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6060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国际环境激变的今天,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肩负起时代赋与的使命,心怀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打碎阻碍前行的枷锁,在诀择面前不彷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以勇敢者的姿态,肩负使命,锐意进取。(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肩负使命,锐意进取。(2)给文段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挚爱_彷徨_(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改为_改为_2. (6.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1)夫战,勇气也。_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2)_ ,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3)有约不来过夜半,_。(赵师秀约客)(4)面对污浊发臭的河流,环保局领导感慨道:“五水共治工作真是_啊!”(填写论语泰伯中的句子)(5)自古以来,诗人以“酒”入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以“_ , _”表明酬答友人、借酒振作的心志;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以“_ , _”抒发军功未成、归家不得的惆怅;在醉花阴中,李清照以“_ , _”营造日暮独酌、幽香满襟的氛围。3.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及其家穿井_国人道之_闻之于宋君_因往晓之_若屈伸呼吸_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文藤野先生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都出自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之手。B .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20篇。作者是东汉历史学家司马迁。C .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可读性,所以更接近于文学体裁。D . 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王绩的野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 (2分)根据昆虫记填空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_的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科学百科,也是一部_巨著。 (2)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_劳动的过程,称这些虫为清道夫。_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6. (4.0分)名著阅读 (1)“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写的是水浒传中的_,他的性格特点是_。 (2)“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_在_写的反诗。 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 (12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徐百柯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执掌清华并奠定了清华的“校格”。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早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一二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他要教务处通知有嫌疑的学生,叫他们处处小心,尽可能隐蔽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请他出面说服撤退军警。最终,包围清华体育馆的士兵撤退了。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5个字:“要打,就打我!”梅贻琦的寡言少语使一般人或以为他严肃,或以为他谦和,或以为他没有主见。其实他并非不懂幽默,他的反应是才士也为之叫绝的。有人奇怪,那么多校长来来去去,为何独有他能在大师云集的清华立足,梅贻琦回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他的寡言也并非没人欣赏,陈寅恪就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不少人都能回忆起梅贻琦的律己。他做清华校长时,取消了原有的一些校长特权,不再让学校为他家中工人付工资,并拒绝领取包括手纸在内的一切免费供应。他节衣缩食,分文不取,上任不久就辞退了司机和厨子。“这些钱应该拿来买图书、器材,给教授们提高提高待遇。”为了一家人维持生活,堂堂校长夫人韩咏华还自制米糕,每天挎着篮子叫卖,并取名“定胜糕”,意寓着抗日一定胜利。教育部发给联大的一笔补助金,梅家的孩子按理可以领取,他却让出了4个名额,全部交给了更困难的学生,带着自家人吃白饭拌辣椒。1943年,梅贻琦的母亲去世,当天,同事建议他不开联大常委会。他坚持照常“不敢以吾之戚戚,影响众人问题也”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1941年,美国空军来华抗日,急需大量翻译,梅贻琦号召联大外文系的男同学参军。1943年,他又动员所有应届四年级身体合格的男生去当美军翻译官。在此期间,梅贻琦的儿子梅祖彦虽然还不到四年级,却提前参军。女儿梅祖彤也随军做了护士。因工作繁重,梅贻琦积劳成疾,1960年被确诊罹患癌症。他终身从事教育,毫无积蓄。新竹国立清华大学为其垫付一部分治疗费,医院又酌情减少了一部分,还是不够。清华校友们商议募捐,半年间募集台币65万元。躺在病床上的梅贻琦看到凝聚着爱心的募捐记录,“阅后半晌无语,后曾流泪颔首”。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他逝世后,秘书把他在病中一直带在身边的一个手提包封存了。两个星期后,在有各方人士在场的情况下启封。打开提包一看,原来是清华基金的账目,一笔笔非常清楚。(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说“他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意在说明梅贻琦所做的事虽然很少,但人这一生若能做成一件这样的事就够了。B .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明梅贻琦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上不注重校舍的建设,只注重人才的汇聚。C . “就是没人愿意倒梅(霉)”一句是梅贻琦的自谦之词,非常风趣。事实上,梅贻琦没有被学生驱逐是因为他为人老实寡言,学生很可怜他。D . 第段中陈寅恪的话既嘲讽了政府制定法令的多而不够谨严,又表达了对梅贻琦寡言少语的欣赏。(2)本文在表现手法上颇有特点。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取一个角度,细读文段,仿照示例,简要分析。 A正侧结合 B详略得当 C细节描写 D以小见大【示例】点面结合。选文既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这两句来说明”、“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等这样的总体评价,又选取了不少有关他的具体言行、事例,这样点面结合,使梅先生的形象既丰满又令人印象深刻。(3)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微博上掀起了一股有关他的讨论热潮。网友在了解他的经历后,纷纷留言发表自己的观感。 网友A:梅贻琦校长执掌清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清华之幸,更是中国之幸啊。网友B:国家大幸的背后,是他个人和家庭的巨大付出和牺牲啊。这两位网友的留言各有侧重,请结合链接材料及文本具体内容,发表你的看法。