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一高考证历程.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7735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师一高考证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师一高考证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师一高考证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PA 注册会计师CPV 注册资产评估师CTA 注册税务师高级 高级会计师一、考试成绩汇总2000年考研:全日制企业管理学公费名额,其中统考科目英语79、政治65、数学四70、总分365(当时均为百分制,总分500分);同时还有一个工科的全日制本科学士学位和一个经济学的成人本科学士学位CPA:2002年经济法 71;2003年会计68、 审计60(相信当年考过的同学都很清楚这个会计68、审计60的含金量)、税法67 ;2004年财务管理 74 取得CPA证书CTA:2010年100分过CTA税收相关法律(140满分);72分过税务代理实务取得CTA证书CPV:2011年75分过经济法、78分过会计、84分通过资产评估,同时第一次参加企业类领军考试,未通过也未告知具体分数;2012年76分过机电、78分过建筑取得CPV证书,第二次参加企业类领军考试,和CPV同一天出的结果,未通过也未告知具体分数中级:2003年以平均每科80分左右的成绩通过会计中级(当时是考4科)高级:2008年以77.5分过高级会计师考试,2009年初考评合格获得高会证书英语:2009年61分过 CPA 英语水平测试,75分过职称英语A(都是没复习,直接去考的);六级2次的成绩分别是是61分和65分二、上学及考试历程回顾 我是1992年上的大学,实际上中学我的成绩是不错的,在班上也是中上等,但是高考由于政治和语文的原因,考的很糟,最后只是被一个2本工科的专业录 取,心里觉得很窝囊。由于当时没什么职业规划的概念,也不懂学校、专业牌子这些的重要性,再加上当时上大学的人也不是太多,因此没有选择复读,其实现在想 想如果当时真的复读,恐怕也不会毕业后一直参加各种考试了。96年本科毕业时参加公务员考试,顺利进入一个区级政府作公务员,当时公务员收入不高,也没现 在那么火热。做了1年后发觉自己还年轻,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于是开始学习,起初是学外语,每天上下班听国际台广播,坚持了1年觉得成效很大,至少水平比 大学时好了很多,其间过了英语6级(社会报考),尽管61险过,但还是pass了。这时觉得还是再学一个专业比较好,因此98年走成人高考途径在人大成教 本科开始学会计,先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科目入手,觉得有兴趣,自己也愿意学。当时人大成教上课学习是走学分,我有意识的选择了考研究生相关的科目,如 哲学、政治经济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以及会计专业课等,为了有朝一日为考研究生做准备。99年春节后,待学习有了一定的底子时开始考虑考研的问题。当时工 作不是很忙,基本等于大半全日制复习,我本科是学工科的,因此数学还可以,应付数学4还是有把握的,再加上上下班一直在听外语和在人大学习专业课+政治的 相关课程。开始信心很足,本想考名校,可后来逐步关注了这个学科才知道,会计每年都是报考10大热门专业之一,考名校非常的难,专业课更是难以把握,出于 现实情况还是报名了北京的一所二流财经院校,以确保能过线考上。准备考研复习阶段是痛苦的,整整1年的时间,几乎做遍了所有市面上的好的统考科目的参考 书,当然考的也不错,总成绩第3,公费名额。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量力而行,尽自己所能就好,没有一味的去追逐名校,否则结果和今后 个人的发展之路就很难讲了。2002年年初,人大成人本科毕业,拿了一个会计学的本科和学士学位。其间上研究生阶段在 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又考了一次6级,还是过,这才确信自己外语真的有所提高。研究生3年还是比较轻松的,研2开始准备CPA,为了证明自己不差,2002年 第一次报了4科,当时信心满满,现在想来还是低估了考试的难度。当年考试完毕,只过了最简单的经济法,其他3科成绩均在53-58之间。当然没有复习到家 是一方面,但是第一次报名考试临场的答题技巧也存在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合理的分配答题时间,选择题的答题速度如何加快等等。