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70925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水镇“威宁试点”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水镇关于开展“威宁试点”工作的工作总结自治县委、县政府:中水镇位于威宁西北部,距县城102公里,与云南省昭通市接壤,距昭通市昭阳区城区中心18公里。国土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有58291.35亩,林地10200亩,荒山24618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目前全镇总户数11037户,总人口4861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907人,占总人口的49.2%,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居住着回、汉、彝、苗、布依5个民族。因地处温和半干旱河谷地带,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独特特征,小区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农产品不仅品种多,产量高,而且品质优,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农业。2009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就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帮助贫困群众切实脱贫。由此,威宁成为国家级的“喀斯特地区综合扶贫试点县”,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两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关于威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威宁试点”工作为契机,以县委“四五六七”的工作思路为指针,以“建设大基地、培植大产业、促进大流通、确保大稳定”为目标,紧紧抓住千载难逢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推动中水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现就2009年9月以来开展“威宁活动”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威宁试点”两年来回顾2010年末全镇经济总收入为1.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50.00元,在9987户农民中,有2864户属贫困户,占全镇总户数的28.68%。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中水镇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各种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强化发展意识,全镇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共完成生产总值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比上年度增加250元。(一)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两年来,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基础建设作为重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快建设步伐,通村公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电、路等建设项目、一事一议等民生工程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得以重大突破。争取县通组公路建设项目6个,修建通组公路32公里;积极争取资金110多万元修建通村通组公路48.7公里、中小型桥梁5座;镇财政投资12万元,改建扩建102省道3公里,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投资2500多万元,完成银水提灌站二期工程;完成两座水库出险加固,维修两座水库主干渠、支渠,维修大龙潭和出水洞等沟渠损毁部分;修建小水窖460口,修建山塘1个,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资280万元完成小规模土地开发整理1200亩投入700多万元治理河堤6200米,完成投资970万元的密集型烤房建设485间,投资180万元完成烤烟育苗大棚3顶,育苗池140个,投资25万元新建防雹炮点2座;11万伏变电站完工,投资40万元安装了12公里的输电线路,新安装电压器8台,解决9个村烤房和生活用电问题,完成绝缘化改造工程4公里;投资114万元完成农网改造16千米,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投资150万元,改造完善农贸市场大棚,硬化水泥路,投资57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面改造新老集镇覆盖9个行政村的供水设施,修建新建了派出所办公大楼、计生康复中心,镇财政匹配16万元改善办公设施;投资20万元完成敬老院建设,新建客运站,启动建设文化服务站、幼儿园等建设项目,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上马,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即将大幅度改善。(二)特色农业产业化迈出新步伐,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推进传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进程,改变农民耕作方式,不断扩大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巩固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巩固烤烟、蔬菜等传统支柱产业,培植了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烤烟支柱产业稳步发展,2009年全年种植烤烟23320亩,共收购烟叶64.8万斤,创烤烟税收977万元;2010年烤烟种植再创新高,种植面积共2.4万亩,收购烤烟721万斤,均价8.06元;2011年种植烤烟28360亩(比起2009年增长4360亩)。在巩固玉米、洋芋等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种植,目前已形成以大蒜、莴笋、辣椒等优质蔬为主题的万亩蔬菜基地12000亩(比起2009年增加3755亩);精品苹果3500亩(比起2009年增加1884亩),核桃种植12000亩(比起2009年增长9082余亩)。种养殖业科技含量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多元化良好局面初步形成。这两年,我镇在困境中曲折前进,在逆势中奋力突围,我镇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80元增至3100元。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发展势头强劲。(三)村容镇貌大有改观,乡村文明建设再上台阶两年来,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全镇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效果明显。全镇共启动“黔西北民居”新建、扩建、改造158户,共落实危房改造1622户,发放危改资金1292万元。完成2个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全镇19个村民组开展了村庄整治,完成沼气建设1200口。实施改厕和通组路、联户路及院坝硬化,搞好“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绿化街道350米,安装路灯84盏,小城镇建设得以推进,城镇化率大幅度提高;机关办公设施建设推进,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提高,办公环境不断改善。投入经费86万元,新建垃圾填埋场1个,购置环卫车1辆,招收环卫工人12名,协管员10名,管理措施逐步健全,“整脏治乱”效果明显,镇容镇貌不断美化;新建生态家园模式厕所2座;垃圾池9个,增加垃圾箱40多个。各村兴建了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等各类不同的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开展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文化惠民建设见到实效,村容村貌、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方面焕然一新。(四)各项措施齐抓共管,维稳工作成效显著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强化公民法律意识。全民学法、守法、依法维权和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目标初步实现,抓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抓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组织农民群众广泛参政议政,办好社会公益事业,达到了深化民主政治、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坚持稳定压倒一切,逐步加大对综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完善了公安、司法、政法、治保调解等一系列防控体系,强化管理。