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教案(基础知识)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1798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育员教案(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保育员教案(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保育员教案(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学习指导 一 编写说明 1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组织编写的一门保育员基础知识学习和初级技能培训的课程 是一门实用性和 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学前教育发 展史 学前儿童 婴幼儿生理卫生 婴儿的心理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 点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个 性的发展 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婴幼儿的疾 病预防 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 育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保 育员熟悉和掌握作为一名保育员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素养和学前儿童护理的基 本的技能技巧 着重培养保育员的职业道德操守和高超娴熟的护理技能技巧 同时 掌握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为今后的生活 工作 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 的基础 2 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作为一名保育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护理技能 使保育 员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掌握保育员的职业操守和学前儿童日常护理和保 教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 为今后的生活 工作 专业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 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保育员 熟悉学前教育机构的有关法律 法规知识 明确托幼工作管理的基本要 求 系统地掌握现代儿童保健科学及儿童教育理论知识 了解作为一名保育员应具备的道德 业务 身心素质 能根据婴幼儿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及保教工作目标 原则 方法与要求 独立开展婴幼儿的各项保教工作 熟练掌握与婴幼儿保育 保教和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 能对初 中级保育员进行保育工作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 实用性和使用性都极强的课程 要求学员在学习过 程中 要有足够的耐心 细心 信心和恒心 多看 多记 多想 多动手 多 深入实训室 模型室 托儿所和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 学习 操作 实践 养 成良好的道德 业务 身心素质 娴熟高超的婴幼儿保育 保教和教育工作相 关的各种专业技能技巧 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理论教学要求 总体要求 使学员能快速准确地掌握娴熟高超的婴幼儿保育 保教和教 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技巧 具有现代儿童保健科学及儿童教育理论知识 并能根据婴幼儿生理 心理发展特点及保教工作目标 原则 方法与要求 独 立开展婴幼儿的各项保教工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良好的道德 业务 身心素质和娴熟高超的婴幼儿保育 保教和教育工作相关的各种专业技能技巧 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练习法和多功能演示教学 教学安排 课时 序号 内容 合计 理论 实训 第一章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1 第二章 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2 4 第四章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8 2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 4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点 2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6 第八章 幼儿情感情绪的发展 2 第九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 第十章 幼儿个性的发展 3 第十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 4 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8 4 4 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 4 2 第十四章 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4 第十五章 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 2 第十六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1 第十七章 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2 第十八章 学前教育机构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 2 2 第十九章 学前教育与家庭 社区及小学 4 8 第二十章 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 1 总课时 60 26 综合实习 复习与动机 第一章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教学目标 1 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并遵守保育员的职业守则 教学重点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教学难点 保育员如何内在素质化职业守则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等 教学学时 1 学时 教学建议 案例引起心理冲击 然后通过学习 写学习心得 交流学习心 得 引入第三者监督及自我严格要求 逐步提高道德操守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一 职业和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 1 职业的概念和特征 2 职业道德的概念 二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1 保育员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涵 2 保育员职业道德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保育员的职业守则 一 爱岗敬业 热爱幼儿 1 爱岗敬业 2 热爱幼儿 二 为人师表 遵纪守法 三 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 四 尊重家长 热情服务 五 文明礼貌 团结协作 第二章 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2 了解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演变 3 明确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 任务 追求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教学重点 学前教育思想和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难点 