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II )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80342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同步练习(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部编版 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 3 单元第 9 课 桃花源记 同步练习 II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 12 题 共 36 分 1 2 分 对 世外桃源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 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 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 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 这是空想 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 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 战乱频繁 2 2 分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 念 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 B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 于中庭 C 但少闲如吾 两人者耳 D 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3 2 分 下列句子中 而 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蔚然而深秀 B 溪深而鱼肥 C 泉香而酒洌 D 而不知人之乐 4 2 分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吾孰与徐公美 第 2 页 共 11 页 B 吾妻之美我者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君美甚 5 2 分 下面对句中画线部分的翻译 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翻译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 率领妻子和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地方 C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翻译 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啊 D 惠子相梁 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 欲代子相 翻译 有人告诉惠子说 庄子到梁国来 想取代你做宰相 6 2 分 游园惊梦 属于 A 话剧 B 昆曲 C 戏剧 D 杂剧 7 2 分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 自云先世 避秦时乱 B 乃书训诫之词于 二简 C 刻唐贤 今人诗赋 于其上 D 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 8 2 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 之 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问所从来 具答之 B 民之所以为盗者 第 3 页 共 11 页 C 上哂之曰 D 或请重法以禁之 9 2 分 对下面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B 便要还家 通 邀 邀请 C 便扶向路 沿 顺着 D 寻病终 寻找 10 10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欲信大义于天下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咨诹善道 宜枉驾顾之 11 2 分 选出对 桃花源记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文章为了吸引读者 多处设置了悬念 B 文章开头写桃林的美好 是为了渲染神秘的气氛 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C 文章先写渔人偶然进入了桃源 结尾又写刘子骥寻而未果 前后矛盾 D 沿溪行 忘路之远近 是为下文找不到桃花 12 6 分 按要求填空 1 渲染桃花林神秘色彩的句子是 2 与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3 描写桃花源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4 描写桃花源人社会风貌的句子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5 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两个句子是 二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共 55 分 13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甲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 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 久之 至以首抵触 庶几 其一惧 而儿痴 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 先被 之以威 而不惧之人 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 庶几 差不多 有那么一点 在这里是 希望 的意思 被 施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甚矣 汝之不惠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不惧之人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残年余力 以顺为正者 B 虽我之死 虽乘奔御风 C 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马无故亡而入胡 3 用 划分句子节奏 划两处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4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第 5 页 共 11 页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虎熟视久之 至以首抵触 5 下列对 甲 乙 两文内容理解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A 甲 乙 两文均用了对比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甲 文河曲智叟鼠目寸光 而愚公目光远大 乙 文妇人的 仓皇 有力地反衬了小儿的 自若 B 甲 文体现了愚公坚世世代代永不放弃 锲而不舍的精神 如今流传为 愚公精神 C 乙 文小儿胆大痴傻 毫不畏惧老虎 老虎竟离奇地死去了 实在怪哉 D 甲 文以叙述 描写为主 而 乙 文由叙述 描写 转而议论 揭示了某种道理 14 21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选段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 拥毳衣炉 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 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 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 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段二 薛谭 学讴于秦青 未穷青之旨 于一日遂辞归 秦青乃饯于郊衢 抚节 悲歌 声振林木 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 苏青 传说中的两位歌唱家 节 古代乐器名 用竹编成 形状像箕 上合下开 可拍打成声 调整音乐的节奏 1 下列加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 余挐一小舟 B 渔人甚异之 C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D 薛谭乃谢求反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第 6 页 共 11 页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秦青乃饯于郊衢 3 两选段皆采用了正 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或对西湖奇景 或对歌唱家的歌声进行了描绘 请选择其 中一选段 予以简要分析 15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甲 景春曰 公孙衍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 往送之门 戒之曰 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 无违夫 子 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 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 富贵不能淫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亦曰螺师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 善医而聋 遂往求疗 安常虽聋 而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 书不数字 辄深了人意 余戏之曰 余以手为口 君以眼为耳 皆一时 异人也 疾愈 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有王逸少 洗笔泉 水极甘 下临兰溪 溪水西流 余 作歌云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 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 游沙湖 注 庞安常 名安时 字安常 宋代蕲水人 世代从医 颇有名气 王逸少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字 逸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 黄鸡催晓 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1 对 甲 文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 哪里 B 父命之 教导 训诲 C 以顺为正者 正确 第 7 页 共 11 页 D 一怒而诸侯惧 害怕 2 对 乙 文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遂往求疗 于是 B 而颖悟绝人 超过常人 C 书不数字 书籍 D 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表约数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戒之曰 必敬必戒 B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 C 居天下之广居 妾妇之道也 D 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4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甚矣 汝之不惠 B 军士吏被甲 C 曾益其所不能 D 是日剧饮而归 5 下列各组句子中 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与之同游清泉寺 已而之细柳军 B 已而之细柳军 军霸上 C 下临兰溪 日光下澈 D 以军礼见 以备胡 6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第 8 页 共 11 页 A 予买田 其间 因往相田得疾 B 予买田 其间因往相田 得疾 C 予买田其间 因往 相田得疾 D 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 得疾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 余以手为口 君以眼为耳 皆一时异人也 8 根据孟子关于 大丈夫 的论断 有人认为苏轼亦是 大丈夫 你是否赞同 请结合乙文 谈谈你的 看法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 12 题 共 36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2 2 12 3 12 4 第 10 页 共 11 页 12 5 二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共 55 分 13 1 13 2 13 3 13 4 13 5 14 1 14 2 14 3 15 1 15 2 第 11 页 共 11 页 15 3 15 4 15 5 15 6 15 7 15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