当年税法其实复习的还不错,就 是因为临场时间控制的不好导致最后1.5道大题没有答完最后以58分饮恨。我想类似于运动员比赛一样,开始都是一个交学费的过程,待有了临场经验的积累后 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2002年CPA成绩出来后就开始复习下一年的考试,2003年一共报了4门中级和4门注会,同时也面临研究生毕业。由于非典,当年 的考试都被推迟了。当时研究生招生还不多,因此找工作也不是很难,毕业去了国内事务所,当时一家国有银行给了offer,但是工作是支行对公柜台,没去, 打听了一下,说就是在柜台盖章,觉得是浪费生命,没什么技术含量,只是稳定,我想这不符合我的职业规划,到目前我仍然不后悔当时的选择。其实要是别人肯定 觉得这个工作简直太好了,现在大家挤破头都不一定进的去,但这恐怕也就是个人的选择,是想个人能力的提高还是想稳定的工作。9月考了中级4门,考完就知道 过了,中级实际上基本没有复习,就是根据CPA的底子,只是补足了事业单位会计一章的内容。11月CPA考完,除了财务管理,别的科目当时就觉得差不多能 过,我想要是没有2002年的失败,自己也不会有2003年的成功发挥,或者说是答题技巧、时间运用方面的提高。要知道,2003年的通过率是仅次于 2001年的第二个最低年份,特别是审计科目,直到现在也仍然是历史通过率最低的一年。2个多月后,成绩出来,果然是4过3。当时在国内事务所因为CPA 差一门没过只能做助理,进去后才知道原来事务所收入那么低(第一个月试用期800元,后面1300元+项目提成),国内所之间都是杀价竞争,CPA资格对 于事务所既不缺也不值钱,很多CPA都是评的,退休人员,尤其是9697年审计署评审的转为CPA的那批,而且很多人以前都不是做财务出身的,同时也慢 慢认识了这个行业的一些无奈以及竞相杀价的成因。2004年考CPA财务管理(第三年参加)74分通过,也为我的CPA考试画上了句号。至今我还记得当时 在考完回家的路上自己心里许下的今后会征服其他财税考试的愿望,我想最近这几年也就是这颗当年没有熄灭的火种给了自己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 在国内所做了两年多后2005 年有一个机会去了四大所,收入自然是上来了,但是强度也上来了。说实话,我喜欢做这行,不断有新的政策、准则、问题出现,我是一个有求知欲的人,喜欢新的 问题,喜欢研究、把握政策。由于四大强度大且审计标准更严格规范,自己也需要时间适应,再加上CPA考完觉得很累,因此3年多的时间里放弃了任何考试,只 是心里偶尔想起还有目标等待着要去实现。2008年实行了新准则,正好当时自己的中级也满了5年,出于学习+拿证的需要,报名了当年的高级会计师考试,准 备了3个月,77.5分顺利Pass。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些国家级财务考试,只要你题目能答完,就应该可以过,但是能答完的前提也是需要在你复习的很充分的 情况下才可以。例如高会考试,虽然开卷,但是你要是不准备充分一些肯定也不过,我觉得开卷不开卷对你最后成绩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2009春节后答 辩,当时真的认真准备了3天,参考了网上其他人以前年度写的答辩经验,也是顺利通过了。记得拿证的那天自己还真的蛮高兴,也确实有一些成就感。2009年 我还参加了职称英语A和CPA英语水平测试,当然也都是顺利过关。由于有了高级职称,CTA可以免考3门,2009年 年底我报名了CTA。我的税法是学的很好的,因此税务代理实务我到不担心,反倒是法律,我之前低估了它,学得时候觉得真的很难,我认为难度要大于CPA的 经济法,因为有一半的内容是行政法和刑法上的。由于这2门需要在1年同时过才可以,因此哪一科都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均衡用力方可。由于还要上班,因此准备 的很累,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晚上8点-10点也在看,也没什么休息日,整整半年的时间。实际上我准备税务代理的时候也同时看税法1和2,因为关联 性很大,以确保pass。其间,我还离开了作了4年半的四大,去了一家企业做财务部的部门经理。当时既要熟悉新的环境,同时也要应考,真的是感觉几个压力 一起来,不过最后还是顶过去了。8月中旬出的成绩,2门都过了,100和72分,又可以拿一个证了,同时也又一次有了成绩感和兴奋感。对于考试,我是从来 不打无把握的仗,安心准备,提前规划、充分复习,不突击,也不临阵磨枪。等CTA出了成绩,就开始考虑下一步-评 估考试了,当时的想法是最后一个了,慢慢来,试验一下自己能不能拿下来,不要太勉强自己,当然也为圆自己一个大满贯的梦。虽然自己可以免试会计,但我没有 选择免,还是考了5门,一方面上班的压力使自己没把握2年考过4门(里面还有2门理工课程),另外一方面当时还报了企业类全国领军考试,想用这个减少领军 的复习时间,以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以至于当时在评估协会报名时负责报名的人问我是否真的确认不免考。