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3053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C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67分)1. (4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悄悄揉过丰润_的青草。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永在寂静的谐_奏里勃发。叫天风挽_你坦荡地漫游。2. (11分)填空。a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_、_、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的心情。b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中,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_。c诗中名句“_,_”表现了诗人的_性格。d诗歌用_和_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3. (18分)理解性默写。(1)饮酒被工同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境界的名句是:_,_。 (2)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_,_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3)行路难中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_,_。 (4)行路难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 (5)表现诗人不怕闲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 (8)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 (9)龚自珍虽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_,_。 4. (2分)“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 A . 21点至23点B . 23点至凌晨1点C . 凌晨1点至3点D . 24点5. (12分)文学常识填空。 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字_,号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与杜甫并称为“_”。其代表作有_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诗人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_,洛阳人,有“_”之称。6. (2分)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 . 劲健雄峻,神韵飘逸C . 和谐匀称,端庄整齐D . 笔意流畅,粗细相间7. (4分)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017年是丁酉_鸡年,古人称赞鸡是有德之士:“头戴冠_者,文也;足付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争,勇也;见食相呼,rn_也;守夜不sh_时,信也。”8. (5分)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_,其中“沁园春”是_,“雪”是_。本文通过描写_,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又通过评论_,表达了对今朝英雄人物的赞颂。 9. (2分)结合课文回忆我的母亲,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不同含义。母亲是个好劳动。_(祖父)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_10. (5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人有悲欢离合,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十则中的“_ , _ ”一句。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11. (2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阕内容中,表达作者内心矛盾的诗句是 (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B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C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二、 课内精读 (共3题;共23分)12. (1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落梅宋代: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注释】莓苔:苔藓植物。谬:(miu)(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诗是一首七言_押_韵。(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13.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徒侍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诗歌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东皋薄暮望”一句点明地点、时间和事情。B . 颔联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C .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D . 全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托物言志,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古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B . 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C . 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面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D . 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14. (7分)赏析下面古词,完成下列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所谓“壮词”,就是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B . 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C . 这首词描写了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多种军营生活。D . “可怜白发生”一句也是壮语,是一种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2)请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 三、 拓展阅读 (共2题;共17分)15. (7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作者是唐代家、哲学家,我们七年级时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2)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作者点明被贬的地点和时间,表达了心酸和愤懑。B . 颔联,作者借用两则典故,表达了惆怅之余对故人的怀恋。C . 颈联,作者运用反衬突出了勃勃生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D . 尾联,作者点明题意,既表达了谢意,又对友人进行劝勉。16. (1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阳湖道中风迥五两月逢三,双桨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妖翠画江南。【注释】阳湖:今江苏常州迥:动词,指风转动“五两” 五两:古测风仪,以鸡毛五两系于竿顶,用以观察风力、风向的变化。(1)第四句中“冶红”“ 妖翠”分别照应了什么景物?(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17. (9分)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2)【青春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立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活动一:讲“立志的青春”故事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活动三:_(3)【青春接力棒】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_;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_;就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4)【青春同路人】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除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材料二: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11题;共67分)1-1、2-1、3-1、3-2、3-3、3-4、3-5、3-6、3-7、3-8、3-9、4-1、5-1、6-1、7-1、8-1、9-1、10-1、10-2、10-3、10-4、11-1、二、 课内精读 (共3题;共23分)12-1、12-2、12-3、13-1、13-2、14-1、14-2、三、 拓展阅读 (共2题;共17分)15-1、15-2、16-1、16-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17-1、17-2、17-3、1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