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2979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初春同步练习C卷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的故乡住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小山村。B . 参加过世博会的人,没有为世博会的精彩而竖起大拇指的!C .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D .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被认为是爸爸的拳头惩罚的功劳。2. (2分)读课文三颗枸杞豆,选出对三幅画和三个“”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自己总结出的人生教训和悔恨。B . 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一生不懈追求的理想。C . 三幅画和三个“”是三叔一生的写照,三幅画是过程,三个“”是结果。D . 三幅画和三个“”形象地告诉人们:遇难而退,将一事无成。3. (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B . 偶尔有走错路的一团云,慌慌张张一头撞到山上。C . 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D . 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树上的嫩芽也密了;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各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B . 田里的冬水也汩汩地起着水泡。C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D .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6. (2分)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常言道,人性如同水下的冰山,平常时期,相安无事 , 其或真或善或美的本质无法看出或者无法进入公众视野。B . 不少读者认为,阜宁报“校园书香”专版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 . 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D . 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有用心 ,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7. (2分)下列句子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我决定_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月亮出来了,冷冷地,我不禁打了个_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_ 地铺着。A . 委屈 寒颤 随意B . 委曲 冷颤 随便C . 委屈 寒颤 随便D . 委曲 冷颤 随意8. (2分)下列句子方框里的词语,应选哪一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A . 度 无奈 生长B . 拖 高兴 覆盖C . 熬 信服 铺D . 活 犹豫 滋生9.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10. (2分)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首诗简笔勾勒了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现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B . 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C . 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D . 全诗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11.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是(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严冬刚过,残雪犹存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 . B . C . D . 12.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短语,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如期而至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让我们柔软的心底顿生暖意,是什么使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入?为何他们能让神话大地潸然泪下?是因为他们 , 真诚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纯粹得让人感动;因为他们 , 执着得让人感动 ;因为他们 , 无私得让人感动。大爱而无疆 朴素而高贵 善良而坚强 信诺而重义A . B . C . D . 13. (2分)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黄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D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14. (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淳朴的农民朋友邀请诗人到家里作客,他对诗人说,请别嫌弃农家的酒有些浑浊,今年农作物丰收了,家里有丰足的鸡和猪款待您。B . 在前住农家的路上,诗人越过一重重山,蹚过一道道水,正疑惑无路可行之时,忽见柳林浓绿,花丛艳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一路走来,诗人感悟到了生活的道理: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只要努力探索,就一定能寻找到出路,到达目的地。C . 春社祭日已临近,村民们穿着布衣,带着素帽,你吹着箫,我击着鼓,一起快乐地庆祝丰收村子里仍然保存着古朴浓厚的乡俗民风。D . 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不但流连忘返,还与村民相约;虽然自己年老体弱,即使拄着拐杖,即使是在月夜,以后也可能随时再来登门拜访。二、 按要求默写填空。 (共5题;共5分)15. (1分)自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_。”两句诗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景色。16. (1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左牵黄,右擎苍”几句词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17. (1分)_,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蜂)18. (1分)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19. (1分)天接云涛连晓雾,_。(李清照渔家傲)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1题;共17分)2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卢新宁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跟你们一样,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其实,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 ,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我知道,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大学会不会像有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我有一位多年前毕业的同事,在谈到社会、时代时,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适应,而是坚守。”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的一张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如此,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谢谢大家!(时间:2012年7月1日;地点:北京大学;卢新宁,女,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本文发表于中国青年报2012年07月06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1)选出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段中“粉碎机”这个词语是指具有否定、解构能力的怀疑心态。B . 段中作者引用了同事的话,“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适应,而是坚守”。这里的“适应”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坚守”就是坚持正确的东西,坚守自己的道德、理想等。C . 从内容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演讲稿;本文议题比较严肃,但是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感人肺腑,发人深省。D . 在演讲中,演讲者以学姐的身份,真情投入,联系自己和在座同学的学习生活,对比当今和过去,深刻地分析了两个时代的不同特点,精辟论述了北大中文系学生最需要的思想品质,这对我们也很有启示。(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照片上的那群知识分子?阅读段,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4)读了这篇文章,你思想上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 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21. (6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 _之情。(2)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按要求默写填空。 (共5题;共5分)15-1、16-1、17-1、18-1、19-1、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共1题;共17分)20-1、20-2、20-3、20-4、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共1题;共6分)21-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