3门CPV文科的我是提前一年复习,早上5:30以 前准时起床,晚上一般9点睡觉,利用早上最好的时间学习。晚上回家后先学习,把晚饭时间定在7:30分,留出一小时看书,周末也是全日制“宅男”式的学 习。考试的时候会计网校的所有课件+2年内的所有习题+其它网站中能找到的所有习题+教材配套习题册中的所有习题都看了或者做了N遍。当然考试前还是很紧 张,但考完就知道肯定是高分通过了。考完3门文科的成绩后休息了3天,立即开始准备机电+建筑。我知道这2科才是 CPV真正的拦路虎。历时1年时间,没有偷懒、也从没有想到过放弃,也是和第一年复习的状况一样,各类题目和课件做了或听了N遍,这几天刚查到的成绩机电 76分,建筑78分,顺利通过就等拿证了,同时也完成了所谓会计界的“三师一高”。三、各种考试的评价 对于考试的评价:肯定是CPA最难,内容多,题目综合,非常规的题目较多。2009年改革后的情况不太了解,我说的是20022004年自己备考时的 感受。注册税务师这几年难度也在上升,我甚至觉得税务师的法律科目难度大于CPA的经济法,税务代理的难度也不低于CPA的税法,但总体比较还是低于 CPA的难度,整体难度大约是CPA60%-65%的水平。CPV的难度就书的内容来说很杂,跨了好几个专业的内容,但考试考得不算很深、很难只是知识 点的覆盖面很广,必须要全本书式的复习,不能有侥幸心理。我自己总结是觉得CPA你学的再好考试结束时你自己还是没把握到底能不能过,但是CPV和CTA 你只要认真学了,考试结束时你应该知道自己是一定能过。而就单科的难度来说CTA则是介于其他两者之间,不过有时个别年份题目出得变态甚至单科难度会高于 CPA。归纳上述就是任何的一个注册类的执业资格考试要想通过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即使真有掉下馅饼的事,我想也不会落在我这 个没有关系、也没有背景的人头上,惟有做好自己能做的方是真。对于辅导书的选择:当年考CPA时候的课程基本都是以面 授的形式出现,网络授课的形式还未流行。当时市面上各种辅导书、历年试题、模拟题和其他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题目都做了几遍,指定教材考前也能达到一个多小 时内就能过一遍书的水平。就税务师考试来说市面上的很多参考书比较适合于基础阶段复习,常规题目多,中华会计网校编得那一套比较适合最后上难度考试冲刺阶 段使用,当然也可以相辅相成的使用。课件报了会计网校的法律+税代,也是自己第一次报网校课程,觉得还不错,李素贞和戚卫华的课程比较欣赏,老师讲的很 细,题目出的难度也不错,对于上班比较忙时间不是很充裕的人来说可以提高效率。评估师的参考书市面上很少,我是中华会 计网校近23年的语音课件中2门工科的至少听了5遍以上,3门文科的也听了2-3遍。网校习题班和基础班近2年的题目都作了好几遍,帮助很大。历年 试题都做了,特别说明连2000-2006年对外公布的题目我都看了,觉得还是有帮助的,比如今年的建筑最后一个题目其实在2005-2006年前后就考 过一个类似的题目。与教材配套的那本大书我也做了几遍,也是有帮助的,因为教材里面有一些犄角旮旯的考点是网校题目没有体现的。 高会备考时市面上的辅导资料也基本都看了,上国会的最后几套模拟题出得水平很高,难度也大,含金量不低于网校的最后几套模拟题,适合于拔高使用。辅导书 当时市面上大概有3种,我也都看了,内容都是常规内容,适合于开始阶段准备,难度有一些小(仅限于2008年的经验)。对于中级职称考试,如果你连带复习CPA,中级则不复习也能过(记得仅多一章事业单位会计需要看),对于高级,虽然是开卷考试,但你不复习肯定也是不过。这是我对职称考试的体会。 考研究生当年我也是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统考课程的题目都做了,我不是属于聪明的那一类人,只能是靠时间的堆积以及题海战术解决问题。我觉得考研英语作文 部分需要听讲座或课件,政治科目也需要听讲座或课件,其他部分或者科目就是搞题海+历年试题研读即可。当然对于考名牌高校的人来说恐怕专业课才是更大的拦 路虎。CPA英语水平测试的难度大致等于6级,不过有40%的内容属于专业文章,需要对专业词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方 可,证书制作得也很漂亮,不过参加此考试的人少,社会知名度也不高,虽然说可以入CPA协会的什么人才库,但至今也没有人找我,这个考试个人觉得目前已基 本沦为鸡肋。对于领军人才考试,自己参加了两届,但都没考上,有自己需要总结的原因,可能还是个人的火候不到,自己还 有很多欠缺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不过这个考试没有大纲、没有历年试题,最后考完也不公布分数,因此个人觉得更多的评判标准还是看所在单位规模+自身实力+ 一些运气才可以入选。