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09788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学习目标1、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3、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积累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1,挈妇将雏鬓有丝2。梦里依稀慈母泪3,城头变幻大王旗4。忍看朋辈成新鬼5,怒向刀丛觅小诗6。吟罢低眉无写处7,月光如水照缁衣8。1注: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1. 惯:含有司空见惯之意。长夜:漫长的黑夜,比喻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岁月。2. “挈(qi)妇”句:挈、将,是同义词,均有提携、带领的意思。妇:指鲁迅夫人许广平。雏:指鲁迅的幼儿周海婴。当时,海婴还只有一岁零三个月,故称“雏”。鬓有丝:指两鬓斑自。鲁迅写此诗时已51岁,因多遭离乱与忧患,故有憔悴、衰老之感。3. 慈母:泛指当时受迫害的革命者的母亲。4. 城头:指南京。变幻:指国民党军阀间的勾心斗角,长期混战,使政局动荡不安。5.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6. 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7. 无写处:含有无地可写,无处可发表之意,形容极度悲愤。8. “月光”句:月光如水,语出杜牧七夕诗:“瑶阶夜色凉如水”。缁(z)衣:即黑色的衣服。1 预习案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2)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蕉峣:jio yo 高耸)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3、自学评价(1)、给加点字注音。长歌当哭( ) 菲薄( ) 租赁 ( ) 不惮( ) 虐杀( ) 惩创( ) 绯红( ) 尸骸( ) 寥落( ) 黯然( ) 攒射( ) 浸渍(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编辑 洋溢 桀骜不驯 B扉页 屠戳 百折不回C气概 徘徊陨身不恤 D销行 喋血 和霭可亲(3)、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于死者毫不相干,_在生者,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A.即使 但 也 倘使 B.虽然 相反 也 或许C.虽然 但 却 倘使 D.即使 相反 却 或许 探究案整体感知结构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感情。第1段写作者参加为刘、杨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情形。“独在礼堂外徘徊”一句中“ 独 ”与“ 徘徊 ”可见心情的沉痛。第2段写刘和珍预定莽原的事。“生活艰难”、“毅然”表现了刘和珍 敢于反抗、追求进步 的精神。第3段表明写作本文的一个目的是批判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最后一句中“非人间”“浓黑的悲凉”指 社会的黑暗 ;“最大哀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悲愤;“它们”指 反动派和“学者文人” ;“后死者”指 作者自己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第1段将 真的猛士 和 庸人 进行对比,赞扬前者勇敢面对现实、永不回避的精神,批评后者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的态度。第2段说明写本文是为了不忘血债。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她的哀悼和崇敬。第1段作者给与她“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最高评价。第2段写“初见姓名”、“反抗校长”、“听课交谈”、“黯然泣下”四件事。突出刘性格的三个侧面,一是“桀骜锋利”的个性,二是“ 始终微笑着 ”善良可爱的性格,三是“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深远广大的胸襟。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第1段通过一系列虚词表达了作者无限愤慨的心情。24段进一步抒发愤激之情,怒不可遏。第5段,用诗化的语言,把愤怒的情感推向顶点。“沉默呵!沉默呵!”运用 反复 的手法,强烈抒发了作者深沉、激越的感情。最后用“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句表示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非此即彼,就看我们选择。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1段为过渡段。第2段记惨案发生的情景,进一步具体揭露反动派的凶残。第3段写刘和珍的死,用三个句子反复强调真实性,不仅照应前文,还揭露反动派凶残,显示作者巨大的哀痛。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第1段提出对请愿的看法。作者为这次徒手请愿而流血深感痛惜,为意义寥寥的牺牲而感到痛心。“至多”强调 意义有限 。转接下文,指出徒手请愿毫无意义,并以 煤的形成 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阐明看法,总结惨案的经验教训。第2段写爱国青年的鲜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起句用“然而”一转,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肯定它的社会影响。“ 至少 ”是起码的估计,与上文的“至多”相对。此中还引用陶潜的挽歌深化作者的看法。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第1段回应全文,总括惨案出于作者意外的三种情况: 封建军阀的凶残 ,帮凶文人的下劣, 爱国青年的从容 。第2段赞颂中国女子,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作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鼓舞“苟活者”和“真的猛士”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第一、二部分,悼念逝者,唤醒生者。中间三部分,追忆往事,揭露罪行。最后两部分,讴歌烈士,点明意义。文章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激荡的感情一次次喷发,给人心灵的震撼。整体感知情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 杨德群、张静淑 ,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 沉痛的悼念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以及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的感情。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纪念了刘和珍,还写了三类人,其目的是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纪念刘和珍则是评述的切入点,这样来写有很多妙处: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微笑”、“态度很和蔼”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们的无耻澜言全都不攻自破。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突出了 反动政府的凶残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反映了 正义的人们对逝者的沉痛悼念。文本研习1.文章第一部分第二段两次出现“却只能如此而已”,其含义是 表现对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对凶杀得不到惩办内心克制不住的愤怒 2、第一、二两段两次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话中含义是 强调悲愤难忍,一要以笔为武器向反动派宣战,二要提醒那些忘却者 3、 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了这样的话:“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那里还有什么言语”,“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些话该如何理解? 这是愤怒到极点,悲痛到极点,而说不出话的表示 4、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含义。(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为什么说他们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衰亡的缘由到底是什么?作者的期待又是什么?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3)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 烈士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5、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 苟活者”等几类人。“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忘了烈士的鲜血;“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对世界态度冷漠,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有恶意的闲人”指为反动派摇旗呐喊的反动文人;“ 苟活者”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烈士精神的激励下,有走向斗争的可能。课后练习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3月24日晚,第五场团体赛中,新稻子组合的一曲高原女人歌真是长歌当哭,美妙感人,道出了高原女人善良的品格和艰辛的生活。B如果秦少游(人名)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C面对持枪歹徒,泰安市民警夏波等人殒身不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危难时刻的公安精神。D在2011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21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伊朗高度怀疑恐怖分子利用了从联合国机构获取的情报,包括安理会制裁清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该国核科学家约谈的信息,确定下手目标并实施行动。B台湾选务部门在将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证书送给马英九时,马英九在致词中表示,他收下当选证书的同时,也收下了台湾民众的托付与期许。C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D1月15日,知名博主麦田发表了一篇人造韩寒的博文。文章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鑫波“人造”和“包装”的结果掀起轩然大波。3下面是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为其写的挽联,请依据合理顺序,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上联:生死同衾,_,_,_。下联:外抗强权,_,_,_。疆场空有约死难同穴劳燕惜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白宫溅血泣黄泉内除国贼ABC D3解析:C项,“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A项,“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情色彩不当。D项,“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此处语意误解。答案:C4解析:B项,双主语;C项,语序不当,“不仅”应调至“过去”前;D项,句式杂糅,去掉“掀起轩然大波”。答案:A5解析:可根据语境和音节的多少来判断。答案: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