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771943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锡生态文明助推经济发展来源:中国环境报第7版(2011年8月10日)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批准了两批18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另有5个省正在启动。作为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全国超过100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县(市、区)的建设,并有38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生态县(市、区)。这些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赢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为鼓励不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本版特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刊发一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地区的经验。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无锡市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本期刊发相关报道,以期对读者有所借鉴。随着近日金城湾公园的正式开放,太湖内湖蠡湖长达10年的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画上了圆满句号。夏日的清晨,站在渔父岛西堤拱桥之上,桥下湖水清澈,湖水之下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如苦草、微齿莲子菜、鱼腥藻等,正是因为这些沉水植物牢牢固定住了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度显著提高。目前,蠡湖的水质已由10年前的劣类上升至类。蠡湖水质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怎样的动力才能让一个在水上吃过亏的城市,利用10年时间治理好一个湖泊?又是怎样的动力让它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的地级市?江苏省无锡市委书记毛小平一语中的:“蠡湖治理的成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现,无锡要走一条发展之路,就是要探索生态文明。”正是有了像蠡湖成功治理这样践行生态文明的一个个闪光点,才使无锡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加速冲刺。发展理念与具体行动同步毛小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了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我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包括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环境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的庞大系统工程。但是它不是唯生态的,不同于原生态文明,它是建立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经济十分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富裕基础上的。”无锡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不仅体现在发展理念上,更落实在具体行动上。2010年初,无锡市编制的无锡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环境保护部主持的专家认证,这一规划明确了要构建生态产业、倡导绿色行为、打造环境支撑、构造人居环境、完善生态制度和培育生态文明意识六大体系,总投资约72.11亿元,将实施六大类的56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2010年9月,根据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的决定的决策部署,无锡市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出台,无锡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无锡市从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4个方面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通过这4个体系的构建,确保到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单位GDP能耗在2009年基础上下降12;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9年基础上分别累计削减20和15,氨氮和总磷累计分别削减3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20以上,氮氧化合物累计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下降到7吨/万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92以上。最近,无锡市生态文明行动计划正式全面启动实施,这一行动计划与过去行动计划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无锡市从城市未来发展着眼,明确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包括绿色经济发展工程、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工程、低碳城市建设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源环境机制创新工程以及生态文化推广工程,确立了中瑞低碳生态城建设、太湖(蠡湖)新城“清水流域”、循环经济、光伏太阳能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中水回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绿色乡村”建设等十大示范项目。大力发展“轻”、“绿”产业镜头一:无锡市粮食科技物流中心正式竣工,这一物流中心集仓储、批发、加工、信息、运输、配供、价格、交易“八位一体”,是江苏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也是全省惟一具备公铁水联运能力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镜头二:兴达集团作为新材料企业中的一员,正是由于在金融危机面临亏损时发现绿色环保型和低碳节能型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前景广阔,于是聘请技术专家,适时研发出了阻燃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环保材料,走上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目前,兴达集团实现年销售额130亿元,比金融危机前增长了42。如今的兴达集团,已在国内节能外墙材料行业中排名第一。这两个镜头体现了无锡市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思路:以环境保护倒逼经济转型发展,以实现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发展的根本转变。在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对资源禀赋要求低、附加值高的“轻”、“绿”产业。据了解,无锡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加强自主创新,完善配套政策,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7,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8。全市集聚海归高层次人才6000多名,大规模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软件服务外包等产业跃居国内前列,成为全国科技创新先进人才先进城市、惟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行列。同时,坚持铁腕治污,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兴产业腾出环境容量。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关停“五小”及“三高两低”生产企业1996家,整改达标企业756家,关停并转迁沿湖企业244家,主城区107家重点企业完成整体搬迁或关停整合,否决或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设项目1100多个,淘汰水泥产能50万吨、印染2000万米、皮革5万标张、化纤12.5万吨。