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报价计算方法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1269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报价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模具报价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模具报价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报价的计算方法 模具价格 材料费 设计费 加工费与利润 增值税 试模费 包装运输费 材料费 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 15 30 加工费与利润 30 50 设计费 模具总费用的 10 15 试模 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 3 以内 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 5 以内 包装运输费 可按实际计算或按 3 计 增值税 17 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 6 10 材料费 锻模 塑料模 6 材料费 压铸模 10 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 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 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 选择好材料 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 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 计算 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 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 3 加工费用 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 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 1 5 3 1 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 1 1 4 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 10 5 税 17 6 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 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 的报价 只是第一步 而模具的最终目的 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 结算 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 人们总是希望 模具估价 模具价格 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 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 有可 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 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整理成模具的报价 为签定模具 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 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 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 模具估价与报价 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 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 还要根据市场行 情 客户心理 竞争对手 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对估价进行适当的 整理 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 10 30 提出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 可 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 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 10 时 需 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 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 签订模具加工 合同 最后确定模具价格 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 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 当商讨的模具价 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 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 条件 方案等 降低 一些要求 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 重新估算后 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 应当指出 模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 不应当用低价 甚至是 亏本价去迎合客户 而是应该做到优质优价 把保证模具的质量 精度 寿命放在第一位 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得过重 否则 容易引起误导动作 追求模具低价 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 精度 寿命 廉价一般不是模具 行业之所为 但是 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 经济利益关系时 在这种情况下 模具的报价 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 模具的估价仅估算模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 其它的成本费用 利润暂不考 虑 待以后制品生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 但此时的报 价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 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 