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3213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B卷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自从国家公布了“全面取消漫游费”的政策后,迅速引发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热议。B . 大圣归来上映时,电影院内坐满了人,只有一个位子还空着。C . “三月三”期间,我市进行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壮乡文化的活动。D . 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2. (2分)读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 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B . “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C . 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D . 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3. (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 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B .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C .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D .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各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B . 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C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D .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6. (2分)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常言道,人性如同水下的冰山,平常时期,相安无事 , 其或真或善或美的本质无法看出或者无法进入公众视野。B . 不少读者认为,阜宁报“校园书香”专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 . 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D . 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有用心 ,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7. (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我决定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 地铺着。A . 委屈 寒颤 随意B . 委曲 冷颤 随便C . 委屈 寒颤 随便D . 委曲 冷颤 随意8. (2分)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A . 度 无奈 生长B . 拖 高兴 覆盖C . 熬 信服 铺D . 活 犹豫 滋生9.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10. (2分)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简笔勾勒了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B . 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C . 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D . 全诗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11.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12.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短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让我们柔软的心底顿生暖意,是什么使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入?为何他们能让神话大地潸然泪下?是因为他们 , 真诚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纯粹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执着得让人感动 ;因为他们 , 无私得让人感动。大爱而无疆 朴素而高贵 善良而坚强 信诺而重义A . B . C . D . 13. (2分)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D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14. (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B . 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C . 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D . 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二、 按要求默写填空。 (共5题;共5分)15. (1分)自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_。”两句诗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景色。16. (1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左牵黄,右擎苍”几句词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17. (1分)_,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蜂)18. (1分)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19. (1分)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1题;共15分)20. (15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忠魂章东磐石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60多年前的中国,高山大岭阻止了日本陆军西进的势头,攻不到重庆就断然不能停止中国绝死的抵抗。进攻重庆必须打通长江,而打通长江必须占领石牌。就这样,石牌这个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竟成了广阔的中国战区的要塞。想一想六十多年前的那个场面,每一个男人都会热血沸腾。那个年代的中国,有多少家庭的父老妻儿孤苦无依地盼望着,盼望着真有那么一堵墙,能挡住那像洪水一样在自己的土地上肆虐的血色的日本军旗,抗日将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这道城墙,这道墙遮挡着尚未被战火摧残的半壁江山。血战果然在第二天清晨展开,整日厮杀的凶险与残酷,远非亲历者之外的人可以讲述。只知道,敌我双方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抢夺着石牌前沿的阵地时,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胡涟打过电话,询问:“守住要塞有无把握?”也许战况紧张到不容细说,据说胡涟回了一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参战的老兵回忆说,在石牌阵地,曾有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响,那时候当然不是在睡午觉,那仗打到不能打枪了。日本人一群一群地冲上来,中国人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用刺刀拼。我曾经听和日本人拼过刺刀的老军人讲,日本军队拼刺刀很厉害。用武士意志和三八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上刺刀和退子弹是一个战斗命令。日本陆军在战斗相持阶段决胜的法宝,就是用冷兵器决输赢。面对那样的一群敌人,除非你决心必死,否则断无取胜的机会。而今天的这群中国军人恰恰是决心必死的。他们拜过天了,他们发了誓,除非死,否则绝不让日本人打过去。对天发誓就是对祖宗发誓,中国人是不欺骗祖先的。我相信,那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结果是,日本人输了。中国军队顽强地守住了国门石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胡涟,成为石牌最有名的将军。船东家的后山上,就有一座当年抗敌将士的墓园,宜昌的朋友告诉我,那座墓很大,但他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了。船东12岁的女儿自告奋勇为我们带路。快到山顶,小姑娘指着一栋教室模样的房子说:“就在那,快到了。”我问她:“墓地在学校院子里吗?”“不是,学校就建在墓地上。”小姑娘又告诉我:“刚建学校的时候,伙房里烧的都是挖出来的棺木。”我惊愕了。我望着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她纯真地笑着,带着期待看着我。她刚刚把那么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诉了我这个外地人,我怎么不像她预期的那样会笑呢?我怎么会笑呢,孩子。难道老师们从来没告诉过你们,那被挖开的墓地里埋的是什么人吗?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就阵亡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土地上,其中还有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橘园里啜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牺牲了。(1)段中的“我”为什么笑不出来?此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阵亡的士兵中还有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描写一下那个十六七岁小兵在战场上与日军拼刺刀的场面,然后再写几句感想(100字左右)(3)请从文中提取有关信息(如学校建在了墓地上,伙房烧的是挖出的棺木,小姑娘纯真的笑等)谈谈文章的主旨。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21. (6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_之情。(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按要求默写填空。 (共5题;共5分)15-1、16-1、17-1、18-1、19-1、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1题;共15分)20-1、20-2、20-3、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21-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