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地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做法.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1223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对地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对地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对地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市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应对地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做法宁阳学校 陈丽娟【内容提要】:面对初中地理会考,本文认为思想上要加强认识,行动上要督促到位,教学上要方法得当: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明确考试要求;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立足教材,理清知识结构,把握主干;要关注时事热点,注意联系实际;要加强练习,做到“讲 练 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关键词】:地理中考 学习方法 复习策略应对地理中考复习的几点做法【内容提要】:面对初中地理会考,本文认为思想上要加强认识,行动上要督促到位,教学上要方法得当: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明确考试要求;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要立足教材,理清知识结构,把握主干;要关注时事热点,注意联系实际;要加强练习,做到“讲 练 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关键词】:地理中考 学习方法 复习策略初中地理在2008年以前只是作为会考科目,并不影响中考成绩。宣城市从2008年开始规定地理学科以卷面分的30%与生物、信息技术、理化实验操作、体育等合计150分,作为综合学科计算等级分。地理学科从长期不被重视的状态,一下子在中考中占据这么重要的地位,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进行系统有效的复习呢?下面是我在带领学生复习地理中的几点做法:一、思想上要加强认识初二的学生,从来没有经历过中考这样重要的考试,也没有初三学生那种中考前的紧张学习氛围,因此,老师配合学校加强中考宣传,营造中考氛围,明确地理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对中考的重视程度,是复习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如果学生对地理中考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那他就会在复习时心不在焉,这样,老师再怎样努力,复习再精彩高效,对他们来说,都是徒劳,更别指望他们在课后能花时间自行复习了。因此,思想上的重视,是中考复习取得高效率的关键。二、 行动上要督促到位 由于长期以来,地理学科一直被作为“副科”看待,学生和家长觉得学不学好无所谓,一下子作为中考科目,学生和家长都有点不太适应,加上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在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的督促又不够到位,大部分学生都不会认真、自觉地去复习地理,因此课后的督促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都会布置一定量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记忆,然后通过课后抽问、课上听写等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同时做到课后作业每做必查,随堂检测每考必改。由于地理老师一般带的班都比较多,课时负担都比较重,如果这些单由老师来完成,是不太现实的,时间上也安排不过来,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自己来做这些事,比如作业的检测,老师查组长的,组长再去查他那一个小组的。随堂检测的卷子由同学之间交换批改,之后再将卷子收上来,了解一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对大多数同学存在的薄弱环节补缺补差。对那些不够自觉、掌握不好的同学则交由班主任或班干进行监督。三、 教学上要方法得当如果说思想上的认识程度和课后的督促力度是地理中考复习的重要保证,那么教师复习是否得法,将是地理中考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1. 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中考纲要,明确考试要求中考纲要和课程标准是地理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要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在复习中,要把握好复习的方向和内容。中考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各章节的考点,而且规定了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找准知识的定位,哪些知识属于识记、哪些知识属于运用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中考纲要中未作要求的知识要大胆舍弃,这可以让我们在复习中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例如时区的计算和气候的成因等知识是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有很大困难,但在中考纲要中并未作要求,我就舍弃不讲。有的教师在复习时不去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和中考纲要,而是过多的依赖复习资料,这往往会导致复习不具全面性和系统性,从而使学生在复习时感觉没有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资料都适合我们,所以只有回归教材,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才会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考试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2. 立足教材,理清知识结构,把握主干中考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地球和地图,约占10分;世界地理,约占30分;中国地理,约占50分;乡土地理,约占10分。内容多,跨度大,时间紧。这要求教师要纵观整个教材内容,善于总结,形成严密有序的知识网络,同时注意详略得当,把握住知识的主干。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复习中,我把教材整理成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复习:地球的大小和形状、经纬线和经纬网;地图的三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世界的海陆分布、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运动;世界的气候;世界的人口等。虽然这些在考试中占得分值并不多,但是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对于这部分知识,要在课堂上讲清、讲透。而对于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的内容则精讲多练,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讲评为辅,加强知识点的整合,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乡土地理部分,因内容较少,则自己编写复习要点让学生记忆,要求学生争取在考试中做到这部分内容不丢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联系实际,在“博”的基础上再要求“活”。基础知识要求记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能够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中国地形图等。然后运用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3.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的许多共同点,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学会读图、记图、析图、用图。地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考地理必定要考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色。一般来说,一份地理试卷中,后面50分的综合题基本都是读图分析题,侧重于读图能力的考查。然而许多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地图的识别和应用都是软肋所在,一碰到读图题就不知所措,所以在地理复习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等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就好像是“骨”和“肉”的关系。地图犹如“骨架”,只有让学生把地理知识附着在这副骨架上,才容易记住,并引起一系列联想,从而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地图可以把看似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 能够清晰的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因此,地理复习时,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左图右书、图文对照的原则,将书上的文字内容,一一落实到地图上。不要去死记硬背文字说明,而要经常读图用图,增强空间概念的自我训练,将一幅幅形象、具体的图像印在脑海里,这样既提高了记忆效率,又使枯燥的地理事物学起来不感到乏味,这样,学生学起来才会感到轻松自如。4、关注时事热点,注意联系实际 热点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多通过材料题体现出来。往往是在新的材料下重新组织旧的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内外大事,鼓励学生多看新闻联播等栏目,多读报,了解如西南五省的干旱、海地和青海玉树的地震、冰岛的火山爆发、上海的世博会、希腊的金融危机等问题,并加强与政治、历史等知识的融合,特别应引导学生关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考试时要仔细审题,搞清楚题目要考查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的组织关键词语进行答题。5、加强练习,做到“讲 练 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光讲不练或光练不讲都不能达到对知识掌握的目的。每次除了要精讲,还要多练。每次课后都要选择一定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做,因为必要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转换。选择的习题要内容新颖、覆盖面广、设问巧、质量高、并具有典型性。还要注意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可以由老师定期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另外,要特别注重“练后评析”,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教会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中考时取得较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