“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在2005年基础上累计削减32.9和32.1,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绿色创建提高公众意识镜头一:在垃圾分类试点的无锡市新区新安街道,几位晨练的居民发现有位保洁员图省事,将已分拣好的垃圾进行了“混装”,于是立即上前阻止,集体“声讨”破坏他们劳动成果的行为,直到保洁员把所有垃圾重新分装才罢休。镜头二:在热闹非凡、商铺林立的无锡湖滨商业街里,餐饮店老板提醒员工:“泔水别乱倒,从机器里走一走再出去。”一墙之隔的居民小区里,陈阿姨将洗衣机的排水管放入专门设立在阳台上的污水管里,启动洗衣机洗着全家的衣服。今年5月,无锡市太湖办开展了“情系太湖美,我为太湖治理献一策”活动,收到了热心市民506条“护太”建议。比如,垃圾要分类,不能混装;泔水要从油水分离器里“走一走”;洗衣机里的水要走专门的污水管而不是直接排入雨水管等。为保护太湖献计献策成为了无锡市民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体现。虽然水危机是无锡永远的伤痛记忆,但是促成了全市上下生态意识的空前“觉醒”,不失时机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无锡市委、市政府鲜明地提出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市”的指导原则,推动全市上下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生态自觉”的思想理念和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并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行动。据了解,通过持续开展以“生态文明我行动”为主题的群众性创建活动,目前建有绿色社区344个、绿色学校360所、绿色宾馆41个、环境教育基地23个。欢乐义工环保协会几乎每周都会开展清洁卫生、发放垃圾袋、低碳出行等活动。在闹市区,他们边开展环保活动,边向来往市民传递着一个理念:环保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开展绿色社区创建的过程中,无锡市还鼓励动员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创建活动,他们在深入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帮助社居委策划制定“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策划组建领导小组、联席会队伍以及环保志愿者队伍等,组织并带头参与宣传教育活动。同时,社居委在民间组织的热心参与下,把社区整治环境、宣传倡议、建章立制、规范行为、评比表彰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社区居民通过创建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社区环境得到完善,社区面貌有所改善,居民环境意识也得以提高。汇典型案例探先行经验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海南立足环境优势挖掘发展优势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1年08月17日茫茫大海,碧波荡漾;南国宝岛,绿色苍茫。”海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曾被誉为大特区的绿色宝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旖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中外游客津津乐道。高瞻远瞩率先谋划创建生态省1998年,海南省开始谋划生态省建设方略;1999年,先后通过省人大代表议案和地方立法形式,在全国率先拉开了生态省建设的序幕,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省份。经过12年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海南省生态示范省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走出了一条双赢之路。建设生态省,是海南经济特区的正确抉择,也是全省的一项长期战略。曾有多位国家领导人对海南生态示范省建设给予肯定并做出重要指示。2001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海南考察时指出,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极其宝贵的,要积极探索依靠生态环境建设增创新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扎扎实实地实现建设生态省的目标;2007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海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海南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海南经济发展的首位,使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相协调;今年4月15日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努力实现海南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会议上多次指出,海南资源的独特性、惟一性是不可替代的,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要利用国家“十二五”规划下达给海南节能减排目标的倒逼机制,实施节能改造,优化产业和项目结构,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走出一条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子。对此,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兼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陈健春表示,海南生态省建设12年来,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同时,经济也得到了稳步增长。这得益于海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以环境和资源的突出自然优势吸引外来先进生产力,确保绿水青山,促进海南科学发展。“三不”原则力保碧水蓝天海南在生态省建设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发展生态产业,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严把环境准入关,初步形成“西部工业区、中东南部热带高效农业区、东南部旅游度假区”的产业布局。“建设国际旅游岛对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将认真按照环保规划的发展方向,加快制定适合自身要求的规划方案,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生态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前行。让海南一流的环境资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撑”,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廖正伟满怀信心地说。全新的理念,使海南对新兴产业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海南省充分利用港口、矿产油气资源、环境容量等优势,在西部洋浦、东方、昌江、金牌、老城等5个省级工业园区发展新兴工业和生态工业,引导发展循环经济。海南省积极实施生态文明系列创建工程,建设城乡生态人居环境,经济建设与开发保护找到了结合点。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民种植热带果木;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鼓励农民发展养猪业,通过沼气池建设形成农村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农民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建成文明生态村11597个,占全省自然村的49.5。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文明乡镇和小康环保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两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10个、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90个、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特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实现双赢海南省政府及主管部门在决策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据悉,“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否决或暂缓审批18个与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及环境功能区划不相符的项目。