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9825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单元测试1(201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酿泉为酒,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答案】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山岛竦峙。左臂悬敝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2(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 , 。”描写了山间四时中春夏两季的美丽景致。(2)郦道元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 , 。”(3)庄周逍遥游引用齐谐中的话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答案】(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春夏两季”“侧面烘托”“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去”,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曦”“抟”等易错字的书写。3(2016届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 , ”。(3)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答案】(1)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如本题“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钩连”,如果不理解意思,很容易写错。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4(2016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2)杜甫登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 , 。【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5(2016届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3)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3)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蜉蝣”“忳”“侘傺”,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6(2016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完成)。(6分)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庄子逍遥游)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唇焦口燥呼不得,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独学而无友, 。(礼记杂记)【答案】杳不知其所之也秋月春风等闲度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剑阁峥嵘而崔嵬 忧谗畏讥 归来倚杖自叹息操千曲而后晓声则孤陋而寡闻【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如“秋月春风等闲度”的“度”是度过时光;“剑阁峥嵘而崔嵬” 译为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崔嵬”高峻的样子。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7(2016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深圳中学、广雅中学四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 ”两句写出异族祠堂香火旺盛,传达出对收复中原的隐忧。(3)王湾次北固山下“ , ”两句,写景中洋溢着新旧交替的喜悦,予人一种振奋情怀。【答案】(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失意、走投无路”“祠堂香火旺盛”“新旧交替的喜悦”,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忳”“郁邑”“侘傺”“佛狸祠”等易错字的书写。8(2016届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的结局。(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昼夜和冬春更替、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答案】(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性默写的题目,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出现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草率出兵”“军容之盛”“冬春更替”,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胥”“仓皇”“旌”“舳舻”等易错字的书写。9(2016届河北省冀州市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谣诼谓余以善淫(2)屈心而抑志兮, 。(3) ,退将复修吾初服。(4)既替余以惠纕兮, 。(5)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6)民生各有所乐兮,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2)忍尤而攘诟 (3)进不入以离尤兮(4) 又申之以揽苣(5) 忳郁邑余佗傺兮(6)余独好修以为常【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0(2016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三1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情景的句子是: ,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消极虚无的人生观的句子是: , 。【答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复习时,应针对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特点,结合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从提示人生哲理、反映生活真谛、描摹人物情貌、表现事物真相等角度备考。【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易错警示】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榭、喧、豗、砯、妄、作。11(2016届河北沧州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根据名著三国演义的相关常识填空。(5分)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 ”诸葛亮,“ ”关羽,“奸绝”曹操。诸葛亮鞠躬尽瘁,曾六出祁山,失街亭后司马懿兵临城下,他摆出 ,化险为夷;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但刚愎自用,最终败走 ;曹操尊奉“宁可我负天下人”的信条,在 之战中大败袁绍后统一北方,和刘备、孙权三分天下。【答案】智绝、义绝、空城计、麦城、官渡【考点定位】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学名著阅读”指考生能够依据教学大纲中推荐的课外必读文学名著,解答有关情节分析、人物概述、人物性格分析、名著内涵理解概括等问题。题型有主观简答题,也有客观选择题。解答及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题首用排除法。对于不熟悉的名著,要在高三的点滴时间里读完。考试时遇到不熟悉的内容,选择题通过排除法确定正确选择项,简答题要学会猜测情节,推断人物性格和主题。平时要注意标准答案里对要点的分类,特别是前几年的高考试卷和几次联考试卷,总结出答题的分类标准。本题考查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及人物,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有相关人物及情节的记忆,还要有平时对要点的理解和归纳。12(2015届湖南永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酡酮,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明洪应明菜根谭)酕醄:mo to大醉的样子。这则材料体现了儒家基本思想的哪一个方面,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答案】(示例)这则材料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思想。这种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的处世哲学。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这实际上也是处事的盈亏之道。凡事做到七八分处才有佳趣,太过则易衰,正如酒止微醉,花在半开。我们往往在事业初创时小心谨慎;而到成功之时,骄奢之心就来了。所以每个欲有作为的人都应记住“月盈则亏,履满者戒”的道理,否则人类将永远在上演“使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答出儒家中庸之道思想,并有具体分析,且联系了实际,即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2015届湖北襄阳市五中高三5月模拟)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名目繁杂,有谦称、敬称、雅称、俗称、绰号等,可谓洋洋大观。这不单是一个称呼,还含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例如古人对人称字,对己称名。B小说情节的巧妙安排,如祝福的倒叙、清兵卫与葫芦的摇摆、牲畜林的延迟等等,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增强故事性,吸引读者。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认为要实行王道,关键在于保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他的性善论的哲学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同时认为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人皆可为尧舜”。 