今后 一 旦制品开发成功 产生利润 应提取模具费附加值 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 两项合计 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 有可能会高于第 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 甚至回报率很高 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几十倍 数百倍不等 当然 也有可能回报率等于零 二 模具价格的地区差与时间差 这里还应当指出 模具的估价及价格 在各个企业 各个地区 国家 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的环境 其内涵是不同的 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 间差 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 这是因为 一方面各企业 各地区 国家 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 设备工艺 技术 人员观念 消费水准等各个方 面的不同 产生在对模具的成本 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 因而产生了不同 的模具价格差 一般是较发达的地区 或科技含量高 设备投入较先进 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 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 而在一些消费水平 较低的地区 或科技含量较低 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 其相对 估算的模具价格要低一些 另一方面 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 即时效 差 不同的时间要求 产生不同的模具价格 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 二是不同的模具制造周期 其 价格也不同 快速计算模具价格 模具价格计算 1 经验计算法 模具价格 材料费 设计费 加工费与利润 增值税 试模费 包装运输费 各项比例通常为 材料费 材料及标准件占模具总费用的 15 30 加工费与利润 30 50 设计费 模具总费用的 10 15 试模 大中型模具可控制在 3 以内 小型精密模具控制在 5 以内 包装运输费 可按实际计算或按 3 计 增值税 17 2 材料系数法 根据模具尺寸和材料价格可计算出模具材料费 模具价格 6 10 材料费 锻模 塑料模 6 材料费 压铸模 10 材料费 模具报价估计 1 首先要看客户的要求 因为要求决定材料的选择以及热处理工艺 2 选择好材料 出一个粗略的模具方案图 从中算出模具的重量 计 算出模芯材料和模架材料的价格 和热处理需要的费用 都是毛胚重量 3 加工费用 根据模芯的复杂程度 加工费用一般和模芯材料价格是 1 5 3 1 模架的加工费用一般是 1 1 4 风险费用是以上总价的 10 5 税 6 设计费用是模具总价的 10 模具的报价策略和结算方式 小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 只是 第一步 而模具的最终目的 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 形成最终模具的结 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 人们总是希望 模具估价 模具价格 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 作中 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 有可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 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整理成模具的报价 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 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 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 具的加工 一 模具估价与报价 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 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 还要根据市场行情 客户心理 竞争对手 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对估计进行适当的整理 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 10 30 提高第一次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 当模具的 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 10 时 需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 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 况下 签订模具加工合同 最后确定模具加工价格 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 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 有可能高于估价或低于估价 当商讨的模具 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 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 条件 方案等 降低一些要求 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 重新估算后 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 应当指出 模具是属于 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 不应当用低价 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 而是应该做到 优质优价 把保证模具的质量 精度 寿命放在第一位 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的过重 否则 容易引起误导动作 追求模具低价 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 精度 寿命 廉 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所为 但是 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 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 在这种情况下 模具的报价 