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0679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像其秦代的前辈一样,隋的统治者可能也过于雄心勃勃,他们企图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过多的东西,滥用了其新臣民的忍耐和忠诚。”下列史实不属于隋朝统治者“滥用了其新臣民的忍耐和忠诚”的是( ) A . 营建东都洛阳B . 统一度量衡C . 修筑长城和驰道D . 三次征伐辽东2. (2分)某导演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 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建立隋朝B . 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C . 出兵灭陈,完成国家的统一D . 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3. (2分)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都是因暴政而亡的A . B . C . D . 4. (2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非常形象地描绘唐都长安城的布局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的城市功能是( )A . 政府机构B . 娱乐区C . 居民住宅区D . 商业区5. (2分)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的后者指的是( ) A . 三公九卿制B . 科举制C . 三省六部制D . 议政王大臣会议6. (2分)当代史学家郭沫若评价此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该皇帝是( ) A . 唐太宗B . 唐高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7. (2分)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 . 印度B . 阿拉伯C . 朝鲜D . 日本8. (2分)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 ) A . 曲辕犁B . 水排C . 筒车9. (2分)某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诗仙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0. (2分)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出现这种盛况的最根本原因( )A . 经济、文化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 . 政治制度领先于世界各国C . 开辟了发达的水陆交通线D . 统治者以开明的态度吸纳世界先进文化11. (2分)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丝绸之路 遣唐使 郑和下西洋 册封“班禅”A . B . C . D . 12. (2分)下列事件存在某种关联,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 唐玄宗统治腐败 藩镇割据A . B . C . D . 13. (2分)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结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 城市经济的发展B . 社会环境的变化C . 统治政策的调整D . 主流思想的演变14. (2分)“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 A .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B . 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C .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15. (2分)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朝代,其统治结束的标志是( ) A . 安史之乱B . 朱温建立后梁C . 黄巢起义D . 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16. (2分)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 ) A . 奢侈浪费B . 单一保守C . 多元开放D . 繁荣创新17. (2分)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不以从军为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 宋朝重武轻文B . 宋朝重文轻武C . 从军死伤几率大D . 从军收入低18. (2分)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评价错误的是( ) A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B . 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C . 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D . 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19. (2分)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 .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 .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 .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 .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20. (2分)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 . 澶渊之盟前B . 澶渊之盟后C . 宋金和议前 D . 宋金议和后21. (2分)观察下面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对图中政权相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耶律阿保机建立金B . 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的元昊C . 南京当时在南宋的统治范围内D . 金与南宋的分界线在淮水至大散关一线22. (2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_最后完成。( ) A . 南宋后期B . 北宋后期C . 北宋前期D . 元朝后期23. (2分)如图所示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4. (2分)加强制度建设和完善机构设置,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顺序是( )行省制度 八股取士 科举制 驻藏大臣 台湾府A . B . C . D . 25. (2分)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改变这一状态。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是( )A . 完颜阿骨打B . 铁木真C . 忽必烈D . 努尔哈赤二、 综合题 (共2题;共50分)26. (30分)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历史,反映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展现了人类社会前行的足迹。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l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正如欧洲在19世纪最后20年中迅速获得其大部分殖民地那样,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同样短的时期内又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材料四: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单位:百万1990年国际元)(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国家)1952年1967年1975年1983年1991年1995年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665403567(采编自【美】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历史事件。 (2)材料三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 (4)统计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怎样的经济态势?这一态势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组织的建立? (5)欧洲发展的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27.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探究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发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材料一: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 (4)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5)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7)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50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7-4、27-5、27-6、2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