用学前教育思想和原则指导学前教育工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对比法等 教学建议 通过图表的方式 对比各位著名学前教育理论家之间观点主张 的异同 并通过阅读辅助经典原著 提高理论素养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 学前教育的含义 二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 学前教育的产生 2 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 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1 卢梭的自然主义学前教育思想 2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3 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4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概述 一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况 二 我国学前教育的性质 三 我国学前教育的任务 1 托儿所的任务 2 幼儿园的任务 四 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1 学前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2 学前教育目标的内容 3 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 五 新时期我国学前教育的原则 1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的原则 2 促进儿童体 智 德 美全面发展的原则 3 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4 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5 整体性的原则 6 游戏性的原则 7 保教合一的原则 第三章 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前儿童的特征 2 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点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这些因素促进学前儿童更加科学健康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演示法等 教学建议 经典故事和视频演播的方式 形象生动地演示儿童发展的影响 因素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生机勃勃的学前教育 一 身体娇嫩 发展迅速的学前教育 二 活泼好动 热爱游戏的学前儿童 三 喜爱模仿 勇于实践的学前儿童 四 好奇好问 喜欢探索的学前儿童 五 个性独特 充满差异的学前儿童 第二节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一些重要因素 一 学前儿童自身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1 遗传素质 2 个人特点 二 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 环境因素的分类 2 产生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 第四章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 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生理卫生 2 理解婴幼儿各生理卫生的细节 3 掌握处理生理卫生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点 婴幼儿各系统的生理卫生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处理生理卫生的正确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示范法 训练法等 教学建议 拿出百倍的耐心 细心 信心和恒心 多看 多记 多想 多 动手 多深入实训室 模型室 托儿所和幼儿园进行现场观摩 学习 操作 实践 教学学时 8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 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婴幼儿骨骼的特点及保育 2 关节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3 婴幼儿肌肉的发育特点及保育 二 保育小结 1 培养婴幼儿坐 立 行的正确姿势 婴幼儿生活用品的准备和使用要得 当 2 多进行日光下的锻炼 日光和锻炼是婴幼儿骨骼生长的 营养素 3 身体的锻炼要全面 均衡 多样化 4 注意运动的安全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 呼吸系统的简介 1 鼻 2 咽 呼吸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 3 喉 4 气管和支气管 5 肺 肺位于胸腔内 内脏的两侧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二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鼻腔的特点及保育 2 耳咽管的特点及保育 3 咽腔的特点及保育 三 保育小结 1 培养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好习惯 用鼻呼吸 掌握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不 随地吐痰 不蒙头睡觉 不乱挖鼻孔 2 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 保护婴幼儿的 金嗓子 第三节 循环系统 一 循环系统的简介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 心脏 血管 二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血液 2 心脏 3 淋巴结 三 保育小结 1 适度锻炼可以强心 2 科学饮食有利于循环系统 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防贫血 形成良好的饮 食习惯 预防动脉硬化 第四节 消化系统 一 消化系统的简介 二 婴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牙齿及口腔 2 胃 3 肠 4 肝脏 三 保育小结 1 细嚼慢咽 不吃汤泡饭 2 饭后漱口 睡前刷牙 3 不比赛吃饭 4 不在吃饭时批评婴幼儿 5 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第五节 泌尿系统 一 泌尿系统的简介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 输尿管 膀胱和尿道 二 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2 保育方法 三 保育小结 1 训练婴幼儿控制排尿的能力 2 做好男孩和女孩外阴的清洁卫生 3 提醒婴幼儿足量喝水 4 清洗 消毒毛巾和便盆 第六节 皮肤 一 皮肤的简介 1 皮肤结构 2 皮肤功能 二 婴幼儿皮肤的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2 保育方法 三 保育小结 1 增强婴幼儿对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 2 婴幼儿的洗涤用品 衣物应无毒 无刺激 3 保持婴幼儿皮肤的清洁卫生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 一 内分泌系统简介 二 婴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离不开甲状腺素 2 保育方法 三 保育小结 1 保证婴幼儿的睡眠 有利于生长发育 2 婴幼儿应摄取加碘的食盐 第八节 神经系统 一 神经系统简介 二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及保育 1 特点 2 保育方法 三 保育小结 1 生活有规律 2 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 3 创设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 第九节 感觉器官 一 视觉器官 眼睛 1 眼睛简介 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 还有眉 眼睑 睫毛 泪腺和动眼肌等 2 婴幼儿视觉的特点及保育 3 婴幼儿视觉的异常 二 听觉器官 耳 1 耳的简介 2 婴幼儿耳的特点及保育 三 保育小结 1 眼睛 2 耳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儿的心理发展 