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学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4939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1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目标】: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的几种主要的环境问题,理解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危害。 【学习重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教学难点】:对环境问题案例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知识梳理】: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环境污染: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质量降低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资源衰竭:由于人类大规模、长期的开采与破坏,导致矿产资源可开采的年限不断减少的现象二、全球性环境问题表现问题成因危害治理措施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此时地球气候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极冰融化 海平面上升海水膨胀沿海低地被 ;海水倒灌, 、湖泊、河流及 开发新能源;提高 ;保护森林; 人为原因燃烧 ,排放2等 气体增多森林面积减少, 2能力减弱臭氧层破坏自然原因 危害 和影响农作物和 的生长繁殖使用新的 ;加强国际合作人为原因人类使用含氟的制冷剂等,向大气中排放 大气污染及酸雨自然原因地形(如四川和重庆的酸雨)、 等腐蚀 ;损坏森林; 、湖泊、河流等发展 燃烧技术(脱硫技术);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人为原因燃烧煤,释放SOx,形成 汽车尾气释放NOx,形成 分布北美、西欧、中国 的地区【课堂感悟】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可以加速或者减缓自然的变化,无论是什么,超过某种底线就会带来灾难。70【课堂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1. 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其主要原因是()A. 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 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 地壳下降运动 D.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2. 大气中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B. 太阳黑子增多C. 海平面上升 D. 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溢出3.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 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 陆地面积增加 C. 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 D.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4. 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A.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 汽车尾气 C.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广泛使用冰柜和冰箱5. 形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A. 氧化碳 B. 二氧化硅C. 氧化氮 D. 氟氯烃6. 关于酸雨的叙述()A. 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 酸雨是指5.6的雨水C. 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 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7. 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A. 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B. 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C. 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D. 发展煤炭生产8. 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危害的共同点是()A. 都不危害人体健康B. 都会使土壤酸化 C. 都会对植被造成危害 D. 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9. 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正确叙述是()A. 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B. 出现在对流层C. 纯属人为原因造成的D. 其大小随季节变化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 保护大气环境,需要独自努力C. 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少2含量的有效措施 D. 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护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将面临灭顶之灾.该国不得不进行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据此完成11题。11导致图瓦卢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图1A气候变化和温室效应B上空出现臭氧洞,危及人类生存C地壳下沉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12韩国和日本近几年酸雨危害也十分严重,他们把原因归结为中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这主要因为( )A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B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为主C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电比重太高D中国农业大量燃烧秸杆和薪碳林 13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 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B. 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C. 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D. 大量工厂的废气排放到空中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1415题14数据表明 (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15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16、图1为“漫画圣诞老人划船送礼”其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湿地面积 B.打量排放污水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打量燃烧矿物燃料二、综合题 1、读下图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若按照环境问题的性质分类,属于 的环境问题。(2)图中伞表示的是 ,它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 层,其主要作用是 。产生图示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图示环境问题将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2、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项选择)(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A臭氧层被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3、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分布”图,回答: (1)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 的降水称为酸雨,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 , 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主要是 和 ,主要来源是 。因此,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 。(2)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3)酸雨造成的危害是:生物危害:非生物危害: (4)图中A地区的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B地区_ _,其原因是_ _ _ _。(5)我国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有:( )(多项选择)A. 长江三角洲;B. 东北地区;C. 华北平原;D. 珠江三角洲;E. 四川盆地;F.青藏高原(6)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还有_ _和_ _遭破坏。【知识扩展】土地荒漠化1、我国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东北平原的西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风沙危害严重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植被稀少,大风日数多,地表侵蚀严重自然原因乱砍滥伐,大量破坏天然植被对草原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致使草场退化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减少人为原因3、荒漠化的危害土地沙化,土地退化,生物生产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并且还可以通过沙尘暴等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4、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1)、合理控制人口数量(2)、生态恢复与建设、发展立体生态农业 、加强操场建设、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开发利用新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知识链接】石漠化、次生盐渍化、红色荒漠化的区别?(1)石漠化是指石质荒漠化,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云贵高原地区)。(2)次生盐渍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3)红色荒漠:分布在我国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自我检测】1、下列因素不属于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是( )A、大风频繁 B、人口的迅速增长C、大水漫灌 D、深居大陆腹地2、我国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主要地区是( )A、水田地区和早作地区B、早农地区和草原地区C、河谷灌区和草原牧区D、早农地区和高原牧区3、治理荒漠化、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45题。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课后感悟:老师寄语:人类属于自然渺小的一部分,每个人也属于社会渺小的一部分,任何时候都不可以人类或者以个人为中心,否则就是自我毁灭!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二、荒漠化的防治6、读图回答问题(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 。(2)近年来A周边地区 (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第2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学目标】: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化,同时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原则。【学习重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及原则【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知识梳理】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阶段:先后经历了史前文明阶段、 、阶段、 阶段2、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时期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表现环境问题的表现史前文明崇拜、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 的自然生物资源破坏,如物质灭绝,但对人类威胁不大,人地矛盾 农业文明地理环境决定论,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有科学萌芽人类 利用、 自然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使森林、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沙化,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工业文明 ,人定胜天,人类征服自然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1972年,罗马俱乐部撰写 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72年, 环境会议开始把环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1992年,183个国家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 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定义:既要满足 发展的要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内容: 、 、生态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的公平; 的公平; 的公平;不同物种的公平持续性原则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应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发展要持续共同性原则最终实现 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总目标【课堂感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但要将其落实到现实还需要我们不懈努力。【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AB CD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不毛之地。”