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阶段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8881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阶段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阶段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阶段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阶段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A . 隋朝短命而亡B . 唐诗繁盛辉煌C . 市民文化兴起D . 科学技术发展2. (2分)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 文明初露曙光B . 分裂奔向统一C . 繁荣与开放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3. (2分)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有句解说词:“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 有温情的中国人。”那么构成“人”字的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A .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 . 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C . 便于帝王南巡游玩D . 便于军事力量调控4. (2分)某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诗仙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5. (2分)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c处应该填写( )A . 文景之治B . 开皇之治C . 五代十国D . 安史之乱6. (2分)创立殿试制度,为“开元盛世”出现奠定基础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 A . 唐高祖B . 唐太宗C . 唐高宗D . 武则天7. (2分)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大明宫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家中摆着唐三彩 农民用筒车灌溉A . B . C . D . 8. (2分)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 A . 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B . 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C . 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D . 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9. (2分)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 A . 陈胜B . 吴广C . 黄巢D . 安禄山10. (2分)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演变顺序是( )A . B . C . D . 11. (2分)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 . 辽B . 北宋C . 南宋D . 金12. (2分)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 A . 辽朝B . 北宋C . 西夏D . 南宋13. (2分)有关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哪幅是错误的?( ) A . B . C . D . 14. (2分)与北宋并立的西夏少数民族政权是哪族建立的( ) A . 契丹族B . 女真族C . 回纥D . 党项族15. (2分)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6题;共114分)1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军政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材料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材料三: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材料四: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1)材料一写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请加以概括。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有何历史影响? (3)材料三反映“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4)材料二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什么样的政治状况?你对此作何评价 ? 17.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材料二:“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材料三:“四大皆空修道义,六根清静解禅缘。万里崎岖不辞苦,求取真经为人间。”(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3)材料二说的是谁?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4)材料三和唐朝的哪位历史人物有关?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著作。 18. (25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像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1)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一反映了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哪件大事?这件事有何历史作用?(2)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和平交往反映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3)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 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4)两宋时期,还有哪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两宋政权并存的?(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朝和宋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9. (20分)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诗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为此,他沿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此外,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材料三: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四: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唐太宗推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促使唐朝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3)材料三中的“做人莫做军”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4)材料四中的“某政治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哪一朝代开始实行?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20.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蔡襄端明集(1)材料一中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位皇帝身上?“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何在?他这样做是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的科举制度与隋唐相比有何新变化? (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1. (14分)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民族交往既有冲突又有友好往来,民族问题、民族发展始终伴随着每个朝代的更替。整体呈现着民族融合、民族团结、民族又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填写出下列关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表格。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民族建立者都城辽10世纪初_耶律阿保机上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_兴庆金12世纪前期_会宁(2)有这样一个议和内容“辽军撤军,宋朝给辽岁币”,这一和约被历史上称为什么? (3)在岳飞著名的词作满江红 怒发冲冠中有一句“靖康耻,犹未雪”。岳飞带领岳家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其中最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岳飞最后以什么罪名被杀害了?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材料分析题 (共6题;共114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8-1、18-2、18-3、18-4、18-5、19-1、19-2、19-3、19-4、20-1、20-2、20-3、21-1、21-2、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