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王业侨认为,海南省坚持实施“大企业进驻、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对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不予供应土地。从而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海南省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恢复和改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累计投入270多亿元支持生态省建设。在加强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治理、采空矿区生态恢复、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年底,海南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0.2。记者在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污控处获悉,“十一五”时期,海南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5年间,全省新增28家污水处理厂,海南省成为全国第10个实现县县通污水处理厂的省份。海南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指标实现“十一五”以来双降,为确保最终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南积极探索并有效实施生态补偿工程,加大重要生态区保护力度。通过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调动群众护林积极性,使中部生态重要区域得到有效保护。据了解,从2006年起,海南便根据每年财政能力递增增加生态转移支付的要求,每年安排财政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生态转移支付。20062010年转移支付总投入已超过两亿元。目前,海南省已启动了关于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程序。“绿色资源”优势厚积薄发“蓝色海水、绿色雨林、白色沙滩,海南岛迷人风景的掩映下,更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这是海南发展的自然优势和巨大潜力”,资深专家、研究员杨冠雄说。据了解,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复杂繁多的成矿条件,尤其是孕育了西部岛屿丰富多彩的矿产资源。随着海南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不断增加,矿业发展迅猛,“绿色矿业”理念深入人心,矿产开发也成功地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据悉,海南西部矿业发展迅速,但生态环境并没有因此被破坏。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海南建立采矿后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新建矿山“三废”实现达标排放甚至接近零排放,走出了矿产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绿色矿业”之路。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吴开成表示,在当前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海南省的资源优势集约发展新型工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和鼓励特定矿产资源深加工,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之路,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才能解决关系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民生最根本的环境生态保护问题,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据悉,目前海南岛矿业发展开始迈出大步:初步建成东方天然气化肥化工、洋浦油气炼化油品化工电力、老城凝析油精细化工与石英浮法玻璃、昌江铁钴铜炼制与水泥建材等四大绿色矿业集群。如今,海南省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在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及特种玻璃、光纤光缆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文化助推国际旅游岛建设美丽的海南,就像一朵生态奇葩,绽放在祖国的南疆。海南省凭借其生态资源和政策优势,成为远近闻名的国际旅游岛。“自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生态省建设依托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营造生态省建设氛围,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南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副厅长毛东利如是说。原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廖逊研究员认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是系统工程,有赖于一个良性的内部环境。海南10多年来的“生态省”建设,为将其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记者了解到,12年来,海南相继颁发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万泉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定等50多项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法规及规章。去年6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炉,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个人和民间社团组织纷纷主动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省上下已取得共识。在海南,生态教育已成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开设生态环保课程、组织生态体验与生态公益活动,努力培养具有生态环保意识的一代新人。与此相应,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文明生态企业、文明生态家庭等创建活动,已成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新风尚。据了解,目前海南已创建国家级及省级绿色社区22个、绿色学校53个,积极推动社会公众与青年学生成为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力量。海南省还定期举办生态省建设暨生态文化论坛,这已成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文化品牌,也是国内绿色对话与生态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生态省建设理念不断推广,浙江、吉林、福建、山东等14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海南的“生态文化”品牌逐步在全国发挥了辐射与带动作用。如今,独具海南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已成为展示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成就的最好窗口,成为海南乃至全国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为探索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做出了突出贡献。“十二五”期间,海南将继续全力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全国一流的和谐人居环境,并继续以生态文明系列创建为载体,开展生态市(县)、生态乡镇、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社区及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省,立足省情、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正稳步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多赢”之路。