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0579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东吴、东晋、三国南朝的六朝古都,这座城市是( ) A . 北平B . 南京C . 武汉D . 香港2. (2分)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C .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D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 (2分)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库页岛被俄国割占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A . B . C . D . 4. (2分)圆明园的珍贵文物被盗于(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2分)美国小说魔鬼士兵讲述了清朝聘用的洋枪队第一任队长华尔的故事。小说中抗击洋枪队的应是( ) A . 淮军B . 湘军C . 太平军D . 义和团6. (2分)太平天国的都城是 A . 永安B . 武昌C . 天京D . 南京7. (2分)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 . 江南制造总局B . 开平矿务局C . 上海机器织布局D . 湖北织布局8. (2分)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9. (2分)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了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B . 洋务运动C . 戊戌变法D . 甲午中日战争10. (2分)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121号创办的民用企业不包括( ) A . 江南制造总局B . 开平煤矿C . 轮船招商局D . 汉阳铁厂11. (2分)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中写道:“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下列选项中是不属于“甲午一役”唤起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主要爱国活动有( ) A . 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B . 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C . 宣传三民主义,领导民主革命D . 宣传马列主义,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12. (2分)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十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 甲午战后的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 .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3. (2分)如图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林则徐在禁烟时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B .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C .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 百日维新梁启超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5. (2分)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 A . 与列强“几乎均等”“利益均沾”B . 缓和列强在争夺中国上的矛盾C . 承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D . 确立美国在中国的霸主地位二、 辨析改错(8分) (共1题;共8分)16. (8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 (1)平壤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 (2)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企业汉阳钢铁厂。 (3)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严复等主持的时务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5)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三、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23分) (共2题;共23分)17. (10.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三:“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谁? (2)材料二中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结合所学指出,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 (3)材料三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的历史地位。 18. (13.0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材料三: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纪录片走向海洋材料四: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四次战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9世纪60至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请说出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指哪一次故役?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见材料三中图一)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原因? 四、 活动探究题(9分) (共1题;共9分)19.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并按照地理特征把世界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原和平原;一种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另一种是跟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在这三种不同地域生活着的人们,塑造了不同的文化精神。材料2:图1为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分布图材料3: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针对“平原流域”和“海岸区域”典型文明各举一例。 (2)据图1和所学知识,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3)对比图2和图3,并联系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辨析改错(8分) (共1题;共8分)16-1、16-2、16-3、16-4、16-5、三、 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共23分) (共2题;共23分)17-1、17-2、17-3、17-4、18-1、18-2、18-3、18-4、四、 活动探究题(9分) (共1题;共9分)19-1、19-2、1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