2 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3 掌握促进婴儿心理发展方式方法 教学重点 婴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习和掌握促进婴儿心理发展方式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对比法等 教学建议 做一名有心人 时刻关注婴儿的心理发展 多看多记录 精心 呵护 一路相随 科学引导 教学学时 4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 大肌肉动作的发展 二 双手 小肌肉 动作的发展 三 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1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2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4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第二节 婴儿语言的发展 一 单词句阶段 1 1 5 岁 1 用重叠的单音字 2 以声响替物体命名 二 多词句阶段 1 5 2 1 词汇迅速增加 2 开始能说多词句 三 简单句阶段 2 3 岁 第三节 婴儿的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婴儿期的认知活动 1 视觉 2 听觉 3 触摸觉 4 思维 二 婴儿期的自我意识 第六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2 引导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愉快的发展 教学重点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一般特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愉快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讲解法等 教学建议 把学员分组 设定学习目标 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 分享学习 心得 提出困惑 学员回答 老师补充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 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行为主要特征 1 通过感知认识世界 2 表象活跃 3 思维具体形象 二 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占优势 1 认识过程以无意识为主 2 情绪对活动影响很大 3 自我控制能力差 三 幼儿的情绪外露 易变 不稳定 四 幼儿的个性开始初具雏形 1 心里活动稳定性的增强 2 最初性格特点的表现 第二节 各年龄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 3 4 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2 爱模仿 3 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 是 3 岁前幼儿的典型特点 二 4 5 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爱玩 会玩 2 活泼好动 3 思维具体形象 三 5 6 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好学 好问 好探究 2 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 个性初步开始形成 第七章 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 理解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3 把认知能力发展和心理发展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理解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开发好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教学方法 演讲法和实验法等 教学建议 深入托儿所 幼儿园 从日常护理中 体味认识能力发展的规 律痕迹 教学学时 6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 视觉 1 视敏度 2 颜色视觉 二 听觉 1 听觉感受性 2 言语听觉 三 触摸觉 四 空间知觉 1 形状知觉 2 方位知觉 3 距离知觉 五 时间知觉 六 观察力 七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2 观察的对象要有吸引力 3 指导幼儿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 4 鼓励幼儿独立地观察 5 保护幼儿的感官 第二节 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 一 记忆的概念和意义 二 幼儿记忆的特点 1 无意记忆占优势 2 形象记忆效果好 3 记忆的精确性差 4 记得快忘得也快 三 培养幼儿记忆力的原则 1 给幼儿明确的记忆任务 2 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 3 给幼儿的记忆的材料要形象 方法要有趣 4 使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第三节 幼儿想像力的发展 一 想像的概念和要素 1 想像依靠原有的表象 2 想像依靠感知和记忆 3 想像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二 想像的作用 1 想像对幼儿学习和游戏的意义 2 想像是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 三 幼儿想像的特点 1 无意想像为主和有意想像开始发展 1 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2 想像受兴趣的影响 3 有意想像开始发展 2 再造想像为主和创造想像开始发展 3 想像夸张 四 想像有时与现实混淆 五 培养幼儿想像力的原则 1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2 加强幼儿的语言能力 3 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游戏活动 第四节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 思维的概念和特点 1 思维是间接的反映 2 思维是概括的反映 二 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 直觉行动思维 2 具体形象思维 3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三 幼儿思维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1 分析和综合 2 比较 3 抽象和概括 四 幼儿思维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1 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 2 幼儿判断和推理的特点 3 幼儿理解的发展 五 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 1 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2 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第五节 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一 注意力的概念 二 注意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三 幼儿注意的特点 1 无意注意占优势 2 有意注意开始发展 3 注意的稳定性差和注意力容易分散 4 注意的范围小和注意的分配能力较弱 5 注意转移能力较差 四 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1 明确活动的目标 2 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培养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兴趣 3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4 要有好的教育活动设计 第六节 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 语言的作用 1 交流作用 2 概括作用 3 调节作用 二 幼儿语言的特点 1 婴幼儿语言发展阶段 2 幼儿期语言发展的特征 3 幼儿的口吃现象及预防 三 