完善了对危爆物品的审批、使用和管理制度;以“两抢一盗”和打击涉毒犯罪为龙头,以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为重点,两年来,成功破获“8.12”特大凶杀案,共发各种刑事犯罪24+19起,侦破21+17起,抓捕各类犯罪嫌疑人96+78人;发生民事纠纷213件,调解成功209件。加强对“黄、赌、毒”的整治。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种违法犯罪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得到打击和控制,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保持安全生产良好势头。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两年来共排查非法采煤井口6口,炸封、填封、砌封6口,对已封闭井口实行建档管理;同时加强了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并同农用车和拖拉机车主签定了责任书,加强监管,扎实开展对交通运输、烟花爆竹、非煤矿山等方面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了我镇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的目标。抓好信访维稳相关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治安突出问题的整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干部包保责任制,强化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认真搞好接待以及疏导工作,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稳控”,通过信访条例的贯彻执行,有效控制了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为打造平安、和谐中水夯实了基础。(五)教育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事业齐头并进教育事业日新月异。新建的银水小学、中水三小、龙塘小学等,新增中水中学、中水二中、二小等共8所学校校舍,完成40多亩建设用地的征收和“三通一平”工作。排查鉴定校舍安全工程面积9360平方米,完成4个校点校舍安全加固工程;采购配置初中、小学图书2.3万册,教学仪器及器械6套,课桌凳3600套。“两基”、“普实”验收合格,“普九”和“普实”工作顺利推进,教学质量明显改善,升学率大幅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茅。计生工作突出重围。立足计生工作降类的严峻形势,镇党委审时度势,夯实基础,强化责任,突破死角死面。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为突破口,以底数清核、妇检补救、扫清库存为重点,严格实行干部包村帮户责任制,严格计划生育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严肃妇检工作,杜绝政策外出生;共落实“四术”任务980+402 例(其中结扎541+254例、男扎1例、二女户6例、上环439+148 例),完成县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群众生育观念开始转变,政策生育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刚性指标完成较好,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政救济和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共落实危房改造1622户,发放危改资金129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共7651户,2254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81270.5208万元。(查对比每年各多少)发放救济粮13.725万公斤。进一步抓好扶贫补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全镇做到了应保尽保,全镇共有12471人参加新农保,其中有3520人是60岁以上的,收取参保金109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居全县第三。在争取和落实优抚、优待、五保、救灾救济资金,整合社会扶贫、计生帮扶和党员结对帮扶资金、各种渠道捐款捐物,合理运用,开展了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各类灾民、贫困人口、计生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党的恩情,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公共医疗卫生效果明显。投资80万元新建卫生院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投资400多万元完成9个村地氟病改炉改灶工作,投资95万元完成19个村村卫生室建设。门诊和住院人次提高了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以来,2009年参保率87.6%,2010年参保率为94.7%,2011年全镇共有4226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15%。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土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深入开展,圆满完成年度征兵和预备役训练任务。团委、工会、妇联、残联、关心下一代、统战、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强化党自身建设,坚持抓思想作风建设,抓制度建设完善,抓基层组织建设,抓党员教育管理,抓党员队伍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目标,切实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及“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活动契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切实抓好党的建设。顺利完成全镇19个村第八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高了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认真开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等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机关干部、村干部外出学习培训。整顿了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2个,发展新党员86名。投入资金15万多元,扩建了前河村办公楼。制定了镇党政班子联系点制度,加强贫困党员生活补助,老党员、老干部、困难党员春节慰问等。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了干部管理,建立完善了廉情预警机制建设。完善了干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制度。二、“威宁试点”两年工作的经验总结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我镇发展型党组织建设着力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下功夫,着力在创新管理、促进和谐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和“引擎”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抢抓一切发展机遇。突出“干”字当先、“快”字当先、“闯”字当先。在全省实现跨越发展思路、毕节试验区加快转型、提速发展的思路、县委2010年年初提出的“四五六七”工作思路的引领下,抢抓“威宁试点”和“两年提速”大好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开创中水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两年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不但给中水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制定如下:第一,必须毫不放松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第二,必须围绕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培养发展型干部,建发展型队伍,汇聚一切智慧力量,整合一切优势资源,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凝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进“威宁试点”各项工作。第三,必须始终发挥解放思想的先导作用,致力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走科学决策的路子,以观念的更新推动队伍的建设,以坚强的保障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第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以强大合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经验既是党委上下在推进发展中形成的共识,也是指导我们今后工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但是,在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三、下阶段工作的方向未来若干年内政府工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按照“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中心;破解两大工作难点:人口控制、社会稳定;抓好三个基础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拓宽四条增收路子: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着力发展农村企业、强化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劳务经济;切实解决好五大民生工作:安全生产、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目标:农业总产值达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人人享有初级医疗卫生保健、人人享有普及教育和初级职业技能培训资源、80%左右的贫困人口基本摆脱贫困、农村经济得到快速持续发展”的“12345”总体发展思路。