如今,国际旅游岛与生态省建设双管齐下、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展示在世人眼前的将是一个绿色之岛、开放之岛、繁荣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生态良好地区:怎么打造金饭碗?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不仅是生态良好地区的最大优势,也是其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生态良好地区应该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看来,既要保持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开拓进取,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生态省,海南省生态资源丰富但又相对脆弱,虽然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没有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但如果不加以重视,不牢牢树立“生态优先”和“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很可能会重复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喜的是,面对日益加重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海南省切实巩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宝贵优势,坚持“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保住了青山绿水,才能保住未来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环境保护得好却不等于生态文明建设得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条件,可以说,生态环境保护对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建设生态文明之路才能顺畅。因此,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继续保持住自己的生态优势,尤为重要。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优化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事实上,GDP所能见证的,只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要从全局角度来看待生态文明的建设,则离不开对民众生活幸福指数的关注。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的成就也要靠民众生活的幸福指数来验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要回到人民群众身上,为他们所共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海南是全国少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各项指标较均衡的省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4个评价指标(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中,海南都高于全国平均值,没有“短板”,属于“有强项,无弱项”的省份。近年来,海南省通过开展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等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生态良好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要事先找准路子,找准自身定位,利用自身的地理与环境优势,尤其是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赢得发展的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等产业,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以实现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和谐。总之,通过保住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或许是生态良好地区的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汇典型案例探先行经验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陕西吴起)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1年08月24日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巩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促进农民致富,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陕西省吴起县从率先实施封山禁牧,发展到利用新兴的能源工业反哺农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直至今天的生态立县,探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良性发展之路。吴起县的经验具有说服力和普遍的借鉴意义,值得推广。陕西省吴起县近年来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在黄土高原的腹地上,有这样一块热土,它曾经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是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和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后来它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成为全国各地竞相学习的绿色典范;今天,它高举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在通往生态文明的大道上阔步前行。它就是陕西省吴起县,这个以生态为苦、以生态为荣、以生态为兴的英雄土地,用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坚韧的品格写就了一部绿色传奇。生态文明从退耕还林开始1998年以前的吴起县,漫山遍野是广种薄收的坡耕地和散放的山羊,四季的颜色都是黄土地的黄色。“人口”缺粮到处垦荒,“灶口”缺柴到处乱伐树木,“牲口”缺草到处滥牧,这“三口”使吴起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放越荒、越荒越放”的怪圈。同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伟大号召,吴起县委、县政府大胆做出了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决策,首开全国封山禁牧的先河。实践证明,封山禁牧不但没有限制畜牧业发展,反而有力促进了畜牧业的更大发展,并让发展经济的过程同时成为生态修复的过程。实现了封山禁牧后,吴起县委、县政府将退耕还林列上日程表。1999年,全县一次性将占全县耕地84的坡度超过25度的155.5万亩坡耕地退耕到位。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沟、坡、梁、峁综合治理,在享受到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后,吴起人还在荒山上造起了林,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自2003年开始,吴起县以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积极调整林分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特色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造林面积243.19万亩,特别是近两年,累计栽植各类苗木近两亿株。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2007年的62.9,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235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62.7以上,基本实现了“泥土不下山,洪水不出沟”的治理目标。退耕还林后的吴起,不再是黄土高原上的“溃疡”,春天这里漫山遍野一片绿色;秋冬季节,漫山遍野都有植被护卫着黄土,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清翠欲滴的绿色清晰地勾勒出了吴起的地貌轮廓,与毗邻的省区地界形成了鲜明对比。