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100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可是你知不知道,目前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A . 中国B . 印度C . 埃及D . 古巴比伦2. (2分)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幸福”多了,因为他可以( ) 吃到水生动物用骨针缝兽皮御寒佩戴珠串装扮自己自己取火,可以吃到熟食A . B . C . D . 3. (2分)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产、生活情形(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居民D . 半坡居民4. (2分)历史专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5. (2分)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历史人物可以作为该论断证据的是( ) A . 黄帝B . 禹C . 汤D . 纣6. (2分)升入初中后,七年级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一位同学站起来跟大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同一个字。” 你知道这位同学姓什么吗?( ) A . 秦B . 商C . 周D . 夏7. (2分)西周与商朝相比较,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A . 实行王位世袭制B . 实行分封制C . 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D . 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8. (2分)古书记载:“(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段材料描述的社会现象是( ) A . 制作生产工具B . 种植五谷和蔬菜C . 通商交换D . 建造房屋9. (2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10. (2分)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 . B . C . D . 11. (2分)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B . 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C . 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D . 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12. (2分)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A . B . C . D . 13. (2分)史记中记载的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 )A . 商鞅B . 屈原C . 刘邦D . 魏征14. (2分)工程造福人类。使“水旱从人”,让当地获得了“天府”美誉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 )A . 四川B . 湖北C . 广西D . 陕西15. (2分)秦人尚武,秦军更被称为虎狼之师。请问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最直接地激励秦人战斗( ) A . 鼓励生产B . 奖励军功C . 承认土地私有D . 推行县制16. (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A . 老子B . 孔子C . 墨子D . 韩非17. (2分)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孔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下列思想家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孔子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A . B . C . D . 18. (2分)与其它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 )A . 争霸B . 伐虐C . 分封D . 变法19. (2分)同学们开展成语竞赛,依据故事判断成语: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伊水、洛水流域,并公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重量。与这个故事相关的成语是( )A . 一箭之仇B . 退避三舍C . 问鼎中原D . 卧薪尝胆20. (2分)春秋时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的技术是( )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B . 青铜工具的进步C . 冶铁业的技术进步D . 纺织业的发展21. (2分)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A . B . C . D . 22. (2分)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出现开始于( )A . 夏朝B . 西周C . 战国D . 秦朝23. (2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 统一货币B . 焚书坑儒C . 设立丞相等三公D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4. (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陈胜项羽吴广刘邦A . B . C . D . 25. (2分)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为此汉初统治采取的政策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B . 闭关锁国政策C . 改革开放D . 一国两制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30分)26. (2分)约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7. (12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史 实 材 料历 史 推 论对错北京人生活地点发现三层灰烬.上层灰烬很厚,厚度达6米,最薄处也有1米。说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火,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神话传说中有“炎帝教民耕种”、“黄帝的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这些传说说明,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有了农耕文明。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诸侯纷纷争霸。商汤消灭夏桀,建立了商朝;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建立了西周。说明君王要勤政爱民,如果施暴与民,欺压百姓,不仅会失去民心,还会导致国家灭亡。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宗亲。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兼并。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往、交融。说明春秋争霸战争既促进了我国局部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因而“春秋无义战”的说法太过片面。(1)(2)(3)(4)(5)(6)28. (2分)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他们用火驱赶野兽、烧烤、御寒、照明等。 29. (2分)判断正误。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30. (2分)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渐被推广使用是社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31. (2分)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32. (2分)刘邦项羽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革命首创精神。33. (2分)今天的山东素有“孔孟礼仪之乡”的美誉,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是这一美誉得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34. (2分)秦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35. (2分)下图正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和演变(部分)。三、 填空题 (共2题;共2分)36. (1分)湖北出土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表明了我国_多年前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37. (1分)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战例的双方统帅是_。四、 综合题 (共5题;共75分)38. (10分)请阅读礼记.礼运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1)材料一中的“选贤与能”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尧和谁先后通过这种制度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2)材料二中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讲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谁开始? 39. (20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材料四: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君主的大力支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最能激励人们“勇于公战”?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所采取的哪项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迁都至何处。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40. (15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分别写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和最后一个称霸的人物及战国七雄中位置在西边的国家。(2)列举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3)列举战国“诸子”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41. (15分)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2)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3)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意义何在?4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形势图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看图懂史(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势力大增?它实力增强主要与哪次变法有关?说出这次变法的两点内容。 (2)材料二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后建立了怎样的国家?为巩固这一国家,统治者在政治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结合所学和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让自己心神安宁?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判断题 (共10题;共30分)26-1、27-1、27-2、27-3、27-4、27-5、27-6、27-7、28-1、29-1、30-1、31-1、32-1、33-1、34-1、35-1、三、 填空题 (共2题;共2分)36-1、37-1、四、 综合题 (共5题;共75分)38-1、38-2、39-1、39-2、39-3、39-4、40-1、40-2、40-3、41-1、41-2、41-3、42-1、42-2、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