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下《姑苏行》优秀课件(23张)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976929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七下《姑苏行》优秀课件(23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音版七下《姑苏行》优秀课件(23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音版七下《姑苏行》优秀课件(23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爱的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会想到这里是哪儿呢?,笛子独奏,姑苏行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描绘迷人的江南风光。,姑苏行,作品简介,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驻地经典名曲,亦是每一个吹笛者的必修曲目,“姑苏”为苏州的旧称,故曲名为游览苏州之意,这首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江南的,代表性乐曲之一。乐曲如同,描绘江南美景的水墨丹青,,亦如一蛊雨前清茗,其清香沁人心脾。,1.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2.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赏 析,姑 苏 行,姑苏行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1924-),中国近现代作曲家,演奏家。 江先谓先生1924年出生于山东威海。1949年参加革命,并考入解放军前线歌舞团独奏演员。 江先谓先生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并因此而享誉笛坛。 江先谓曾在1959和1965年两次随中国艺术团先后到过奥地利、苏联、波兰、印尼等国演出。,作者简介,笛子的发展 笛子虽然短小简单,但它却有七千年的历史。大约在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候,笛子由骨制改为竹制。在公元前1世纪末汉武帝时,笛子称为“横吹“,它在当时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民间戏曲以及少数民族剧种的乐队里,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曲笛管身粗而长,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 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认识民族乐器,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然而,笛子的表现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旋律,它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仿各种鸟叫等。,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为“慢(A)快(B)慢(A1)”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 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要灵活并具有弹性。同时,要求气息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引子,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一个“晨”字。力度弱起渐强,旋律音域由低向高进行,如旭日渐渐东升,描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荣欣、一派祥和的迷人景象。,优雅的行板。这里的演奏要突出一个“行”字,而且是优雅、欣然的“行”,如同徜徉在如苏园林的美景中。因此速度应稳健而流畅。指法上,强调江南丝竹中颤、叠、赠、打手法的运用。,热情的小快板。其演奏要突出一个“舞”字,舞榭歌台上的“舞”、花园中万紫千红的“舞”、游人心中心神荡漾的“舞”,亦有音乐与演奏技法上的“舞”;手指灵巧、富有弹性,仿佛在笛上“舞”动。应突出一种优雅的“舞感”。,尾声,稍慢的行板。音乐中表现的是一个“归”字,如同夕阳西下,游人念念不舍地归去。演奏手法上仍采用“颤、叠、赠、打”的技法,但气息应柔和一些并逐渐减弱,直至曲终。,内容梳理,段主题,A,A,姑苏行赏析小结之一演奏技巧,A段,优雅的行板。这里的演奏要突出一个“行”字,而且是优雅、欣然的“行”,如同徜徉在如苏园林的美景中。 B段,热情小快板。其演奏要突出一个“舞”字,这里的“舞”有舞榭歌台上的“舞”、花园中万紫千红的“舞”、游人心中心神荡漾的“舞”。 A1段,稍慢的行板。音乐中表现的是一个“归”字,如同夕阳西下,游人念念不舍地归去。,这首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是南派曲笛的代表性乐曲之一。 乐曲如同一幅描绘江南美景的水墨丹青,亦如一蛊雨前清茗其清香沁人心脾。,姑苏行赏析小结之二作品特点,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姑苏行赏析小结之三艺术特色,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由引子、行板、小快板、尾声组成的四段体结构。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要灵活并具有弹性。同时,要求气息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美” 。,作品赏析总结,谢谢!,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