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2933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为了参加这次航模比赛,同学们自出心裁 , 制作了许多新颖的航模。B . 各省市因地制宜 , 做好防“非典”工作。C . 林林有一副好嗓子,学唱歌可谓得天独厚。D . 世博园里的花卉争奇斗艳,栩栩如生。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要实现“诗教”回归,语文教师任重道远。B . 他这个人自命不凡 , 大家都很喜欢和他合作共事。C . 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D . 历史上有些事情非常相像,真是别具一格。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B . “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C .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D .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4. (2分)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_。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_。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_。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 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 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A . B . C . D .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f sh_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岩层的年龄为6500年,因此可以zhu s_到恐龙灭绝的年代。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o shng n j_。当它ji rn r zh_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 (4)峨眉山月半轮秋,_。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注释】姜夔(ku):宋朝著名诗人。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2)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十则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_的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划线字。弟子服其劳_君子喻于义_(3)前四节谈“行孝”的问题,那么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怎样行孝?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9. (1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大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2)画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A . 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B . 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C . 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D . 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3)用“”线在文中画出两处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地方。(4)对划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 . 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C . 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D . 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5)这个语段主要是写A . 小雪后-山色B . 小山太秀气C . 小雪最妙D . 山的肌肤10. (22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从天而降的母亲韩浩月习惯了和母亲告别,每一次,我们母子二人分开,谁也不回头再看一眼,我也不是刻意狠起心肠,只是习惯了告别。许多年以前,一直有个问题想要问她:“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这个问题在我30岁之后,就再没有任何想问的念头了。童年时刻骨的伤痕,有一部分来自母亲。有一年需要交学费,我在一个水塘边跟她要钱,不敢看她,仿佛自己在做一件错事。她说“没有”,我呆住了,一直盯着那片池塘绿色的水纹在看,觉得世界坍塌,时间僵直,万念俱灰。母亲走了又回,回了又走。每次回来的时候,都说不会再走了,她在院子里看着我的眼睛说:“这一次我不会再走了。”我在心里欢呼雀跃,表情却平淡,最多说一个“好”字。当她第三次从她改嫁的那户人家想要回来的时候,被挡在了紧锁的门外,那天下了大雨,她跪在满是泥水的地上哭。以为她不会再离开我们,但几个月之后,她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从此不再相信她。但也知道,她有自己的苦衷,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在一个不但贫穷而且不讲理的大家庭里,想要有尊严地活,是多么艰难的事。在我漫长的少年时代,与母亲再无联系。整整10多年的时间,音讯皆无。她是怎么过的,我不知道。中学时,有同学问到父亲、母亲,通常选择不回答,如果非要回答的话,就会用淡淡的一句:“都不在了。”那时我和母亲居住的地方,相隔30多公里,但这段路程,足以用空茫来形容,我和她之间,大雾弥漫,我不找她,她也不找我。可是,我总是盼望母亲会突然来看我。像小说或电影里描述的那样,穿着朴素的衣服,带着吃的,敲开教室的门,而我在同学的注视下羞惭地走出去,接过她带来的食物,再轻声地赶她走。在脑海里重复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每逢有别的家长敲门的时候,总觉得会是她。直到我20岁那年,在县城里,我和一个女孩谈恋爱了。母亲仿佛专为此事而来,她笑着问我想要什么礼物,在得到我的答案之后,她给我买了一辆昂贵的变速自行车。那段时间,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会经常骑着那辆自行车在街道上飞奔,经常把那辆自行车擦得雪亮,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的人。23岁那年,我结婚。有人问我,愿不愿意让你妈妈过来。“让啊,当然让。”儿子结婚,母亲怎么可以不在场!婚礼前一晚的家宴,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在院子里、大门外的宴席上,吃得热闹非凡。母亲怎么也不肯上桌,任凭几个婶子死拉硬扯,她还是坚持等大家吃完了,在收拾的时候,躲在厨房里偷偷地吃几口。婚礼那天拜堂,司仪在喊“二拜高堂”的时候,却找不到母亲了。客人散去,三婶告诉我母亲在楼上哭。上楼去看她,她立刻停止了哭泣,像个没事人一样。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么多年,仿佛她从没关心过我,我也从未关心过她,这么多年的时光,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25岁那年,拖家带口漂到北京,妻子背着我给母亲打电话,说让她帮忙带几个月孩子,还承诺,只要把孙子带大,以后就一定会像对待亲妈那样,对她好,养她的老。母亲来了,我们一家人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团聚。这次是真的以为母亲会永远陪着我们了。但又一次的分别摆在面前。母亲在她的村庄又有了一个自己的女儿,她还要照顾她。要走的前几天,她一遍遍和孙子玩“再见”的游戏。等到孙子睡着的时候,她一句话不说,沉思着,一会儿想想,一会儿笑笑,在我看来,她又成了一个陌生的母亲。这是一位从天而降的母亲,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母亲,我已没法,也不能再要求她什么。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从乡村回县城的时候,母亲与我们同行。我开车开得有些快,母亲晕车,半路的时候停下来,母亲蹲在路边呕吐。我在司机位上通过窗户看到母亲的样子,内心翻江倒海,那个久远的问题又飘回了心头:母亲,为何我们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下车来到母亲背后,默默地给她捶着背,无声地开始流泪。中国青年报(2015年08月04日12版)有删改(1)本文用从天而降的母亲为标题有什么作用?(2)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事件。(3)依据文章“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对母亲埋怨-对母亲_-对母亲思念-对母亲_(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下车来到母亲背后,默默地给她捶着背,无声地开始流泪。”此时的 “我”,会想到什么?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小明为了迎接期中考试,星期天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求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怎样向爸爸说才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样说才能收到让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一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请找寻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中心明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美观。达到此项要求可奖13分。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5-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6-1、6-2、6-3、6-4、6-5、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8-1、8-2、8-3、8-4、8-5、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