D论语一书既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还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曾皙的聪颖善辩,颜回的潇洒脱俗,子贡的温雅贤良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曾皙的潇洒脱俗,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4(2015届浙江温州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5分)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1)源自这段文字的成语除了“箪食壶浆”外,还有 (1分)(2)简要概括孟子的战争观,并结合孟子的思想谈谈对战争观的看法。(4分) 【答案】(1)水深火热(2)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支持正义的符合百姓意愿的战争。孟子的战争观体现了“民本”(或“仁政”)思想;他的观点是辩证的,变通的。评分标准:共4分。(1)能从“反对”与“支持”两方面回答2分,只答出一方面1分;若回答“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1分。(2 )写出“民本”或“仁政”1分。(3)写出“辩证”或“变通”等意思1分。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吞并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吞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吞并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吞并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那水深火热的环境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百姓也就只有转望别人去解救他们了。15(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第一次调研)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恪守封建的节烈观,面对蓝皮阿五等流氓的侮辱、社会的冷漠、特别是儿子死亡的重大灾难,只能屈辱孤寂地忍受命运的宰割。B子夜通过吴老太爷的死亡、老乡绅曾沧海个人与家庭生活的急剧变化、冯云卿的进城及其堕落等表现乡村暴动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影响和改变。C茶馆中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除了掌柜王利发,还有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的旗人常四爷,搞实业救国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刘麻子等。D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一些篇章,通过对无名花朵、绿叶等的礼赞,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E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个一无所获的失败者形象,经过三天精疲力竭的搏斗,最终拖到海岸上的只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答案】C E(5分)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B。16(2015届浙江台州高三3月调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5分)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日: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由外铄:从外部给予。(1)这段话是孟子 思想的具体阐述。(1分)【答案】性善【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仁义礼智”都是人性“善”的表现,所以整个语段正是孟子“性善”思想的阐述。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概括这段话中的两层意思,并谈谈“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对你的启发。(4分)【答案】内容:善念是人的内心固有的。人要追求自己内心的善念。启发:人的善恶常在一念之间,我们只有坚持内心的善念,才能实践善行,如果忽略了内心的善念,就会进退失据,沉于下伦。【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善念是人的内心固有的。人要追求自己内心的善念。谈启发要结合孟子的思想观点,联系现实生活,自圆其说即可。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孟子说:“同情心,是每个人都有的;羞耻心,每个人都有;恭敬心,每个人都有;是非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灌输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没有思考它罢了。所以说:追求,就可以得到它;舍弃,就会失去它。”17(2015届福建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5分)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注】 畔:通“叛”,违背(君子之道)。(1)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什么?(2分)(2)结合文本,分析孔子主张的“约”和孟子主张的“约”有何不同。(3分)【答案】(1)孔子和孟子都认识到“博学”对于学习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2分)(2) 答案孔子的“约”是“约束”,孟子的“约”是“简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孔子主张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孟子认为先要博学,进而详说,最后则须“说约”-把握重点,扼要说明(说的简约)。( 4分)考点:要求对课外一段文言材料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并回答相关问题。能力层级为B【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吧。!”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18(2015届天津河西区高三下总复习质量调查三)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雨巷 诗歌戴望舒 B包身工 小说夏衍 C荷塘月色 散文朱自清D窦娥冤 戏剧关汉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包身工是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的特点是迅速及时的报告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它所反映的人和事必须是真实的,但允许有一定的艺术加工。重要的文学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9(2015届福建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三一模)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孙权语诸将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这是孙权为自己部下感到自豪的话语。“甘兴霸”又叫什么名?孙权因何事盛赞他?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情节。(5分)(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问答问题。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文段中的“他”指谁?“他”为什么被打?请简述。选做第()题【答案】(l)甘宁。(1分)甘宁夜袭曹营大获全胜。(1分)曹操领兵四十万前来救合肥,凌统与张辽决斗,不分胜负。(l分)甘宁带领一百骑士,连夜冲进曹操军营,曹军大乱,无人敢当,(l分)甘宁与勇士不折一人而回。(1分)(大意对即可)(2)“他”是指贾宝玉。( l分)被打的原因:贾宝玉因金钏自杀而伤心,走路与贾政撞在一起,贾政训斥他迟迟来见贾雨村且无精打采(2分);忠顺府的人来贾府找宝玉要琪官,令贾政很难堪(1分);贾环诬陷金钏投井是被宝玉欺负所致(l分)。混,颇受周围人猜忌。宝玉这样做,是因为他从少女们身上看到了清纯自然的一面,与浊臭蠢笨的男人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宁肯与地位下贱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利恶俗的官场中人,是其叛逆性格中最突出的表现。贾政对此早有不满,如今听信谗言,才顿起教训之心。上述三个方面挨打的起因,归结为一点,就是贾宝玉不愿意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这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阅读B。20(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第一次调研)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诗中“泣别”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两位人物?他们分别的原因是什么?末两句写的是什么事?【答案】刘备,徐庶。(2分)徐庶在逃难中投奔刘备,为他出谋画策打败曹仁。曹操用程昱计,囚禁徐母。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许都。(2分)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1分)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B。(2)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语”写道: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请简述宝钗审问黛玉的原因和结果。【答案】在行酒令时,黛玉情急之下引用了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句子。(2分)作为大家闺秀,读这样的禁书“失于检点”。(1分)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1分)黛玉自知有错,“心下暗服”。(1分)【解析】试题分析: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讲的是刘姥姥就要回家,凤姐儿平儿等给了许多东西,老太太和凤姐的女儿病了,凤姐顺带的让刘姥姥帮着给孩子去了个名,叫巧姐儿。老太太因昨儿游院子病了叫来王太医看病,无碍,刘姥姥就告辞了。 宝钗叫来黛玉,“审”她行酒令是漏了嘴的话是怎么回事,劝她别看牡丹亭一类的杂书,黛玉始觉宝钗不是那种坏心机的人。一行人又聚到李纨处,因惜春要画画告假许久就拿她,刘姥姥取笑,又商议着惜春的画,宝钗帮着列出画画所需的,说笑一阵,就散了。此题仍然是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考点: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