我想对于那些备考会计各类考试的同学,不要总考虑怎么降分,而是考虑是不是自己先提前做准备,考 试难度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我们提前准备,该准备的都准备了,难度再大还是能过,要把希望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更保险。2009年CPA考 试的大放水再一次证明了即使是考试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当年老制度下所有最后1年50多分的最后都给查分过了就说明这点,公平也是相对的,其实 2009年CPA50多分都给通过对于我们这些认真准备的考生而言也是一种不公平,所以我想还是把握住自己,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努力+勤奋得比较好。 对于各种外语考试:可以从练习听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同时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外语提高属于水到渠成,没有捷径可言。同时外语水平的高低也是让你实现高薪、 个人薪酬突破,实现目标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时重要性甚至大于某一个资格证书。我这几年面试过一些心仪的企业,有的就是因为外语卡了壳,因此这也是我下一步 提高的主攻点和方向。就网校老师来说评估我喜欢听陈楠、苏苏、达江、黄胜的、建筑师卢汝丽讲授部分+邓李杰课件文字 版;税务师是戚卫华、李素贞的课程。这些老师水平确实很好,思路很清晰。我觉得就是不考试,只是知识的更新听一听也会受益匪浅。因为考领军,自己还专门听 了网校高级会计师的课程辅导,觉得也不错,有收获。其他考试自己没有报网校无发言权。此外,高志谦的会计我也听了不少网校免费课件+2010评估会计课 件,高老师属于学院派的,知识水平很高的老师,我也欣赏。四、证书与工作的联系关于证书和 学历的作用: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特别是当你在申请一些高端职位上,其实证书不仅是一张纸,而是说明你很好掌握了财务类的相关知识。总有一些人抱怨证 书或学历无用,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你从事非财务相关工作或者你刚毕业,那么这些证书一开始肯定收效甚微,只是一个敲门砖,但是当你的财税领域的工作经验有 了一定程度的积累的时候那么这些证书才真正的能发挥其作用。我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去事务所那时候CPA已经过了4科,中级也过了,国内所第一年每月收入才 1000多,我也挺过来了。因此还是那句话开始时需要耐得住寂寞。对于这个行业是否有必要考很多证书的问题我是这样看 待,考证书是强迫你补充行业内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一举两得。但是这些证书必须是你本专业的相关证书,或者说和你所在单位的业务性质相关,对你今后的职 业发展能用得上才好。比如你去投行或证券,会计人可以再考司法;如果你在一个建筑类单位,你可以考造价;如果你在评估类的中介,你可以考房估、土估等,你 在外资企业的话可以再考一些国外的资格,总之就是必须选择那些对你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不要为考试而考试。五、职业规划的一些体会 对于工作,我个人认为四大等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在公司管理、内控治理、工作流程的规范上确实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但是四大人普遍年轻,就下场人员的专业性来 说有的可能确实不如内资所的水平。就人情味,外资企业普遍为制度化管理,人情淡如纸,基本上无论是谁都是一个标准,内资企业则过于讲人情,人往往可以超越 制度。就这一点你很难说孰优孰劣。这可能也是中国与海外政治以及社会制度差异的缩影。此外,小的内资所人员年龄普遍偏大,考评人员比重过大,知识更新慢也 是目前存在的客观事实。当然目前很多国内大所实力不断提高,有开始冲击四大的市场份额的趋势。就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个人认为总体还是去一些管理严格、规 范的企业对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帮助更大一些。就事务所到企业,我个人认为事务所是走技术路线,除非到了合伙人层级,否 则一直就是技术路线。