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 1 生理因素 2 认知能力 3 情绪因素 4 幼儿获得语言的途径 5 幼儿语言的培养 第八章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 2 呵护和引导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幼儿情绪的特点 一 情绪的概念和地位 1 概念 2 地位 二 情绪的作用 1 情绪影响人的行为 2 情绪影响人的认知活动 3 情绪影响人的健康 三 幼儿情绪的一般特点 1 易冲动 2 易变化 3 易受感染 4 易外露 第二节 幼儿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培养 一 幼儿的基本情绪 1 愉快情绪 2 痛苦情绪 二 幼儿情绪的培养 1 保育员应该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 保育员应帮助幼儿认识情绪 3 保育员应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第九章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社会关系的表现 2 细心 耐心地促进幼儿认识 理解和积极社会化 教学重点 幼儿社会性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社会性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3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幼儿的社会关系 一 幼儿与同龄伙伴的关系 1 同伴交往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2 同伴交往 二 幼儿与成人的关系 1 亲子关系 2 师生关系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一些社会行为 一 反抗 二 竞争 三 吵架 四 攻击 五 模仿 六 合作 第三节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趋势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一 自我意识进一步形成 二 幼儿社会交往活动日益复杂 1 幼儿活动的独立性开始增强 2 在交往中 开始注意妥善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 在交往中 遵守行为规则的能力逐渐提高 三 幼儿社会行为的指导 1 成人的示范 2 强化幼儿的行为 3 劝说幼儿 第十章 幼儿个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的个性发展 2 理解幼儿个性发展的特点 3 掌握帮助幼儿个性发展的方法 教学重点 幼儿的个性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气质 锻炼性格 发展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3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幼儿的气质 一 气质的概念和影响 气质是指人的个性特点 是高级神经活动在人的行动上的表现 1 心理活动产生的速度 2 心理过程的强度 3 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4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二 幼儿的气质类型及特点 1 多血质 2 胆汁质 3 黏液质 4 抑郁质 三 幼儿气质的发展 四 幼儿的气质特点与教育 1 了解每个幼儿的气质特点 2 正确对待幼儿的气质特点 3 注意幼儿的气质特点并加以正确引导 第二节 幼儿的性格 一 性格的概念和特征 1 概念 2 特征 二 幼儿性格的发展 1 幼儿期是性格开始形成的时期 2 幼儿期的性格特征是不稳定的 三 幼儿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 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 2 气质使性格涂上特有的色彩 四 幼儿性格的培养 1 关心幼儿的家庭生活环境 2 树立良好的榜样 3 了解幼儿性格形成的来龙去脉和影响性格形成的各种因素 第三节 幼儿的能力 一 能力的概念和分类 1 概念 2 分类 二 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 1 先天和后天的影响 2 知识和技能的影响 3 性格的影响 三 幼儿能力的发展 1 幼儿智力的发展 2 幼儿特殊能力的发展 四 幼儿能力的培养 1 提供丰富多彩和积极的环境 2 注意幼儿能力上的差异 第十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的身心健康知识 2 明确婴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 掌握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婴幼儿身心健康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技能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示范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3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健康 一 生长发育的概念 二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有明显的顺序性 2 全身发展的整体性 3 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关联性 4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三 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1 遗传 2 营养 3 体育运动和劳动 4 生活制度 5 疾病 6 生活环境 7 季节 8 污染 四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 1 生长发育的指标 2 身高体重的粗略评价方法 五 婴幼儿的健康检查 1 入园前的健康检查 2 入园后的定期检查 第二节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 婴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1 吃手 2 尿毒症 3 神经性尿频 4 遗粪症 5 发育性口吃 6 夜惊 7 咬指甲 8 习惯性阴部摩擦 9 说谎 第十二章 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的膳食和营养知识 2 婴幼儿合理喂养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教学难点 掌握婴幼儿合理喂养的技能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示范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4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的营养和热能 一 六大营养素的功能和来源 1 蛋白质 2 碳水化合物 3 脂肪 4 无机盐 5 维生素 6 水 二 热能 1 基础代谢 2 消化吸收的需要 3 动作的需要 4 生长发育的需要 5 排泄的需要 第二节 各年龄婴幼儿的喂养 一 1 岁以内婴儿的喂养 1 母乳喂养 2 人工喂养 3 添加辅食 二 3 6 岁幼儿的膳食 1 饮食定时 2 饮食定量 3 专心吃饭 4 不偏食 5 不剩饭 不撒饭 第十三章 婴幼儿的疾病预防 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常见疾病 2 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婴幼儿疾病的预防 教学难点 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的技能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参与法和观察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4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婴幼儿常见病和寄生虫的预防 一 上呼吸道感染 1 症状 2 护理 3 预防 二 腹泻 1 病因 2 症状 3 护理 4 预防 三 佝偻病 1 病因 2 症状 3 预防 四 缺铁性贫血 1 病因 2 症状 3 预防 五 龋齿 1 病因及危害 2 预防 六 肥胖症 2 危害 3 防治 七 蛔虫病 1 传播途径 2 症状 3 预防 八 蛲虫病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第二节 婴幼儿传染病的常识 一 传染病的特性 1 有病原体 2 有传染性 3 有免疫性 