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508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12校联合阶段性测试期中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古诗文名句积累填空 (1)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欲说还休,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许浑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写风云咋起,山雨将至的句子是_,_。 (5)2018年10月31日,金庸先生逝世,各方人士纷纷缅怀。金庸先生的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他的作品中始终流露着以家国为先的崇高情怀。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_,_。”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谪守回来后恍如隔世,感慨人事全非的诗句是:_,_。 2. (4分)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夏天的雨l_临人间,他热烈而又粗gung_,浇gun_大地,消除暑气,向人们展示着自己全部的热chn_。3. (2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趁热吃是没错的,但是食物在温度超过65以上的情况下会损伤口腔和食道黏膜。吃饭时狼吞虎咽,进食量过大会引发肠胃疾病,而且会加重肠胃负担。边吃饭边玩手机,是很多人纠正不了的性格。吃饭时注意力完全被手机吸引,也容易出现过量进食,从而使身体肥胖。(1)第处语意重复,应删去_。 (2)第处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 (3)第处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 (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_后加上_。 4. (4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香港大学校徵上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格物,见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添砖加瓦,有的则成为制造麻烦的“黑客”。正如,发明了罗盘,知识变成看风水:_。(1)概括上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仿照画线句,续写句子。 5. (4分)让我们一同参与“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民俗采风】如果在“民俗采风”活动动员会上,同学们选你做主持人,请你说一个开场白,你会怎么说? (2)【活动二:家乡小吃】每一个地方,让人流连忘返的总有两样东西:一个是美景,一个是小吃。小吃虽小,却花样百出、五花八门,是生活的美丽装点。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特色小吃,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介绍一种你所喜欢的家乡小吃。 (3)【活动三:节日探源】请你简要说说最令你难忘的节日及节日里发生的事。 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含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矿,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屋舍俨然_阡陌交通_不独子食子_货恶其弃于地也_(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B .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C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 . 大道之行也 长跪而谢之(3)翻译下面句子。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_。(5)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_。7. (9分)阅读大道之行也和子奇治县,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行,齐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 , 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治:治理。阿:地名,山东东阿县。遣:派。共载:同车。白首:老年人。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义。决之:决断政事。兵:兵器。仓廪:仓库中的粮食。魏:魏国。师:军队。(1)解释划线词。 选贤与能_女有归_既行,齐君悔之_追者反曰_(2)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魏闻童了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3)下面句子中断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B . 了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C .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账/贫穷阿县大治。D . 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4)子奇能让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和_。(各用4个字概括) (5)【甲】文提到大同社会需要“选贤与能”,请结合【乙】文内容谈谈你对它重要性的认识。 8. (10.0分)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两角钱(肖复兴)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加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选自北京晚报有改动)(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任选一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示例:“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似掏未掏的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9. (17.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两角钱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4)“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5)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6)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 (50分)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请以“收获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 (10.0分)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阅读名著能拓宽视野,启迪人生。我们读中外作品,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_、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中举胡屠户中的身上了解“变色龙”的特点;读罗贯中的水浒传,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_(外号+人名)在劫取生辰纲中的过人谋略;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_,我们徜徉在朝花夕拾的世界里,了解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2)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A本段文字中的“我”的全名是_,“我”是英国作家_(写出作家的全名)笔下一位出身低微,但是自强不息、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B选文中“我”因为什么是感到痛苦?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1、1-2、1-3、1-4、1-5、1-6、2-1、3-1、3-2、3-3、3-4、4-1、4-2、5-1、5-2、5-3、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1、6-2、6-3、6-4、6-5、7-1、7-2、7-3、7-4、7-5、8-1、8-2、8-3、8-4、8-5、8-6、9-1、9-2、9-3、9-4、9-5、9-6、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0-1、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