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年级学生美术课堂良好习惯的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6238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一年级学生美术课堂良好习惯的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一年级学生美术课堂良好习惯的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一年级学生美术课堂良好习惯的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一年级学生美术课堂良好习惯的研究报告低龄段的学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个体,成人的喜好往往会影响其左右,我们常常痛心地看到许多本来对美术怀有极大兴趣的孩子,在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慢慢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很多不良的习惯也随之而生。因此,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改变中,来培养一年级学生美术课堂良好习惯。一、变“训练”为“合作”,以情换心,促进行为习惯良性发展。“训练”一词,本来是和教育同一意义的,任何科目由师傅对其弟子施行教导之谓。当教育不再是个人的而成为一般的或制度化,所教的科目即为世人所知的学艺。我们已经知道,这些训练渐渐地变为粉饰门面的学习,和人类生活的有机现实脱节;同时,教育也失去其生物的功能自然地、和谐地控制身心之教诲只作为失败的一种补偿,而成为随意强迫的权利。既然训练的概念已变了质,其现在通用的意义已无法比牛津字典说的更正确:“学童、士兵、囚犯等应维持的秩序”。训练本是学生对老师的感受关系,却变成了营房边方场上士官长的吼哮一样形同强迫,这样,就往往会发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之类的情况,学生的行为问题不仅不会得到改变,反而会变本加厉。因此,变“训练”为“合作”应是上上之策。合作的关系,是以平等和互敬来界说,构成一种均衡的限制而非静态的制度。由儿童自己发展的社会生活所生起的纪律比之任何强迫的道德制度所生的更能接近成人的道德之标志的内在调和,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和孩子们建立的始终是一种平等互敬的关系,我们互相帮助,常常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即使是弱智的随班跟读生,我也尽全力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在教室中洒下一片师爱的阳光,孩子们都喜欢我、亲近我。实践结果表明,以情换心,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的确能让学生远离问题行为,使美术学习活动轻松而不浮夸,既有充分的自由又不过度,我相信,只要每一位美术教师都本着变“训练”为“合作”的原则,这些一年级小朋友在若干年以后,同样会消除问题行为的困扰,美术教育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二、变“无心”为“有心”,言传身教以规范的方式方法影响学生。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特别是低年级美术教育,很多教师都认为,随便涂涂画画就能蒙混过关,其实不然,殊不知,一些在课堂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就是在一年级养成,逐渐泛滥到高年级。美术,这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有些美术教师为了轻松地完成课堂任务,而忽略了如何更好地去教学生绘画、制作。因而他们“忘记”了怎样教孩子怎样涂色画面才会漂亮,“忘记”了提醒孩子们作业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当然,这决不能迁罪到那些教师身上,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无心”的,一年级学生的不守规矩,使其无从着手。因此,我认为变“无心”为“有心”,用言传身教去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这实在是防止学生发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三、变“静”为“动”利用儿童遗觉像,改变作业拖沓无味的不良习惯。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虽然对美术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但他们的思维却总还停留在美术只是一种脱离学习活动的消遣,因而他们在作业中常常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游戏态度,画到哪儿是哪儿,从不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对待美术作业。这种习惯曾一度令我苦恼。可在不断的调查与研究中,我却出于偶然地发现,一些作业质量比较高的小朋友,他们在绘画时,往往会自言自语,他们会为自己画了一个滑稽的小人而沾沾自喜,他们会因为意象中还未跃然纸上的野兽而惊恐万分,他们会手握枪状与画中的匪徒“战”上一回可以说他们的全身心都已投入到绘画中。对于我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改变绘画拖沓习惯的有利信号,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这种常被人误认为是上课讲话的现象,就是儿童的遗觉像在发生着作用。美国美术教育家杰恩区教授是这一名词的创用者,他对遗觉像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眼的知觉(遗觉像)是处于感觉和意象之间的现象。它们一如普通的生理后现象,儿童的心象都是特别的清晰生动。这是心理学家都同意的。遗觉像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上,目的正与刺激情境的反复一样,它容许周围的世界具体感觉方面充分地深入儿童的心。使儿童对这些意象的反应都同样的认真,就象是对真的刺激情境一样。有了理论依据的支持,我开始着手我的实践活动,我首先帮助自己理清思路,美术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学要求鸦雀无声,凡是围绕美术教学活动的一切声音,都应视为“天籁之音”。我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与画中的小动物、小人谈话、游戏,让他们去自说自“画”,保护他们的遗觉像,使他们忘了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画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胆尝试,我发现课堂中的纪律不仅不乱,而且还似乎有一种和谐、共鸣,身在其中,几乎能忘了外面世界的喧哗。孩子们的作品一张比一张鲜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往日的拖沓被动一去不返,连他们自己也被自己的这种不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的改变感到惊讶和兴奋。四、变“无机”为“有机”,拓展课堂竞争机制,消除习惯发展的不利因素。怎样来改变这一不良习惯?只有利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竞争机制,在他们的学习动机上下功夫。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个体的学习需要,又可以称作学习的内驱力,二是行为的目标,又可以称作诱因。而诱因是指激起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包括能满足一个人内在需要的客体、情境和事件。诱因是引发学习动机的目的物,所以它具有诱发或激起指向目标的行为的作用。针对这一点,每次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上1、2、3、4代表四个小组,哪一个组在课堂活动中卫生习惯良好,哪一个组的数字下面就会不断地画上星星,活动结束,计数结果,获最多苹果的小组就能得到奖品。如此一来,在美术课上乱抛纸屑的不良习惯有了明显的改观。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上升他们这种因诱因作用不自觉的良好习惯逐渐上升为自觉的有意识的良好习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总之,上述的一些研究所得的经验和几点思考,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看来事小,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可能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与进程,我相信,只要教师家庭学校社会都重视这一问题,它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每个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悉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吾将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