生态经济助推绿色革命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油、天然气等地下丰富的资源相继在吴起县所在的陕北地区发现,陕北地区日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接续地。黄色的土地给陕北人带来了金色的收获。仅吴起县已探明地质石油储量就达2.75亿吨,发展潜力巨大。但饱受生态苦楚的吴起人,深知生态代价的昂贵,更加珍惜宝贵资源的利用。在石油强县富民支柱产业建设中,吴起从不把石油当做攫富的资源,而始终坚持把科学开发、永续利用摆在第一位,实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科技兴油、可持续开发政策。石油开发中,吴起县积极破解发展与保护的难题,妥善处理地下与地上的关系,坚持源头、过程、终端“三控制”,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积极采取污染物总量控制、污水回注、绿化边坡、硬化道路,建设清洁文明井场、实施原油管输、推行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强制性的环保举措,有效控制了石油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坚决保护了来之不易的青山绿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吴起人还坚持做大总量、做强财政、做富百姓,依靠科技进步和挖潜改造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石油产能始终保持在适度增长、合理利用的范围内,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诚如吴起县委、县政府负责人所说:“地下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面对今后吴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出路问题,我们只有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加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等后续产业的培育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为改变过去广种薄收的局面,吴起县深入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农田土壤改良,引导农民有效回收利用农用地膜,推广家肥、生物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秸秆还田、人畜粪便沼化还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时,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技术和“四位一体”(沼气池畜禽圈舍厕所日光温棚)的生态模式,深入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规范家禽养殖,着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已累计建成沼气池16380多座、联户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0处,推广节能节柴灶9868个。退耕还林10年间,吴起县植物种类有所增加,且形成了面积达200多万亩的优质沙棘林,这些可贵的生物资源为吴起县开发生物质能源奠定了基础。吴起县地处延安市西北部,毗邻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地域面积广大,日照、风速强,是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的首选地。现在百万亩生物质能源基地林已初具规模,总面积188万亩的全国最大成林沙棘基地已建成,促进了吴起县以沙棘为主的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利用,并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后续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多赢。农民不富,生态难保。吴起县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开发生态化的路子,既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又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总量保持增长的前提下,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石油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现代农业、三产服务业等后续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一个结构合理、增长强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而吴起县也从一个全国贫困县一跃成为西部百强县。生态立县优化人居环境正是看到了吴起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辉煌成就,2003年吴起县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八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之一。在试点的5年里,吴起县坚持生态立县,紧紧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和谐共进。5年里,吴起县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五网”(县城、小城镇、新农村3个适宜人居区,人饮安全、城乡供电、道路交通、现代通讯、有线电视5张基础设施网)和破解水路两大制约瓶颈,深入开展“五化八整治”活动,全面优化人居环境。在农村民居建设上,本着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的原则,采取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田园农庄型、中心村镇型、城郊别墅型4种模式新型居民建设,对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农民实施生态移民,完成了145个村的新型民居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吴起县把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水平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统筹到生态示范区创建当中。通过加大舆论宣传,吴起县将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活动的各环节,广泛开展生态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环保“四进”活动,提高了干部群众对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创建活动,将改善村容村貌与环境优美乡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园林单位等创建活动相结合,将绿色消费与节能减排、绿色宾馆、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相结合,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绿色的消费方式,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2008年,吴起县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通过考核验收。考核组一致认为,吴起县创建生态示范区的经验和做法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很好的推广作用和示范意义。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成功后,吴起县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乘势而上。县委、县政府适时做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决定,将创建国家生态县作为吴起对外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精心设计,全力打造,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目前,全县共建成4个国家生态乡镇、4个国家生态村、6个市级绿色村庄,长城、铁边城等8个乡镇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周关、小口则等12个村创建国家生态村已向国家、省、市申报,力争于年底前通过国家考核验收。吴起县从率先实施封山禁牧,发展到利用新兴的能源工业反哺农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直至今天的生态立县,追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良性发展之路。陕北吴起县用这样的科学实践路线图告诉人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