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 模具的 估价仅估算模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 其它的成本费用 利润暂不考虑 待以后制品生 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 但此时的报价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 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 今后 一旦制品开发成功 产生利润 应提取模具费 附加值 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 两项合计 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 格 有可能会高于第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 甚至回报率很高 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 几十倍 数百倍不等 当然 也有可能回报率等于零 二 模具价格的地区与时间差 这是还应当指出 模具的估价及价格 在各个企业 各个地区 国家 在不同的 环境 其内涵是不同的 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 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 这 是因为 一方面各企业 各地区 国家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 设备工艺 技术 人 员观念 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产生的对模具的成本 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具价格差 一般是较发达的地区 或科技含量高 设备投入较先 进 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 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 而在一些消费水平较低的 地区或科技含量较低 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 其相对估算的模具价格要求 低一些 另一方面 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 即时效差 不同的时间要求 产生不 同的模具价格 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 格 二是不同的模具制造周期 其价格也不同 三 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模具价格估算后 一般要以报价的形式向外报价 报价单的主要内容有 模具报 价 周期 要求达到的模次 寿命 对模具的技术要求与条件 付款方式及结算方 式以及保修期等 模具的报价策略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模具的价格 影响到模具利润的高低 影响到所 采用的模具生产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发挥 是模具企业管理的重要的 是否成功的体现 四 模具的结算方式 模具的结算是模具设计制造的最终目的 模具的价格也以最终结算到的价格为准 即结算价 才是最终实际的模具价格 模具的结算方式从模具设计制造一开始 就伴随着设计制造的每一步 每道工序 在运行 设计制造到什么程序 结算方式就运行到什么方式 待到设计制造完成交付 使用 结算方式才全终结 有时 甚至还会运行一段时间 所有设计制造中的质量问 题最终全部转化到经济结算方面来 可以说 经济结算是对设计制造的所有技术质量 的评价与肯定 结算的方式 是从模具报价就开始提出 以签订模具制造合同开始之日 就与模 具设计制造开始同步运行 反过来说 结算方式的不同 也体现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差 异和不同 结算方式 各地区 各企业均有不同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也形 成一定的规范和惯例 结算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五五 式结算 即模具合同一签订开始之日 即预付模具价 50 余 50 待模具试模验收合格后 再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 在早期的模具企业中比较流行 它的优缺点有以下 1 50 的预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 制造企业还要投入 也就 是说 50 的预付款 还不能与整付模具成本运行同步 因此 对模具制造企业来说存 在一定的投入风险 2 试模验收合格后 即结算余款 使得模具保修费用与结算无关 3 在结算 50 余款时 由于数目款项较多 且模具已基本完工 易产生结算拖 欠现象 4 万一模具失败 一般仅退回原 50 预付款 5 六四 式结算 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起 即预付模价款的 60 余 40 待模具试模合格后 再结清 这种结算方式与第一种结算方式基本相同 只不过是在预付款上增加 10 这相 对于模具制造企业有利一点 2 三四三 式结算 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 即预付模价款的 30 等 参与设计会审 模具材料备料到位 开始加工时 再付 40 模价款 余 30 等模具合 格交付使用后 一周内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 这种结算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 首期预付的 30 模价款作为订金 2 再根据会审 检查进度和可靠性 进行第二次 40 的付款 加强了模具制造 进度的监督 3 余款 30 在模具验收合格后 再经过数天的使用期后 结算余款这种方式 基本靠近模具设计制造使用的同步运行 4 万一模具失败 模具制造方 除返还全部预付款外 还要加付赔偿金 赔偿 金一般是订金的 1 2 倍 3 提取制件生产利润的模具费附加值方式 即在模具设计制造时 模具使用方 仅需投入小部分的款项以保证模具制造的基本成本费用 或根本无需支付模具费用 待模具交付使用 开始制件生产 每生产一个制件提取一部份利润返还给模具制造方 作为模具费 这种方式 把模具制造方和使用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利润一体化 把投资风险与使用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技术 经济 质量与生产效益完全地挂钩 在一起 这样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模具的价值与风险 这种方式是目前一种横向联向 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特点是 充分发挥模具制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优势 资金投入比 较积极合理 但对于模具制造方来说 其风险较大 