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712941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恭(gng)喜渊(yun)博根深蒂(d)固B . 关键(jin)压榨(z)孜孜(z)不倦C . 机械(xi)推敲(qo)持之以恒(hng)D . 模(m)式区别(bi)锲(q)而不舍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喧嚣 孀妻 长途跋涉 俯仰生姿B . 爆晒 作辑 巧妙绝伦 春寒料峭C . 嶙峋 蔓延 自出新裁 叩石垦壤D . 车撤 雕琢 无动于衷 交头接耳3. (2分)杜甫的三吏、三别是传世的佳作,其中三别是_、无家别、垂老别。( ) A . 从军别、无家别、垂老别B . 新婚别、阳关别、垂老别C . 新婚别、无家别、生死别D .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4. (2分)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B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去“新、马、泰”观光的旅客滔滔不绝。C .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D . 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6. (2分)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B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C .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D .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7.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文转载,电台反复播送,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B . 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C . 他产生了一个十分强烈的心愿用手中的笔,全面、真实地再现这一灾难。D .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8. (2分)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 , 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下面对小全张中的题词和碑文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B . 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C . 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D . 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细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注: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为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而发行的小全张。小全张右上方主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全景,主图下是镌刻在纪念碑正面的毛泽东的题词,左面是刻在纪念碑背面的由周恩来书写的碑文。9. (2分)下列表述的相关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唐代王安石。B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 .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几篇文章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D . 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2分)10. (12分)请根据提示语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 (4)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6)_,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7)兴尽晚回舟,_。(李清照如梦令) (8)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9)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钱塘湖春行中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写情趣盎然的早春图景的两句是:_,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福建土楼大多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发人深省的楹联匾额,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无不激荡着历朝历代土楼人家“修身齐家”的理想和“止于至善”的追求。振成楼有副楹联备受称道: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从文章介绍的内容可以看出,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缘由有哪些?(写出3点) (2)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并简述理由。第段中划线句子“福建土楼大多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中的“大多”这个词是可以去掉的。(3)第段中划线句子“振成楼有副名联备受称道: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使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为扬州市推荐可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项目,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推荐的理由。 12. (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笔下犹能有花开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雪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大,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想下来,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東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那个高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已经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仲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老太太画花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_(2)第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4)第段画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13.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今齐地方千里_臣之妻私臣_时时而间进_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14. (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这首诗的作者是:_(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5分)15. (15分)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召开一次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班会。无数文人墨客们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 (2)处于网络时代的中学生,交网友已经成为交友的一种方式。交怎样的网友,怎样交网友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下面是蚌埠市近期完成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调查“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你概括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选择的网友对象凭感觉交网友看重才华看重外貌看重人品比例19%17%19%45%我的发现:(3)对于交网友的利弊,众说纷纭,班上为此准备开展一个辩论赛。如果你是反方,请你列举网上交友的坏处有哪些(至少两点)。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6. (5分)请假条根据请假的原因,可以分为请病假和请事假两种。请假条的写法,有标题、称呼、正文、祝颂语、落款五个部分。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个字,这是所有应用文的通用要求,用来表明此文是用来请假的条子。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请假对象的称呼,往往是老师、领导等,这个地方要尊称,比如“敬爱的”、“亲爱的”等。正文前空两格,包括请假的原由,这个地方要实事求是;请假起止时间,这个非常重要,必须写清楚。祝颂语是所有应用文里表示对对方的友好,写在正文之后,多用“此致敬礼”、“祝您健康”等。,落款另起一行写在最右,包括请假人和写这张请假条的时间。请假人:李明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 (5分)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游历山川,你会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置身书海,你会结识许多令你折服的名人志士;观赏影视,你会看到许多让你欣赏的英雄豪杰;品味生活,你会感受人间真情在人生的旅途上,处处都有值得你学习欣赏之处。请以“我欣赏”为题写一篇作文。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每一个驿站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或弯或直,或深或浅。朋友啊,想想看,在人生旅途上,该留下怎样的串串脚印。俗话说“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你不必顾盼,只需奋力前行。请以“留下美好的脚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500字以上;若选第一个题目,请先将标题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得少于25行);书写工整,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11-1、11-2、11-3、11-4、12-1、12-2、12-3、12-4、四、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9分)13-1、13-2、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14-1、14-2、14-3、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5分)15-1、15-2、15-3、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6-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