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980488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在这场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疫”中,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奋不顾身,逆险而行,与看不见的对手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共产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的90后某某,就是他们其中一员。我是党员,我必须回某某。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断奶!儿子留在眉山,由某某的母亲照看喂养。临行前,某某强忍眼中的泪水,对怀里正在吃奶的孩子说,儿子,你是男子汉,坚强点,要乖,要听话,等妈妈打完这一仗,就回来接你!而已经打点好行囊,站在一旁的某某对岳母说,妈,拜托了!我们一定尽快回来接孩子。眉山成都某某。夫妻俩带着5岁的大儿子,毅然决然,日夜兼程,回到单位。大年三十清早,一辆电动车载着这对小夫妻,悄然进入中心大门。丈夫某某和某某是大学同学。夫妻俩都在市疾控中心工作。某某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某某从事职业卫生监测。某某所在的疫情信息组,负责全市疫情核实汇总工作,繁杂的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在她手下变得清晰有序。某某在此次战疫中承担着流调和疫情信息双重任务。但无论是流调任务,还是信息核实,县市防控督导,不管是事业担当,还是家庭责任,他总是做得那么优秀,那么出色。近十多天来,这对90后小夫妻在抗击疫情一线废寝忘食,携手并肩,用火热的青春谱写着夫妻共同抗疫的隽永情歌!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九省通衢的江城武汉,正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关注的焦点。疫情面前,武汉市各医疗单位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抗击病毒、抢救生命的最前沿。“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值得敬佩”,朋友圈里刷屏的这句话,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写照。“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递交给医院党委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张旃,瞒着同在一个医院的丈夫李明昌教授,主动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作进一步的分检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张旃从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每天的工作情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利用移动心肺仪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图为救治过程。“*月*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从还没到上班时间,就开始接会诊电话。从5点到10点45分,一共*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地消耗。”“*月*日8点到17点,*个工作电话,40多个病人查房,全院大会诊3次,急会诊多得不记得了。午间休息10分钟,因为低血糖犯了。”随着疫情发展,张旃作出了长驻留观室的决定:“这样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如果领导们同意,请告之胡教授,同时停掉我的专家门诊。另外,请加强留观室的防护,固定下级医生。”在武汉,像张旃一样,主动申请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最前线的事例还有不少。“我是党员,我先上!”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胡芬,继抗击“甲流”之后,再次请缨“冲在最前面”。自*月*日感染科收治第一例发热患者以来,科室观察病例每天增加十几例,胡芬从早上8点穿上防护服查房开始,一直要穿到零点之后。防护服厚重,穿脱起来费时费力,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胡芬白天甚至不敢喝水。武昌医院普外科护士刘爽,主动申请到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给母亲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去外面医院进修了,您好好保重身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是同济医院一名医生在申请书上的表态。在同济,百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如今,连第二批志愿报名都已满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利用移动心肺仪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图为救治过程。上前线,意味着冒险,意味着战斗。截至发稿前,据武汉市卫健委披露,武汉市已有*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为疑似病例。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广大医务人员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尽职尽责的作风,捍卫着白衣天使的荣誉。虽然已是凌晨4点半,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发热门诊仍有近10位患者候诊。夜班护士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正在做输液前的校对,口罩上凝结的水珠记录着一晚上的忙碌。诊室门口,感染科医生徐建良正在安抚焦急的患者,科室主任陆定波因为腿伤,推着轮椅上了一整天的班方才离开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场景和节奏,在武汉各医疗单位已很常见。袁海涛是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月*日,他所在的专家组碰到了一个难题:一名患者病情危急,进展为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组讨论认为应当进行气管插管并转运到ICU,但插管就意味着“门户大开”,不但自己容易感染其他病菌,还易喷溅痰液传染他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利用移动心肺仪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图为救治过程。“为了生命,我们必须冒这个险。”袁海涛拿定主意,当天晚上为患者插管后,和同事用转运呼吸机把患者转运到ICU。虽然只有600多米路程,但防护服里面的汗水、雾水以及外面的雨水,让袁海涛记住了这次艰难的转运。此后不久,袁海涛因劳累过度倒在了病床上,担心同事对于这种重度ARDS患者处理经验不足,仍每天通过微信检查呼吸机参数和分析结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只是武汉的医务人员。在湖北,面对疫情的蔓延,“支援武汉”“守住阵地”成为周边城市医务人员的共同心声。邓甜甜是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护士,*月*日一早,结婚刚一年的她就要赶赴武汉,到一线支援金银潭医院。尽管家里人并不十分赞成,她仍义无反顾:“自己要去的,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即将同行的ICU医生张斌,则是瞒着爱人收拾好行装。截至*月*日中午,湖北荆州已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6例,襄阳、宜昌、十堰、荆门、咸宁、鄂州、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等多地发现疑似病例。如何严防死守、严阵以待,是对当地医务人员的重大考验。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魏芳正在前台对患者进行初步问诊。*日下午5时到*日上午8时,这是她本次夜班的工作时间。原本在乳腺外科工作的她,因为工作需要,成为发热门诊的一员,这也让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丈夫卢铭浚感到担心。“担心是肯定的,但作为家属,包括父母和亲戚,对她现在的工作都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我想,这就是我们身为医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毕竟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卢铭浚告诉记者。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乡村医生防控疫情先进事迹(医生)_,男,汉族,_岁,_县_镇_村人。19_年从医,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乡村医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曾被_日报报道,年年都被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2020年*月*日(大年初二),_接到_镇中心卫生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马不停蹄赶往镇卫生院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镇卫生院库存告急。会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圆满完成镇政府及卫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务。大年初三,即使防护物资不够用、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即使突发急性结膜炎,视力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奋斗在抗疫一线,挨家挨户进行摸排,逐个量一遍体温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在家接受了输液治疗,初四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却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与抗疫任务我还要梳理一遍,还有几位病人的体温未测量,摸排工作还未完成。”一大早,家人准备好的早餐来不及吃就出门了,给村民发放口罩,给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一忙就是一上午。来不及吃午饭的他又急忙赶往几位刚摸排出来的从湖北返乡人员家里,进行体温测量并询问情况。下午三点,_在骑车回家途中,由于个人病情未痊愈、一天未进食,突然晕厥,摔至重伤。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治病救人,为了他人安危,他未将个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终坚守岗位,履行着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由于病情较严重,需行手术治疗,临进手术室前,他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饿,真想吃点东西后继续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目前,他还在重症监护室,未脱离生命危险。(妻子_是一位村干部,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_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才会毫不退缩、勇担职责、践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