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2788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五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感受最深的部分;背诵第一自然段。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重难点抓住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整体感知鲁迅笔下的闰土形象。体会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预习检测 1.多音字注音组词2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思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 )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 )地觉得状( )如小狗而很凶猛。我素( )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 )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 )单( )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3填空 . 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 )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 )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 ) 在竹匾下了。(扫 支 撒 看 缚 拉 罩)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 、 的少年。当堂检测(一)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二)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1按原文在第(一)段文字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2这两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动作、神态的不同,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加以说明: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 欢喜: 凄凉:4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补出来。 5“我也说不出话”。“我”在当时没有说,当时“我”想说什么呢?请你联系课文写出来。教学反思: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文章讲述的几个事故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帮助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预习检测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深奥( )( ) 枯瘦( )( ) 详细( )( )慈祥( )( ) 爱戴( )( ) 惊异( )( )2成语填空 囫( )吞( ) 张( )李() ( )经风( ) 北风( )( )然大( ) 一目( )行 一知( )解 ( )痛哭合作探究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 2阅读句子并作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这句话体现了 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鲁迅 当堂检测(一)“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然大悟:“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这段话表现了_ (二)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个片段写了 这件事,通过 描写,表现了鲁迅 本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拓展延伸读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并说说你的感受。教学反思:19 * 一面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2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难点1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知识链接毁灭和铁流这两部小说写的都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产党。一面是作者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注音地窖(jio yo) 摩挲(su sh) 颓唐(t tu)熏黑(xn xin) 虐待(l n) 赫然(h ch)抖擞(sh su ) 憎恶(zn zn)合作探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课文紧扣“ ”字, 次写到鲁迅的外貌: 的脸, 的头发, 的胡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 的崇高品质和 的性格。2.这篇课文讲述了 (时间), 事,表现了鲁迅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 之情。当堂检测颜黎民君: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鲁迅 四月十五夜1这是 写给 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了 ,从中可以看出鲁迅 。2鲁迅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3读句子,回答问题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以 来打比方,说明只有 ,才能 。“许多花”比喻 ,“蜜”比喻 。教学反思:20 * 有的人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中部分含义深刻的字词,如“活、死、不朽”。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3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知识链接臧克家,中国现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作者曾说:“对于这样一位巨人作全面的歌颂,那是很难下笔的。我只是概括地从他生前为人民奋斗牺牲而不想到个人,在他死后人民热烈纪念他这两点上来表现他的伟大。”“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题目不写作纪念鲁迅而叫作有的人。”合作探究1“情愿做野草 , 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诗表明鲁迅先生的态度是( ) A. 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反抗 . B.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恨 . C. 盼望旧社会彻底消亡 . D. 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人民大众的事业 .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节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B. 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C. 概括了两种人生的不同价值 。D. 说明人总逃脱不了死的结局 。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 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有的人歌颂的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全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 )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里的“野草”指的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诗歌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有的人属抒情诗。( )教学反思:第五单元达标练习一、 读拼音,写字、词,你一定能写出来的。 ch fn wn lin k sou ku xi( ) ( ) ( ) ( )二、 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可要想清楚啊。1尽(jn jn)管小强尽(jn jn)力奔跑,还是没有追上前面的小东。2女主角(jio ju)的扮演者正躲在舞台的一角(jio ju)哭泣。3正(zhn zhn)月到了,闰土来到我家帮忙看管供(n n)品.4三更(n n)半夜,我家的狗叫个不停,可能有贼!5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hun hun) 的银项圈。三、 用“”画出下面词语中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 精神抖数( ) 大病新逾( ) 迫不急待( )狂风努号( ) 恍然大捂( ) 囫轮吞枣( )四、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离不开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请你也当小诗人,把这节诗接下去,表达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妈妈是一个闹钟,每朝准时唤我起床。 妈妈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妈妈是 , 。五、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 2有的人是诗人郭沫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 )六、按要求写句子:(5分)1腊梅在三味书屋的后院开得正盛。(先改写为比喻句,再改写为拟人句。)_ 2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心情很繁重。(改病句)。 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1鲁迅先生在致颜黎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 这句话说明: 2.你正在埋头做作业,张小华找你去他家上网玩游戏,你不去,他就赖在你家跟你瞎聊,害得你白白浪费了半天时间。你引用鲁迅的话这样劝诫他: 3.请写出一句你在课外积累的鲁迅先生的名言 _八、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作答。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演奏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要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没有奏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琴从肩上又拿了下来。深深地吸了口气,走上了台。众人惊慌失措,不明白发生什么事了。他微笑着说:“你们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刚才的一曲上,我的琴声对他只能是一种误导。”全场静默片刻,然后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蕴藏着三个含义:一是为学生的精湛琴艺;二是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的赞美和尊重;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盛名之下的演奏家并没有担心在大庭广众之下褒扬学生的高超,会无形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他在拥有一流琴艺和一流名师的同时,也依然拥有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逊。仅此一点,足以称之为大师。1请给文章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上。2“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可用文中( )一词来概括。 3请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 ) 尊重( ) 重要( )4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将“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6默读画“ ”部分,想象此时这个小提琴演奏家在想些什么呢?小提琴演奏家想: 7勾画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并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理解 : 8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想法或感悟吗?请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