二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1 传染源 2 传染途径 3 易感人群 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染途径 3 保护易感者 第三节 婴幼儿传染病的预防 一 流行性感冒 流感 1 症状 2 护理 3 预防 二 水痘 1 症状 2 护理 3 预防 三 风疹 1 症状 2 护理 3 预防 四 幼儿急症 1 症状 2 护理 五 猩红热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治疗 六 流行性腮腺炎 1 症状 2 护理 3 预防 七 传染性肝炎 1 病因及类型 2 症状 3 护理 八 细菌性痢疾 1 症状 2 护理 3 预防 第十四章 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处理 教学目标 1 了解婴幼儿常见意外事故 2 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的处理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意外事故处理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婴幼儿常用护理技术和意外事故的处理技能技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参与法 练习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4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常用护理技术 一 测体温 二 喂药 三 滴眼药 四 滴鼻药 五 滴耳药 六 高热护理 七 测脉搏和观察呼吸 第二节 意外事故处理 一 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1 婴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 2 婴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3 婴幼儿好奇 好动 活泼 易冲动 二 意外事故的急救 1 小外伤 2 挤伤的处理 3 异物的处理 4 鼻出血 5 惊厥 抽风 6 蚊虫咬伤 7 中暑 8 冻伤 9 头部摔伤 第十五章 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和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前儿童的素质发展 2 理解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的素质教育 教学难点 如何搞好学前儿童的教育工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讲演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1 健康的含义 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 2 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3 充分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教育 4 在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健康教育 5 充分发挥社区 家庭 幼儿园的协同作用搞好健康教育 6 注重个别教育以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语言教育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1 语言的定义 2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概念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三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努力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2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和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努力渗透语言教育 3 进行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以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 第三节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一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含义 1 社会性的概念 2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二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三 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 充分利用好孩子一日的生活过程 2 让孩子去模拟体验社会角色 3 充分利用好生活中各重大事件 4 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 第四节 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 一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 1 科学的含义 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概念 二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 2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进行科学的随机教育 3 支持学前儿童自由地进行科学的探索活动 第五节 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 一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概念 1 艺术的概念 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概念 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及要求 三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 在平时的教育中帮助学前儿童积累生活印象 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 帮 助孩子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 为其在艺术表达中的理解和想象提供丰富的生活 源泉 2 有计划 有目的地开展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 使学前儿童有机会自由地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3 师生共同创设艺术化的环境 用自己的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空间 4 有意识地让艺术教育领域与其他教育领域相互渗透 以期共同完成和达 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第十六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组成要素 2 理解基本要素的质量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保育员 学前教育的重要要素 教学难点 搞好保育员的素质培养 教学方法 讲解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1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一 环境的概念 二 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 1 物质环境 2 精神环境 第二节 保育员 一 幼儿园工作规程 中对保育员职责的要求 1 幼儿园工作规程 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总体要求 2 幼儿园工作规程 对保育员的要求 二 保育员的职业道德 三 保育员的知识结构和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1 知识结构 2 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十七章 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类型 2 