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173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6 商鞅变法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七上汉滨期末)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封建国家,主要是因为( ) A . 商鞅变法B . 牛耕的推广C . 铁制农具的运用D . 都江堰的修建2. (2分)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商鞅改革经济方面措施的是( ) A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C . 统一度量衡D .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兔除徭役3. (2分) 王同学在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 . 东汉蔡伦发明和改进了造纸术C .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改革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 .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隋朝时完成4. (2分)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 A . 管仲B . 商鞅C . 秦始皇D . 北魏孝文帝5. (2分) (2017九下临洮月考) 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 . 禹B . 李冰C . 商鞅D . 李春6. (2分) (2018七上晋江期中) 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于(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战国7. (2分) 与“徙木立信”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 . 管仲B . 齐桓公C . 孙膑D . 商鞅8. (2分) (2018九上深圳月考)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 使用的铁农具最多B . 使用牛耕最普遍C . 兴修水利工程最多D . 商鞅变法最彻底9. (2分) (2018七上孟村月考) 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剧。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 . 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 .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 .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 .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10. (2分)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社会变革”。支持商鞅变法的君主是( ) A . 齐桓公B . 楚庄王C . 秦孝公D . 秦穆公11. (2分) (2017锦州模拟) 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 维护了人民的利益B . 最高统治者支持C . 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12. (2分) (2016七上云阳期中)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D .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13. (2分) (2017七上揭西期中) 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一下顺序( )商鞅变法 私田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战国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A . B . C . D . 14. (2分) (2017七上广东期中) 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变法是为了( ) A . 做诸侯中的“霸主”B . 富国强兵,维护统治C . 防御外来侵略D .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15. (2分) (2018七上高要期中)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 ) A . 实行分封制B . 任用商鞅变法C . 推进大一统D . 推行汉化政策16. (2分) (2019七上云安期末) “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 ) A . 儒家B . 道家C . 法家D . 墨家17. (2分) (2019七上兴化期中) 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由围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的直接作用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 .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 . 加强了中央集权D . 促进了经济的交流18. (2分) (2019七上东安期末)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A . 实行变法B . 更多使用铁制家具C . 牛耕得到推广D .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19. (2分) (2018九上扬州期中)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 A . 和平崛起B . 武力掠夺C . 制度创新D . 民主强国20. (2分) (2017泰兴模拟)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 )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A . 秦孝公重用商鞅B . 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C .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 .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21. (2分) (2019七上东莞期中) 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材料反映当时( ) A . 实行分封制B . 建立县制C . 确立行省制D . 推行群国并行制22. (2分) (2019七上深圳期中) 对如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秦国变法成效显著B . 分封制彻底瓦解C .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 . 周天子名存实亡23. (2分) (2019七上宽城期中) 在学校开展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拟定了如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孔子办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 . 诸子百家: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C . 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 . 商鞅变法:开创汉朝的百年基业24. (2分) (2019七上河源月考)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关系的发展25. (2分) (2018九上江门开学考)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说明了商鞅变法的( ) A . 内容B . 影响C . 性质D . 背景26. (2分) 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变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 商鞅有革新的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变法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心愿A . B . C . D . 27. (2分) (2017七上焦作月考) 商鞅变法时期,“某平民勤劳耕作,生产出许多粮食和布帛”。按照法令,他可以( ) A . 免除徭役B . 授予爵位C . 免除赋税D . 授予田宅28. (2分) 新华网2016年1月18日讯,考古学家首次确认发现“商鞅变法”发生地。商鞅变法发生在( ) A . 春秋时期的齐国B . 春秋时期的秦国C . 战国时期的齐国D . 战国时期的秦国29. (2分) (2017七上江苏期中) 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 . 多生产粮食布帛B . 去经商发财从而得到政府的奖赏C . 当兵建立军功D . 大力垦荒从而得到政府的奖赏30. (2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B .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C .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D .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0分)31. (25分) (2019七上云安期末) 阅读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1) “中国文化历史,秦汉以前,主要是儒、墨、道三家”,请写出墨、道两家代表人物各一位。南怀瑾说“儒家的孔孟思想像粮店”,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精神食粮? (2)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主要也是三家,除了儒家和道家,另外还有哪家?其代表人物商鞅推行的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 (3)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请例举一位在历史上对佛教颇具影响的云浮籍人物。如果游客问你:云浮佛教古迹最有名是哪里?你会告诉游客。 32. (20分) (2018七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 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 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 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 33. (20分) (2019靖江模拟) 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鼻子套国环的青饲牛享(左图)“和“铁制衣具(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文物。材料二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材料三 东汉刘秀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唐玄宗坚持改革政略,整肃史治,发展生产,国家空前繁荣富强。材料四 清前期在江南一带大面积推广双季稻,明代引进的玉来、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也在全国范围普遍种植,“种一收千,其利器大”。粮食高产,农产品丰富,劳动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农耕文明的灿烂余晖,使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1) 依据材料一,说明当时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2) “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整,促进了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东汉刘秀与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4. (30分) (2017七上卢龙期中) 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 根据材料一,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 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获得爵位,取得与卿大夫平等地位,他最合理的途径是什么? (3) 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劝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商鞅)应该站在哪一边?试说明你的理由。 (4) 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35. (15分) (2018九下福田模拟) 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我们该怎么办?回顾历史,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材料一: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材料三:18741890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情况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情况日本12.1%英国1.7美国5.2法国2.1德国3.5数据来源:吴廷谬日本史材料四: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五: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交流中,习近平的一个重要“提法”特别引人瞩目:“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释放出强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清晰信号新华网2018年3月8日(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重要历史事件?列举同时期,我国经济领域使用范围扩大的新工具和推广的新技术?“急耕战之赏”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什么?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当时北方的哪一历史发展趋势?) (3) 根据材料三表格,说明日本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根据所学,判断此时日本的社会性质? (4) 材料四中,1933年美国人民感到“恐惧”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罗斯福政府在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5)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作用的认识?请根据材料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第一”,为深圳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建议。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0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