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初中学业质量检查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65207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初中学业质量检查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年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初中学业质量检查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年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初中学业质量检查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初中学业质量检查二化 学 试 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毕业学校 姓名 考生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各小题的选项(A、B、C、D)涂在答题卡上)1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2下列化学名词与“全球气候变暖”直接相关的是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赤潮3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以下疾病可能与缺锌有关的是A贫血 B智力低下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4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金刚石 C氧气 D氯化钠晶体5化学实验室中有四个药品橱分类存放了如下药品:有一瓶实验用剩的纯碱,你会把它放进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6下表是某指示剂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所显示的颜色:颜色红橙绿蓝紫pH范围1345678101114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可能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 由绿到蓝 B.由橙到绿 C. 由紫到橙 D.由红到紫7右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原子序数1-18的四种不同元素。其中原子序数最大的是AX BY CR D T8、掌握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健康地生活。下来做法正确的是 A.随意使用各种塑料包装食品 B.不吃含亚硝酸盐的熟食制品C.用甲醛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保质期 D.霉变的大米用水泡去表面的霉点后食用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O2表示两个氧原子 B、MgO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CNaCl表示氯化钠 D、2Fe3+ 表示两个铁离子10在加油站墙壁看到“严禁吸烟”的标语。某同学由此对吸烟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作出如下猜测,其中合理的是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提高汽油的着火点 D使汽油的温度达到着火点11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溶解度/g250t1 t2 温度/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C.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D.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g 12被霉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 B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 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1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我能在灭火中大显身手 B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我能帮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我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人中毒14我国拥有性能最优异的核潜艇。核潜艇上的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Na2O2)的薄板组成,使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M + O2 , 则M的化学式为ANa2O BNaOH CNa2CO3 DNaHCO315.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其微观示意图(见下图),所得信息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图示中的反应物没有单质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28分)16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请从 氢气 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氧气 熟石灰 食盐 活性炭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序号)填空。(1)腌制蔬菜、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是 (2)最清洁的燃料是 (3)可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 (4)用于急救病人的气体的是 (5)可作钾肥的是 (6)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172010年5月我国迎来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海市民为此进行了大量工作(1)被称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每年钢铁的锈蚀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易与空气中的 和 作用形成铁锈;请写出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场馆施工期间,气焊工人用乙炔(C2H2)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焊接金属,这是利用乙炔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请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写一句劝告游客爱护世博园的话语: 18小红同学在西汉淮南子万毕术一书中看到了湿法炼铜的文字记载:“曾青得铁则化铜”。为了能对古代湿法炼铜有更深入的认识,小红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的学习与交流。(1)请按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将铁和铜的元素符号填在下图的方框内。(2)若曾青为硫酸铜(CuSO4)。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曾青得铁则化铜”所包含的化学反应: (3)为模拟古代湿法炼铜的过程,同学们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请问:步骤中,加入过量细铁粉的目的是 ,该步骤所得的金属混合物成分是 (填物质名称);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2分)1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带序号仪器的名称: ; 。(2)用A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标号)。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c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填标号),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发现该装置中的反应十分剧烈,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标号)。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改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5)下列物质可用于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填标号)。a燃着的木条 b紫色石蕊试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澄清石灰水20.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右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实 验 操 作预期实验现象结 论 证明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0分)21.玉树地震后,人们常用40%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消毒,或用水稀释后使用。现需要2000g0.2%的过氧乙酸溶液,其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若上述溶液用40%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稀释而成,则需要加水 g。22.汽车的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受到强烈撞击时发生分解生成N2,气囊的体积迅速膨胀,达到保护驾乘人员的目的。请计算,要产生42 g氮气,理论上需要多少g叠氮化钠分解?(氮化钠受撞击发生分解化学方程式:2 NaN3=2 Na+3N2)2010年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初中学业质量检查二化学试卷答题卡姓名: 流水号: 班级: 号数: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用黑色0.5mm的签字笔填写清楚上方的考生信息。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1用2B铅笔填涂;2修改时用橡皮擦擦干净,重新填涂所选项;3填涂的正确方法是 注意事项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3小题,共28分)16(1) (2) (3) (4) (5) (6) 17(1)铁易与空气中的 和 作用形成铁锈;用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化学能转化为 能,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写一句劝告游客爱护世博园的话语: 18(1)请按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将铁和铜的元素符号填在下图的方框内。(2)“曾青得铁则化铜”所包含的化学反应: (3)加入过量细铁粉的目的是 金属混合物成分是 (填物质名称);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共32分)(1)仪器的名称: ; 。(2)用A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填标号)。(3)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是: (填标号), 理由是 方法是: 。(4)化学方程式是 。 操作是 (填标号)。(5)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填标号)。20.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实 验 操 作预期实验现象结 论 证明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0分)21.其中所含溶质质量为: , 需要加水 g。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