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1364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校第一次联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这项“条约”是指(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2. (2分)“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割占香港岛B . 火烧圆明园C . 黄海大战D . 台儿庄战役3. (2分)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割让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A . B . C . D . 4. (2分)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一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中日甲午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A . B . C . D . 5. (2分)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A . 英美联军B . 英法联军C . 英德联军D . 日法联军6. (2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大门被打开B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7. (2分)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 想和中国公开贸易B . 打开中国市场C . 割占香港D . 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市场8. (2分)在一次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起因、马关条约谈判、东亚海权问题、战争对中日关系及东亚格局的影响等议题展开研讨。此研讨确定的主题是( ) A . 黄海大战的始末B . 甲午中日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C .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D .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9. (2分)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0. (2分)戊戌变法内容中,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A . B . C . D . 11. (2分)抗击外来侵略、保家卫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林则徐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义和团“扶清灭洋” 岳飞抗金A . B . C . D . 12. (2分)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 A . 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 . 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 .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3. (2分)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4. (2分)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潮流同步的是(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 . 永安封王C . 洪仁开资政新篇D . 创立拜上帝教15. (2分)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在某次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仅仅持续103天,但它却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撕开了一道口子。此观点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B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D . 倡导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 (2分)“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 . 创办近代工业B . 黄海海战壮烈殉国C . 矢志为变法献身D . 兴办大生纱厂17. (2分)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我国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 . 江南制造总局B . 湖北织布局C . 汉阳铁厂D . 上海轮船招商局18. (2分)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 ) A . 鸦片战争B . 甲午中日战争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 (2分)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解放区优秀小说的是( )A . 小二黑结婚B . 李有才板话C .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 . 狂人日记20. (2分)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相同的内容是( ) A .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B . 裁撤政府多余人员C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21. (2分)随着自强运动的推进,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财富是权力的基础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富有。为追求财富,当时的中国人创办了( ) A . 安庆内军械所B . 轮船招商局C . 北洋海军D . 京师同文馆22. (2分)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 ) A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B . 赔款白银2亿两C . 开放通商口岸D . 割让领土23. (2分)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 . B . C . D . 24. (2分)所有的历史认识都是基于可靠资料,这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下史料与结论相符的是( ) A .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C .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5. (2分)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开始走向繁荣富强。但在近代史上,我们的对外开放却是被迫的、不平等的。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广州杭州天津南京A . B . C . D . 二、 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26. (1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等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等。以上材料摘自历史人教版(1)上述二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哪两个不平等条约? (2)这两个条约分别是哪两次战争后签订的? 27. (15.0分)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也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摘编自走进盐城材料二:1757年,乾隆帝下令将多口通商改为一口通商,规定外商“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并对商品的出口加上种种限制。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摘自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必修材料三:“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判断,日本向中国派遣的外交使团被称为什么?他们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3)基于材料三的认识,李鸿章等人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口号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谈谈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28. (10分)在古代,中国曾领先世界;在近代,中国受尽劫难;在当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正在为成为世界强国而努力奋斗。据此,回答问题。 【古代:灿烂辉煌篇】材料一:【近代:自强雪耻篇】材料二: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中国国防历史与国防建设【当代:大国崛起篇】材料三:60多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材料四: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保持合理的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材料五:深圳市1980-2008年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材料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引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摘自人民日报(1)从材料一示意图,可以看出汉朝的海陆“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与哪个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自14051433年间,明代航海家郑和为扩大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率船队七下西洋,请问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二,一百多年前,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兴建了哪些近代军事工业?(请举一例)。为加强海防,洋务派作了哪些努力?近代哪场战争的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3)在材料三的这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哪一外交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在亚非等国的支持下,中国于1971年10月,取得了哪项重大的外交胜利? (4)为了“把自己的事办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改革中推行了什么制度?这个制度的推行有何意义? (5)读图分析,请用一句话概括深圳特区前28年的经济发展状况。深圳特区的建立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什么积极作用? (6)“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29. (11.0分)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梁启超材料三:(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割台湾、偿二百兆”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哪些内容有利于资本主义资本输出? (3)材料三中三幅图片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图一的“废墟”是哪次侵华战争造成的?哪一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图三“缠满绷带的病躯”所反映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社会性质最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中国遭到如此劫难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26-1、26-2、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8-5、28-6、29-1、29-2、29-3、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