2恩格斯的论述说明了哪个时期的人地关系( )A采集狩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代3、这一时期人地关系表现为( )A.崇拜自然 B.顺应自然 C.主动改造自然 D.征服自然4、这一时期,人地矛盾表现为( )A.人类被动的适应自然 B.人类依附自然 C.人类与自然对抗性增强 D.人地矛盾尖锐5、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环境问题不突出 B.环境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C.环境问题表现为生态破坏 D.没有环境问题6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A生物资源破坏,引起物种灭绝 B地理环境趋于恶化,生态系统脆弱C森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 D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列4-7题. 7.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 8.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 9.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10、全球21世纪议程发表于( )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6年11、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中( )A.发展是第一位的 B.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C.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第一位的 D.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第一位的12.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近20年以来13.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1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及替代品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向环境排放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A.B.C.D.15.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沃土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管子),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回答1617题。16.材料中两句话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 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17.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时期 B.工业社会时期 C.人类社会早期 D.后工业化时期2009年12月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18、190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齐聚哥本哈根,共商气候变化问题,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二、综合题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甲(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的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4)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读下图,完成问题(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结构图中方框内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改善环境质量人类与环境统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对立物质资料生产统一A_ _,B_ _,C_ _,D_ _,E_ _,F_ _。(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3、读“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2)可持续发展包括_、_、_的持续发展。(3)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_。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_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_(4)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_时期就有了萌芽,1994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布_。4、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课后感悟:老师寄语:有一个重要的物种正在灭亡,那就是人类。 -卡斯特罗材料二漫画“断指”(1)可持续发展包括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 可持续发展。(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用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重措施,我国为此也做出了重大决策。试说明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学目标】:(1)、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2)、在案例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学会分析生活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 【教学重点】:怎样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中观念的调整【知识梳理】:一、转变观念传统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观发展就是 , 是衡量发展的标志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还包括: 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等资源观自然资源无限的,忽略 的价值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环境观 的价值被忽略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减少废物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伦理道德观只是 的规范和约束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 消费观鼓励消费,以刺激生产生产时 ,消费时 二、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国家的管理行为。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行为,尤其是涉及 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往往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2、市场行为:主体一般是企业,是环境保护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全面推进 ,是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3、公众行为:(1)、重要性: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2)、调整措施选用 积极参与 公众行为的调整普及环保知识实行垃圾分装减少过度包装倡导俭朴生活三、加强国际合作1、目的:建立真正的全球性伙伴关系2、原则:保护地球遵循“ ”责任原则【课堂感悟】:目前为止,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请善待我们的家园。【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举手之劳可以做的有()用淘米水浇花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用洗衣服的水冲厕使用一次性餐具大量互赠明信片及贺卡分类投放垃圾用塑料袋购物使用节能灯A.B.C.D.2.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A.蟒蛇皮背包B.含磷洗衣粉C.一次性木筷D.无氟冰箱发展绿色食品,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34题。3. 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4.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减少固体垃圾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D.移风易俗5.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A.粮食产量高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B.生态农业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C.生态农业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D.生态农业就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10题。7.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8.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加剧C.臭氧层空洞 D.扬尘9.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0.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须回收废弃物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11.下列环境标志中,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12.昆明市实施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施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区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至滇池湖畔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完成1315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 2008 95218 2453 3578 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 0455143872881 3441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14.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15.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16.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使用一次性筷子B.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把重污染的工厂迁往农村D.严厉禁止森林砍伐二、综合题1.读“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用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的循环过程连线。A 饲料加工厂B 初级生产者C 初级消费者D 沼气池E 食品加工厂(2)图中初级生产者代表的是_ _业,初级消费者代表的是_ _业。(3)该村建设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4)这个生态农业是如何充分地开发利用能源的?这和传统能源利用方法相比,有哪些好处?2.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对传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作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公众,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读“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了解清洁生产的含义,完成下列问题。(1) 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清洁生产指对污染物及时处理B.清洁生产指使用清洁能源C.清洁生产指生产过程中的清洁D.清洁生产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的全过程都是清洁的(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_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并拓展到_。(3)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效益与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发展。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太湖流动水质通报水质类类类类类劣类入太湖河流43141033太湖7166953与太湖水域相通的B湖100图1省界河流污染比例图图2太湖湖体分区水质示意图材料二:东方网5月31日消息:近日无锡城区部分自来水用户受到“臭水”的影响。专家指出,这是由于气温过高导致蓝藻提前暴发,导致太湖水源水质恶化。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太湖蓝藻蔓延的面积将越来越大,蔓延时间将持续整个夏天。(1)太湖水域污染情况的分布特点。(2)太湖入湖河流水体污染的最高值出现在_月份,原因是_ _。(3)如何使太湖水域污染情况改善,使水变清、变美?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4、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_,B表示_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持续发展是目的,_持续发展是条件,_持续发展是基础。(2)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_原则、_原则和共同性原则。老师寄语:拯救地球其实就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3)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由于:_;课后感悟:_; _。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农副产品循环利用示意图(1)图中箭头()A.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B.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C.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D.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2)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A.原始农业B.自给农业C.粗放农业D.混合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