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9767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巩固生字新词。五、课堂练习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描写潮来时声音和形状的句子抄写下来。3、练习背诵第三段。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根据提纲把握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自读自悟,与想象、资料相结合,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二 过程与方法1 指导自渎 2 情感教育3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气魅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准备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二过程与方法 1 目标学习,围绕目标展开。2 品味课文,品味语言。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4*火烧云尝试题(二)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2)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3)交流学习过程:(4)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5)小结,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尝试题(三):(任选一题)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指名写在投影片上)(3)投影反馈,订正。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播放庐山的风景,配乐朗读。(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五、感悟写法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1、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2、将诗改写成短文,加上自己的感悟。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背诵古诗游山西村并可以默写。2.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一、引入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板书诗题)二、学习古诗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这样预设: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四、感悟写法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五、巩固练习1、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六、作业创作一首赞美家乡的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六、教学第一段(第自然段)、默读、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提问七、教学第二段(第自然段)、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自然段?()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重点指导朗读第、句。、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八、质疑。九、做练习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顺学而导品词句。1、默读课文,进一步的了解蟋蟀的住宅。边读边做批注。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3、全班交流。(学生谈学习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理解,读中感悟)学习第二自然段,品味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学习住宅特点部分,感受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2、下节课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该过程。2.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二、积累好词佳句。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四、拓展阅读。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从中感受到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八、留作业:1摘录课文中的好词2课下去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其他资料。(选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