企业到了部门主管的话则是一半技术,一半管理,如何和业务部门沟通,你的老板对财务部门的态度,你下面人员是否服你,你如何有效的和 上级部门、国地税、银行、甚至外管局和海关这些政府衙门协调、配合这些都是事务所无法学到的。不过具体去什么单位必须要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综合分析,没 有孰优孰劣的问题,适合自己就好,类似穿鞋子,适合自己就好,也只有自己知道是否适合。对于职业规划,从开始毕业时对 于体制内身份的向往到现在更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用了10余年才体会出这些。中间也曾有反复,有波折。这么多年也面试了很多大型国企、知名外资等等,有些机 会当时没有珍惜,现在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悔,有时候确实是机遇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像考试,只要自己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就我个人我还是喜欢更open更 有朝气有时代感的企业文化,对于有些体制内的企业反倒敬而远之。就我目前的理解,还是觉得能力的提升是通行天下的门票,很多所谓体制内公司的管理水平反倒 会让人不适应。不过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就好,不要过于苛求。此外,我觉得自己也是比较幸运的,比如2005年开始 全国范围内高会考试对体制外人员开放,大体是以考试成绩决定,不再局限于一个小的范围内评审。此外,财务类很多执业资格的考试也是全民可以报名,考试通 过,尽管还有漏题或者查分就过等很多不足,但是总比开始设立这些资格时对于体制内人员不考试就给发证这个现象要好的多。我想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就广大会计人而言,我想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路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分析。比如,有的人擅长钻研技术,那就走技术路线;有的人擅长沟通协调那 就走管理路线;有的人对新事物充满求知欲而且还年轻的话,那就走投资、证券这条路,在对自己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取长补短就好。就我个人而言,其实就目前收 入比起很多研究生同班的男生而言来说已经大幅落后了,也就是一个同等职位的社会中等水平,但我想只要是自己认定的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住一步一步 的一直走下去就好,不放弃。我想在职场的竞争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不到最后,谁都不能说自己是胜利者。六、个人的今后的展望 对于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我每天(即使外出开会、休假旅游期间)都会看中华会计网校很多论坛(偏于考试的论坛),财政部、税务局以及很多国内财经类的专业 网站也都会留意,一方面为了了解行业信息,另外对于其他网友提出的一些实务性的问题,看看自己如何回答、别人如何回答,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最后我还要特别感谢我夫人,作为一名80后同时也是211学校经济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她,这几年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每天早上忍受着5点多铃声的叫早,没有怨言,让我在工作之余把自己所有精力投入考试之中,确实是很难为她的。目前,我依然保持了每天花一点时间看、听外语的习惯,时间虽不多,但是一直在保持,至少让自己不至于退步。确实是有时候人需要看机遇,这个自己难以把握,但是当机遇来临的时候,自己抓不住则是努力不够使然。 对于我的下一步,领军人才可能很难再参加了、不过未来可能推出的正高或者是财政部马上要推出的DMPAcc(应用型会计博士)还是可能的,国外的资格或 者司法也想过,但目前还没有付诸实施,我想这需要和我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相联系后再决定,财务这个行业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唯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力才 是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