理解游戏活动组织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 3 掌握开展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的游戏指导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前儿童科学 健康和安全地开展游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演示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喜欢游戏的原因 一 游戏是学前儿童自主 自愿的活动 可以给他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二 游戏可以丰富学前儿童的各种知识经验 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愿望和 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 游戏可以让儿童插上想像的翅膀 在假想的世界里自由地活动 四 游戏能够让孩子表露各种情绪 满足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了的需要 第二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和指导 一 学前儿童游戏的种类 1 安静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2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3 个人游戏和小组游戏及集体游戏 4 自由游戏和教学游戏 二 学前儿童游戏的指导要求 1 幼儿园各种规程 对幼儿园游戏总的指导要求 2 指导幼儿园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保证学前儿童每日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游戏 2 为学前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玩具和材料及工具 3 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游戏的水平 4 根据不同种类的游戏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第十八章 学前教育机构中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 教学目标 1 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环节 2 理解幼儿一日生活安排重要 3 掌握幼儿一日生活安排技巧 教学重点 幼儿生活中各类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教学难点 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实践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 一 按活动的时间分 1 上午的活动 2 下午的活动 3 晚间的活动 二 按活动的内容分 1 生活活动 2 学习活动 3 游戏活动 第二节 幼儿生活中各类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一 生活活动 1 起床 2 晨 午 晚 检 3 晨练 4 早 午 晚 餐 点 5 睡眠 6 喝水和盥洗及入厕 7 转换环节 二 学习活动 1 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 2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 游戏活动 第十九章 学前教育与家庭 社区及小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 社区和小学的关系 2 认识协调配合的重要意义 3 掌握与家庭 社区和小学沟通衔接的技巧 教学重点 学前教育与家庭 社区和小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开展学前教育与家庭 社区和小学的良性互动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观察法 调研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4 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家庭及社区 一 新生入园工作 1 新生入园是孩子的表现 2 做好新生入园的教育工作 采取方法 二 学前教育机构的家长工作 1 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的需要和特点 2 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3 尽可能多地为家长提供经验共享的机会 4 家长工作应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 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一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 幼小衔接工作的概念 2 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 3 幼小衔接工作的任务 二 幼儿上小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1 身体适应方面 2 社会适应方面 3 学习适应方面 4 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重要工 作 5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 三 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 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而非入学前的突击训练 2 培养幼儿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3 幼小衔接工作是幼儿园 小学 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而非仅仅是幼儿 园大班保育员的事情 第二十章 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 2 关键在实际生活中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 托儿所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节选 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并遵守枯燥 乏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知识竞赛法等 教学建议 教学学时 1 学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节选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三节 幼儿园管理条例 和 幼儿园工作规程 节选 幼儿园管理条例 节选 幼儿园工作规程 节选 第四节 托儿所 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 节选 一 生活制度 二 婴幼儿的饮食 1 饮食管理 2 科学喂养 3 饮食卫生 三 体格锻炼制度 1 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2 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3 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 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 四 健康检查制度 1 入园 所 检查 2 定期体检制度 3 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五 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1 环境卫生 2 个人卫生 3 消毒隔离制度 六 预防疾病制度 1 贯彻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 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 3 及时了解疫情 4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到公共场所 5 加强体格锻炼 增强儿童体质 提高免疫力 七 安全制度 八 卫生保健登记 统计制度 九 家长联系制度 第五节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节选 中级保育员培训实操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