但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模具的结算方式 还有很多 也不尽相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努力使模具 的技术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 产生双方共同效益 使得模具由估价到报价 由报价 到合同价格 由合同价格到结算价格 即形成真正实际的模具价格 实行优质优价 努力把模具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 不断向生产高 精优模具方向努力 形成共同良好 的 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局面 这是模具设计制造使用的最终目标 产品形状 腔数与进料 方式 制造周期 设备吨位 20 天 1000 克一模一腔侧 浇口 产品规格 模具寿命 模具大小 MM 模具重量 KG 230 210 40 20 万 次 百进模具报价 模具总价 8500 元 400 400 420 470 设计费 二维结构设计 三维造型 800 元 名 称 材料名称 尺寸规格 MM 数量 重量 KG 单价 元 金额 元 小计 元 型芯镶块 型腔镶块 A 板 P20 400 400 120 1 150 9 1350 B 板 P20 400 400 60 1 75 9 680 支撑板 45C 400 400 70 1 87 5 440 模脚 45C 400 120 75 2 56 5 140 顶针固定 板 45C 400 240 20 1 15 5 80 顶针板 45C 400 240 25 1 19 5 100 定模座板 45C 450 400 30 1 42 5 210 动模座板 45C 450 400 30 1 42 5 210 滑块 40CR 140 82 1 10 5 5 60 斜顶 模 具 材 料 费 顶块 3300 装配零件 规格型 号 数量 备 注 金额 元 小计 元 标准件 导柱 导套 顶杆 浇口套 复位杆 500 热流道 油缸 装 配 材 料 费 其它 500 加 工 名 称 工时 小 时 单价 元 备 注 金额 元 小计 元 一般机床 磨床 车床 铣床 钻床 800 数控机床 1500 电极加工 电火花 线割 120 雕刻 240 皮纹 热外理 氮化 100 费 抛光 300 3000 试模费 按三次试模费用计算 不含料费 1500 元 名 称 备 注 金额 元 小计 元 管理 工资 利润 税收 其 它 费 用 动输 包装 备注 此处模具报价单模架并未采用标准模架或是模架订做 而是模架自己 加工来计算材料费 如需要我们将以标准模架的形式给予报价 以下是普通的注塑件加工价格核算 可供参考 单价 VAT 17 材料费 加工费 包装费 管理费 税 一 材料费 1 塑胶原料 A 透明产品 产品净重 50 水口 5 损耗 X 原料价格 VAT 17 B 不透明产品 产品净重 2 损耗 X 原料价格 VAT 17 2 油漆费 喷油后产品重量 注塑产品重量 15 损耗 X 色漆价格 VAT 17 3 铜花母 价格按 0 10 元 个计算 二 注塑及其加工费 1 成型费标准 注塑机型 吨位 T 成型费 元 分钟 海天 80T 0 48 海天 110T 0 57 海天 150T 0 62 海天 200T 0 75 海天 250T 0 89 2 喷油费 A 大件产品 如外壳 价格按 0 05 元 个 含人工费 计算 B 小件产品 如按键 封帽等 价格按 0 05 元 排 含人工费 计算 3 丝印费 A 普通丝印 1 3 行字或符号 价格按 0 03 元 次 颜色 含材料和人工费 计算 B 大丝印 4 行字或符号以上 价格按 0 04 元 次 颜色 含材料和人工费 计算 C 镜片丝印 加 5 成品损耗 4 超音波 价格按 0 12 元 次计算 不计损耗 注塑成型加工费核算 注塑件费用 材料费 加工费 包装费 运输费 说明 1 材料费 1 材料损耗 产品重量 批量 调机损耗材料重量 正常报废率 产品重 量 批量 材料单价 批量 其中材料损耗一般为 3 5 调机损耗材料重量和正常报废产品重量一般产品为 5000g 15000g 2 加工费 调机时间 批量 成型时间 模具穴数 注塑机工缴费 其中据我了解目前上海地区注塑机工缴费按注塑机吨位区分为 国产设备 设备吨位 T 工缴费 元 小时 设备吨位 T 工缴费 元 小时 80 35 45 200 110 160 100 45 60 250 150 200 120 65 85 300 180 220 150 80 110 350 200 250 180 95 140 400 250 350 另一种注塑价格核算方法是按材料区分 规定材料价格 产品重量 如 产品材料 产品重量范围 加工单价 元 g ABS 2g 0 08 2g 5g 0 06 2g 10g 0 04 10g 0 03 PC 2g 0 08 2g 5g 0 05 5g 0 045 楼上的提供的最多可说是一种报价方法和形式 我觉得要报出合理的价格 楼主应该要 掌握模具结构设计相关的知识 以及塑料和模具钢材的应用 你报价时考虑到的模具结 构和尺寸要与设计工程师设计的相接近 还有就是要了解模具加工设备及工艺 什么样 的结构用到什么样的加工设备 大约需要多长加工时间 具备了这些知识 给你任意一个 厂家的报价格式及方法 你都能估算出合理的模具价格 再有就是 15 楼的 朋友 你一概而论的算透明料含 50 水口料是不是太笼统了 应根据产品的大小 评估流 道的长度及大小算出大概重量吧 如是热流道又应另外考虑 再就是透明料给 5 损耗会 不会低了点 不同吨位的机台加工费我觉得比珠三角地区低 应该说是偏低价了 注意一 模出 2 个或出 4 个应将注塑加工费平摊 除以 2 或 4 或其它腔数 模具的报价与结算是模具估价后的延续和结果 从模具的估价到模具的报价 只是第一步 而模 具的最终目的 是通过模具制造交付使用后的结算 形成最终模具的结算价 在这个过程里 人 们总是希望 模具估价 模具价格 模具结算价 而在实际操作中 这四个价并不完全相等 有可 能出现波动误差值 这就是以下所要讨论的问题 当模具估价后 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整理成模 具的报价 为签定模具加工合同做依据 通过反复洽谈商讨 最后形成双方均认可的模具价格 签订了合同 才能正式开始模具的加工 一 模具估价与报价 报价与模具价格 模具估价后 并不能马上直接作为报价 一般说来 还要根据市场行情 客户心理 竞争对 手 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对估计进行适当的整理 在估价的基础上增加 10 30 提高第一次 报价 经过讨价还价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低报价 但是 当模具的商讨报价低于估价的 10 时 需 重新对模具进行改进细化估算 在保证保本有利的情况下 签订模具加工合同 最后确定模具加 工价格 模具价格是经过双方认可且签订在合同上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模具价格 有可能高于估 价或低于估价 当商讨的模具价格低于模具的保本价进 需重新提出修改模具要求 条件 方案 等 降低一些要求 以期可能降低模具成本 重新估算后 再签订模具价格合同 应当指出 模 具是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专用产品 不应当用低价 甚至是亏本价去迎合客户 而是应该做到优 质优价 把保证模具的质量 精度 寿命放在第一位 而不应把模具价格看的过重 否则 容易 引起误导动作 追求模具低价 就较难保证模具的质量 精度 寿命 廉价一般不是模具行业之 所为 但是 当模具的制造与制品开发生产是同一核算单位或是有经济利益关系时 在这种情况 下 模具的报价 应以其成本价作为报价 模具的估价仅估算模具的基本成本价部分 其它的成 本费用 利润暂不考虑 