【链接材料】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人物杂志梅贻琦:清华的名片)梅贻琦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领导的清华为世界贡献了李政道、杨振宁、李远哲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新中国培养了14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涌现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学贯中西、文理建通的学术大师。(黄延复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8. (13.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真正的人工智能危机北京折叠:科幻小说和人工智能经济学清晨6点的钟声敲响时,这座城市将自身折叠收起。密密匝匝的水泥钢筋建筑从头到脚弯折然后绕轴扭曲。外部阳台和雨篷转为向内,形成完全密封的光滑外观。高楼分解成一个个部件,重新组合,蜷缩成致密的巨大魔方。这些楼宇中生活着北京第三空间的居民,他们是下层的劳动人民,夜间辛勤劳动,白天睡觉。随着城市折叠自身,小块小块土地开始180度旋转,它们翻过来将缩成一团的建筑挤入地下。当这些方块的另一面转向天空时,另一座城市就呈现在眼前。随着第一缕曙光爬上地平线,这座新的城市露出地表。树木成荫的街道,宽阔的公园以及漂亮的独栋房屋开始展开,直至完全覆盖地表。第一空间的居民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伸懒腰,看向窗外只属于他们的世界。这些是中国科幻作家、经济学者郝景芳的幻想。她的中篇小说北京折叠因生动描述了不同经济阶层被分开,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而获得了著名的雨果奖。在这个未来的城市,城市分为三个阶层,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来到地面生活。生活在第一空间的500万精英居民可以在清晨6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的整整24小时里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超现代城市中。第一空间折叠翻转后,第二空间的2000万居民开始在稍逊于第一空间的城市中工作生活16个小时。最后,生活在第三空间的5000万人口是清洁工、小摊贩和普通的劳动者。从晚上10点到清晨6点,他们奔波于摩天大楼与垃圾堆之间。作为第三空间支柱的垃圾分类工作本可以完全自动化,但现在却是靠人工完成,这是为了给在此生活的不幸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不同的世界之间是禁止跨越的,这就创造出了一个阶层明确的社会,第一空间的特权居民无须担心底层贫民会来污染他们的技术乌托邦。这个反乌托邦故事虽是一篇科幻小说,却清晰地描述了人们对未来世界中的经济阶层形成和失业率等问题的真实恐惧。郝景芳是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博士,她的日常工作是在政府智库中开展经济学研究,包括调查人工智能对中国就业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技术专家和未来学家,包括我本人在内,深深地对未来感到忧虑。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四波浪潮席卷了全球经济,它们有潜力撬开更大的贫富差距,引起大范围的技术性失业。正如郝景芳在故事中的生动刻画,未来由技术导致的财富与阶层上的悬殊可能演变为更深刻的裂痕:撕裂社会结构、挑战我们的人格尊严。人工智能对于商业来说是一个异常强大的工具。经济学家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带来157万亿美元的财富。很多收益来自自动化取代大量人工的工作。由此引发的裁员对所有劳动者都一视同仁,给高学历白领职工和许多体力劳动者带来同样的巨大打击。当人类与运算能力超过人脑的机器竞争时,大学本科甚至是高度专业化的研究生学位都不再是工作的保障。除了引起直接失业,人工智能还会加剧全球经济不平衡。通过赋予机器人看、听、拿、操作、移动的能力,人工智能会彻底改革制造业,迫使发展中国家那些雇用了大量低薪工人的工厂破产,切断底层人民改善生活的路径,剥夺发展中国家通过低成本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中国、韩国、新加坡的脱贫致富之路曾经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大量的年轻工人曾经是发展中国家的最大优势,但在人工智能跨越式发展的未来,却会变成拖累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即使是发达国家,人工智能依然会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天然趋向于垄断,会在压低价格的同时消除公司间的竞争。最终,小型企业会被迫关门,人工智能时代的行业主宰会获得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利润,经济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在我看来,如果不加以管制,人工智能对于潜在的社会经济问题就是火上浇油。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被机器取代,科学家扪心自问:在智能机器时代,人类的意义是什么?人工智能的“可以”和“不可以”分析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不能仅仅用传统“低技能”对比“高科技”的单一维度来分析。尽管人工智能可以在基于数据优化的少数工作中远胜人类,但它无法自然地与人类互动,肢体动作不像人类那么灵巧,也做不到创意地跨领域思考或其他一些需要复杂策略的工作。下面我用两张图来解释一下:(节选自李开复AI未来)(1)下列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 . 人工智能的四波浪潮席卷了全球经济,导致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引起大范围的技术性失业。B . 自动化取代大量人工的工作,主要是技能程度低下、重复性的那一类工作岗位受它影响。C . 人工智能还会加剧全球经济不平衡,剥夺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机会。D . 人工智能对垄断的趋向,会使许多行业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经济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2)2016年8月,郝景芳凭借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她获奖的理由。 【知识卡片】雨果奖是1953年设立,颁发给科幻或奇幻小说的文学奖。得名于美国惊奇故事杂志的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获雨果奖的作家及作品构成了世界科幻艺术金字塔的塔尖。(3)你的表哥今年大学毕业,想去担任训狗师,他的父母坚决反对,请你结合“就业分析评估图”,找出支持表哥的理由。 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 (5.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注】蓟(j)庭,地名。(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 10. (10.0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项梁:项羽的叔父。(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学书不成,去(去掉,指放弃学书)B . 项梁怒之(意动用法,对他很生气)C . 略知其意(省略)D . 又不肯竟学(完毕)(2)用三条“/ ”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3)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五、 写作(55分) (共2题;共58分)11. (5分)某社区计划从201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1日设定为“无手机日”。请你为“无手机日”拟定一个宣传口号(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并陈述设定这个日子的缘由和目的。(不少于60字)。 12. (53分)作文。请以“这也是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16分) (共4题;共16分)1-1、1-2、1-3、2-1、2-2、2-3、2-4、2-5、3-1、4-1、二、 名著阅读(6分) (共2题;共6分)5-1、5-2、6-1、6-2、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7-1、7-2、7-3、8-1、8-2、8-3、四、 古诗文阅读(15分) (共2题;共15分)9-1、9-2、10-1、10-2、10-3、五、 写作(55分) (共2题;共58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