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6594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20届语文中考试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胆怯(qi) 追溯(s) 荒谬(mi) 鲜(xin)为人知B . 倔强(jing) 骸骨(h) 惬意(qi) 吹毛求疵(c)C . 差(chi)使 名讳(hu) 鞭挞(t) 相形见绌(ch)D . 阔绰(chu) 陨(yn)落 污秽(su) 玲珑剔(t)透2. (2分)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B . 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C . 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D .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宫殿建筑气势磅礴 , 布局严密、协调。B .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惟妙惟肖。C . 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D .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B .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C .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D . 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的。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5.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吴广素爱人 比至陈 使公及桓楚将桓楚亡在泽中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令辱之B . 皆下之C .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D . 独籍知之耳(3)翻译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4)从上述两个语段中,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6.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乞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选自郁离子捕鼠)(1)解释划线的字:其子患之_是非若所知也_(2)请用“/”线标出停顿处。赵 人 患 鼠 乞 猫 于 中 山 中 山 人 予 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无鸡,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4)本文告诉我一个什么道理? 三、 默写 (共1题;共20分)7. (20分)填空。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 _ ,_ 。 ”表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张养浩的潼关怀古以“ _, _。 ”深刻揭示了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 , 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正如孔子所说“_ , _ ”。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 ,_ , _ , _,_ , _,_,_,_,_ ,_,_。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扇子的学问邓云乡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都摇着一把扇子,但由于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修养的不同,所用的扇子亦各有别。用蒲葵叶稍事加工即成的芭蕉扇以及用竹篾、麦秆编制的普通扇子,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但就其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论,则不如羽扇、团扇和折叠扇。羽扇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晋人崔豹古今注一书所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代就已有用鸟头羽毛制成的扇子。唐以前宫闱中所用的扇子,皆由羽毛制成。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交战时,武侯就是手持白羽扇,指挥三军。羽扇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北京的老人或僧、道、尼等各教弟子,深知古人“避风如避箭”这一养生之道的奥秘,故而于盛夏皆喜用羽扇取凉。团扇为圆形短柄的扇子,古代宫中常用,又叫宫扇,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其作用主要是用以遮盖,手执一扇不但可以增添主人无限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还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正因为团扇带有装饰性,所以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以便在上面点染绘画,增加装饰美。故而梁朝的大文学家江淹有“纹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之句。昔日北京豪门中的太太、小姐以及梨园界的坤伶多喜用团扇。北京崇文门外花市的绢花作坊,每年夏季必集中人力、物力大批制作团扇,以供市场需求。其所制团扇,分素扇、字扇、画扇三种。字扇与画扇,是将成批的普通素扇“过行”给画匠或写字匠,雇佣他们在扇面上书写唐诗、宋词,彩绘花鸟虫鱼。至于素扇,上面虽无字画,却都是工精料细的上等品,扇柄以象牙或沉香木为之,柄端系有小巧玲珑的翡翠或玛瑙雕成的“扇坠儿”,价格昂贵,专门卖予有钱人。北京人喜用的折叠扇,又称聚骨扇或紧头扇,本是外国的贡品。苏东坡记载说:“高丽白松扇,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二指许。”由此可知折扇至少在北宋时已由朝鲜传入我国。明代张东海亦以为折扇贡于东夷,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据说传入宫中时为太监所见,觉得此物展开即用,收拢易藏,非常方便,于是纷纷仿制,后逐渐传入民间。折叠扇的扇骨、扇面有非常考究的。韵古斋所售之扇骨,有紫檀、象牙、乌木、棕竹、湘妃竹、毛竹、梅鹿竹、广漆、菠萝漆、嵌金银丝、嵌螺钿等精雅的上品,并时而出售从宫中溢出民间的雕有正龙、侧龙、百龙、百鹿、百鸟等极为罕见的老扇骨子,这些价值连城的宝物,皆为清宫造办处所制,所刻鱼龙鸟兽及蝇头细楷,刀法清晰,不失规矩笔意。荣宝斋出售的扇面,有重金、红金、洒金、块金、发笺、白面、黑面、珊瑚面等。这些质地精良的扇面,价值并不昂贵,但一经配上张大千、溥心畲、齐白石等者名书画家的水墨丹青,便成了稀世之珍。