待以后制品生产的利润再提取模具费附加值来作为补偿 但此时的报价 不能作为真正的模具的价格 只能是作为模具前期开发费用 今后 一旦制品开发成功 产生利 润 应提取模具费附加值 返还给模具制造单位 两项合计 才能形成模具的价格 这时形成的 模具价格 有可能会高于第一种情况下的模具价格 甚至回报率很高 是原正常模具价格的几十 倍 数百倍不等 当然 也有可能回报率等于零 二 模具价格的地区与时间差 这是还应当指出 模具的估价及价格 在各个企业 各个地区 国家 在不同的环境 其内 涵是不同的 也就是存在着地区差和时间差 为什么会产生价格差呢 这是因为 一方面各企业 各地区 国家的模具制造条件不一样 设备工艺 技术 人员观念 消费水准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产生的对模具的成本 利润目标等估算不同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模具价格差 一般是较发达的地 区 或科技含量高 设备投入较先进 比较规范大型的模具企业 他们的目标是质优而价高 而 在一些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或科技含量较低 设备投入较少的中小型模具企业 其相对估算的模 具价格要求低一些 另一方面 模具价格还存在着时间差 即时效差 不同的时间要求 产生不 同的模具价格 这种时效差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一付模具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 二是不 同的模具制造周期 其价格也不同 三 模具报价单的填写 模具价格估算后 一般要以报价的形式向外报价 报价单的主要内容有 模具报价 周期 要求达到的模次 寿命 对模具的技术要求与条件 付款方式及结算方式以及保修期等 模具的报价策略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模具的价格 影响到模具利润的高低 影响到所采用的 模具生产技术管理等水平的发挥 是模具企业管理的重要的 是否成功的体现 四 模具的结算方式 模具的结算是模具设计制造的最终目的 模具的价格也以最终结算到的价格为准 即结算价 才是最终实际的模具价格 模具的结算方式从模具设计制造一开始 就伴随着设计制造的每一步 每道工序在运行 设 计制造到什么程序 结算方式就运行到什么方式 待到设计制造完成交付使用 结算方式才全终 结 有时 甚至还会运行一段时间 所有设计制造中的质量问题最终全部转化到经济结算方面来 可以说 经济结算是对设计制造的所有技术质量的评价与肯定 结算的方式 是从模具报价就开始提出 以签订模具制造合同开始之日 就与模具设计制造 开始同步运行 反过来说 结算方式的不同 也体现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差异和不同 结算方式 各地区 各企业均有不同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也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惯例 结算方式一 般有以下几种 1 五五 式结算 即模具合同一签订开始之日 即预付模具价 50 余 50 待模具试模验收 合格后 再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 在早期的模具企业中比较流行 它的优缺点有以下 1 50 的预付款一般不足于支付模具的基本制造成本 制造企业还要投入 也就是说 50 的预付 款 还不能与整付模具成本运行同步 因此 对模具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一定的投入风险 2 试模验收合格后 即结算余款 使得模具保修费用与结算无关 3 在结算 50 余款时 由于数目款项较多 且模具已基本完工 易产生结算拖欠现象 4 万一模具失败 一般仅退回原 50 预付款 5 六四 式结算 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起 即预付模价款的 60 余 40 待模具试模 合格后 再结清 这种结算方式与第一种结算方式基本相同 只不过是在预付款上增加 10 这相对于模具制造企业 有利一点 2 三四三 式结算 即模具合同一签订生效之日 即预付模价款的 30 等参与设计会审 模具材料备料到位 开始加工时 再付 40 模价款 余 30 等模具合格交付使用后 一周内付清 这种结算方式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 这种结算方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 首期预付的 30 模价款作为订金 2 再根据会审 检查进度和可靠性 进行第二次 40 的付款 加强了模具制造进度的监督 3 余款 30 在模具验收合格后 再经过数天的使用期后 结算余款这种方式 基本靠近模具设 计制造使用的同步运行 4 万一模具失败 模具制造方 除返还全部预付款外 还要加付赔偿金 赔偿金一般是订金的 1 2 倍 3 提取制件生产利润的模具费附加值方式 即在模具设计制造时 模具使用方 仅需投入小部 分的款项以保证模具制造的基本成本费用 或根本无需支付模具费用 待模具交付使用 开始 制件生产 每生产一个制件提取一部份利润返还给模具制造方 作为模具费 这种方式 把模具 制造方和使用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利润一体化 把投资风险与使用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技术 经济 质量与生产效益完全地挂钩在一起 这样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模具的价值与风险 这种方式是目前一种横向联向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特点是 充分发挥模具制造方和模具使用方的 优势 资金投入比较积极合理 但对于模具制造方来说 其风险较大 但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模具的结算方式 还有很多 也不尽相同 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努力使模具的技术与经 济指标有机地结合 产生双方共同效益 使得模具由估价到报价 由报价到合同价格 由合同价 格到结算价格 即形成真正实际的模具价格 实行优质优价 努力把模具价格与国际惯例接轨 不断向生产高 精优模具方向努力 形成共同良好的 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局面 这是模具设计 制造使用的最终目标 注 为必填项 其它均为可选项 国家 城市 地址 公司 邮编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电子信函 零件名 零件材料 零件数量 模具结构 三板模 二板模 其它 型腔数量 型腔材料 P 20 H 13 S55C 其它 型芯材料 P 20 H 13 S55C 其它 浇口类型 侧浇口 潜伏式浇口 点浇口 直浇口 热流道 其它 顶出部分 顶杆 顶块 司筒针 气体顶出 其它 设计类型 详细设计 结构草图 表面纹理处理 有 否 模具设计 模具厂家 客户 加热器提供 模具厂家 客户 试模 模具厂家 客户 有 无 CAD 数据 二维 有 无 有 无 CAD 数据 三维 有 无 零件设计软件 有 无 您希望回复日期 您希望的回复方式 电子信函 传真 电话 其它 提 交 重 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