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应该是( )A . 尧B . 大禹C . 炎帝D . 黄帝二、 判断题 (共6题;共32分)21. (12分)判断题:(1)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毫;商朝后期,周文王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下面表格中所列举的内容,可以归纳主题为: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国情的不同,决定了革命道路与方式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5)按下列顺序排列的下组图片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反映了西方国家近代化的历程。(6)慕尼黑阴谋把冷战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22. (2分)我国境内原始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元谋人、北京人、半坡居民和山顶洞人。 23. (2分)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是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尊崇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4. (2分)得益于甲骨文的发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西周开始的。25. (2分)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存留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晋、齐、楚、燕、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26. (12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其生活年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2)禅让制是从黄帝开始的。 (3)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4)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5)春秋争霸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对这样的战争应该持完全否定态度。 (6)我国铁制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7. (2分)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候,寒冷的_结束,温暖潮润的气候带来了适宜_生长的环境。28. (2分)距今约_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_余姚河姆渡村。29. (4分)请将相对应的选项填在括号里。A甲骨文 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 D青铜立人像_是商代重要的青铜器之一。_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_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_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四、 综合题 (共3题;共47分)30.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左传材料二:禹在外治水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1)“禹功”是指什么? (2)禹取得这些功绩的背景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1. (12分)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1)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2)把“夏桀、商纣、周武王”归为一类的标准是三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东汉蔡伦发明的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5)如今古代丝绸之路这条中西陆上要道的特色旅游十分火爆,自东向西的第一站我们可以游览的名胜古迹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6)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称帝,改国号为魏。( )32. (20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如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32分)21-1、21-2、21-3、21-4、21-5、21-6、22-1、23-1、24-1、25-1、26-1、26-2、26-3、26-4、26-5、26-6、三、 填空题 (共3题;共8分)27-1、28-1、29-1、四、 综合题 (共3题;共47分)30-1、30-2、30-3、31-1、31-2、31-3、31-4、31-5、31-6、32-1、32-2、32-3、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