摘自语文素养读本初中卷第6册(有删改)(1)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三种扇子? (2)下面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羽扇是由羽毛制成的,它出风缓软,不入肌理,对人体有益。B . 团扇扇面大都选用丝绢绫罗一类的织品,便于点染装饰,为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C . 素扇上面无字无画,物美价廉,颇受大众欢迎。D . 韵古斋出售的扇骨,荣宝斋出售的扇面,大都是非常考究的。(3)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辨析第、段中划线词的作用。 (5)下面这段话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比较恰当?为什么?唐朝诗人王建调笑令中“团扇,团扇,美人频来遮面”以及杜牧七绝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诗句,把少女既文静又活泼的二重性格,描绘得活灵活现。9.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棵丝瓜爬上楼陈晓辉搬到小区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同一栋楼里住户的名字。这很正常,他们肯定也不知道我的名字和其他基本情况。但是我的母亲很不理解,怎么可以这样呢?在村里,谁家的孩子上几年级,谁家的姑娘和哪村的小子订了婚,谁家的老太太该过寿了她都一清二楚。同样,村里别的人也知道她几个孙子上次回来给她带的啥。可是在这儿,谁与谁也不说话,偶尔碰到了也都端着一副没表情的脸,母亲说:“城里人那么多,怎么住在这里感觉空空的呢?”我们住一楼,窗台下面有一块巴掌大的空地。闲不住的母亲在地里种了丝瓜。这怎么行?丝瓜要爬架的,爬上二楼遮了人家窗户怎么办?但是母亲还是不解:“丝瓜蔓子爬上去不好吗?咱村谁家的丝瓜南瓜爬过墙头,谁也不说啥,有菜大家吃嘛!”唉,怎么跟老太太说这个道理呢?不是人人都喜欢别人家的植物爬到自己家的。况且二楼的住户我也不认识,人家会不生气?丝瓜不管我的忐忑,见风就长。很快,就爬上了我的窗台。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还懂事地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花,摇曳给我灿烂的喜悦,尤其是有雨的下午,坐在窗前,想起很多事,随着丝瓜的藤蔓,铺衍成一片梦。但是不管梦能走多远,人总是活在红尘俗世的。我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只要丝瓜爬到窗户顶部,我就爬上去把它掐掉,迫使它只在我家的墙壁范围内生长。每次掐顶的时候,我都感到自己的残忍,高处的阳光那么强烈明亮,是每一棵植物的梦想啊。如果丝瓜有知,它会怪我还是会悲叹自己的命运呢?有几天工作很忙,加班到深夜才回家。那几株丝瓜,湮没在一件一件的杂事中,被我忽略了。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窜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现在再去掐藤蔓,是不是晚了?木已成舟,秧已成片,人家会不会杀下楼来,指责我家的丝瓜“侵占领空”?我想,还是硬着头皮,去做一次敦睦友邻的拜访吧,请他们宽恕主人的管教不严。但我还没去,楼上的住户先来拜访我了:“我是你们楼上的,请问方便说话吗?”我赶紧把客人让进来,倒上茶,惴惴不安:“对不起,那些丝瓜我马上就剪了”客人却笑嘻嘻地拿出几根脆嫩的小东西:“你们种的丝瓜,结了七八根呢,我们炒了几根,这是给你们留的。”见对方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我才放下心来。还没说话,母亲已经热情地唠叨了:“丝瓜熬汤也很好喝,以前我们农村媳妇坐月子,从河里抓几条鲫鱼,摘几根小丝瓜,喝了奶水足得很呢!”“是呀,丝瓜可是个好东西。嫩了能吃,老了能刷锅,我家闺女这几天还对着丝瓜画画!”眼见母亲与对方的会谈亲切友好,我才放下心来。从此我们与二楼的关系开始密切,不但见面打招呼,有时候还会约着去散步。这样的转变我始料未及,丝瓜却俨然以外交功臣自居,生长得越发骄傲起来。不仅二楼,又开始往三楼攀爬,我又开始新的惴惴不安。但是有一天,有个人在楼下跟我说,他是三楼的,请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让我们也沾染一点光哈。”现在,丝瓜已经爬到了四楼。我们这栋楼的住户,关系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不但见面热乎乎地说话,三楼的大姐姐给二楼的小弟弟辅导作业,四楼的奶奶和母亲一起相约去买菜。前几天,母亲神秘地告诉我:“二楼张阿姨的外甥女来摘了一朵丝瓜花,被四楼的小刘看见,托我做媒呢!”(1)文章情节动人,请在下面的表格上填写适当的内容,补以充情节和表明作者在母亲种下丝瓜后的内心情感变化。情节作者心理丝瓜开始生长_惴惴不安三楼的住户要我们不要把丝瓜掐掉轻松放心住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_(2)品味语言,按要求赏析下列的词句。再次注意到它们,哎呀,它们已经偷偷地窜到二楼,把人家的窗台都快爬满了!(结合语境,赏析划线词语)翠绿的叶子,柔婉的卷须,隔着竹帘看过去,就像一幅写意画。(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的句子)(3)说说文章标题“一棵丝瓜爬上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4)通过文中的故事,你一定在人际交往上有很多感触,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想。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请结合自己暑假生活的亲身经历,以“难忘的一件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溪居即事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作简要分析。 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2. (10分)名著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一艺术形象,给人们深刻的生活启示。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当“海盗”去中,汤姆在确定当海盗计划前,他还计划做什么?(2)联系洞中历险中的相关情节,说说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3. (5分)2015年4月18日,江阴城西小学的同学及其家长们,在江阴黄山湖公园举行了一场“天使行动”漫画作品慈善义卖活动,义卖所得款项将捐赠给常州金坛常胜小学一名患白血病的女孩。金坛市11岁的“小画家”王梓伊获悉后,也赶到江阴,将自己的画作义卖;两名在江阴的外国友人得知后,也来到现场参与义卖捐赠活动。请结合上面材料,以“善举无价”为观点,展开简要的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5-1、5-2、5-3、5-4、6-1、6-2、6-3、6-4、三、 默写 (共1题;共20分)7-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1、8-2、8-3、8-4、8-5、9-1、9-2、9-3、9-4、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1、11-2、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2-1、12-2、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