1、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2015年实现全镇人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0元,生活富裕。到2020年实现人民生活脱贫致富奔小康。2、破解好中水镇两大工作难度(1)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难更多、矛盾更尖锐、情况更复杂,计划生育工作依然是乡镇工作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虽然通过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广大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接受,计划生育的意识有所转变和提高,但多子多福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之一些群众因为对结扎手术不了解,恐惧害怕,导致计划生育工作的矛盾尖锐复杂。对乡镇而言,计划生育工作要作好以下七点:一是台帐要规范、家底要清楚;二是“一放二扎”这个重点要突出、力度要加大;三是其他指标要兼顾,绝不能忽视;四是宣传工作一定要到位,思想工作一定要靠前、要深入;五是一定要依法办事,工作人员不能违法;六是一定不要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热点问题;七是必须确保计生工作人员和群众的生命及人身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社会治安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党和政府肩负的重大责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促进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使人民安居乐业,不仅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义不容辞的职责。3、抓好三项建设(1)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重任,乡镇党委只有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通过作好以下几点工作,抓好基层组织工作。、抓决策,明确思路谋发展。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能否实现。、抓关键,建强班子保发展。抓基层党建,关键是抓村社,抓住了村社就牵住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牛鼻子”。一是要多措并举强班子。坚持做到“想干事的给机会、会干事的给岗位、能干成事的给地位、不干事的快让位”,推动村级班子由“政治型”向“经济型”、“守家型”向“创业型”转变,不断把广大农村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选为村级班子成员。二是要选好配强领路人。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一把手”这个重点,坚持选拔配备与锻炼培养并重,重视选优配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抓重点,典型引导促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是抓后进,创示范,促五好。在后进村的整顿上,乡镇党委要坚持“建班子、换脑子、选路子、送引子、学样子”的思路,要有针对性地集中力量重点整治“五类村班子”。即:整“窝里头”的散班子、促“不工作”的懒班子、撑“怕是非”的软班子、帮“问题多”的难班子、治“不廉洁”的贪班子。在抓典型示范上,坚持“边创建、边总结边推广、边巩固”的原则,按照“一年抓创建、两年抓巩固、三年上台阶”的总体要求逐步推进。要通过“双培双带”工程,在乡镇范围内形成了党员带富户、富户带穷户、穷户学富户、党群共致富的共富格局。 、抓难点,全面推进快发展。镇党委从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基层管理模式上求突破,在服务基层上求实效。一是修订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四是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五是多方面解决干部难当、无人爱干的问题。(2)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集中有限资金,突出建设重点。、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彻底修缮“三面光”的出水洞水源配套水渠。、争取前河流域、中河流域、后河流域、银水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加大通村道路建设,争取在2015年前村村通油路。、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小集镇建设力度、加大环境卫生和“一池三改”(建造沼气池、改厕、改灶、改牲畜圈)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立足本镇实情,结合多年来实施生态建设项目的经验和做法,在探索中治理,在治理中探索。应从以下方面建设:加大石漠化治理。一是分流域治理;二是分类型治理;三是多措施治理;四是多部门治理。在条件比较适宜、土地面积相对较多的地方,做到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范化种植,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板栗、花椒种植基地,建立一个或几个集中连片、种植规范、管理科学、效果明显的示范样板基地,带动周边群众种植。4、拓宽四条路子,增加农民收入我镇是农业大镇,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村稳则全局稳,农民富则全镇富。解决好“三农”问题,核心是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要按照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统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进一步利用农村远程教育,广泛宣传科技兴农力度,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农业支柱产业。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发展“四大特色片”的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实施“绿色、无公害”品牌这一战略,在城效田地,要重点抓好25000亩优质烤烟基地建设;10000亩早洋芋、大蒜、莴笋、辣椒等蔬菜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在花园村和银厂村继续抓好以养羊和养牛为主的养殖基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农村企业。围绕畜禽、大蒜、果蔬、等大宗农产品,力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的大项目,并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最大程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要强化乡村旅游的开发。一方面要以现有的鸡公山和中水汉墓群为基础,进一步加大中水古文化历史及文物的挖掘、保护、开发力度,提升品味,发展古文化旅游区。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华水库建成后形成10里平湖造就的生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旅游度假区,发展壮大 “农家乐”休闲旅游度假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品味和档次。、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大产业来抓,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劳动力转移网络,抓好劳动力就业的岗前培训,变人口压力为动力,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力度。 5、切实解决好五大民生工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要抓好安全生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对非法采煤窝点的监督管理力度,发现有非法开采的现象,一定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决炸封取缔,不让非法从业人员有可乘之机。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从事非法开采人员的思想认识转变过来,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三是要对这部分人加大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有一技之长,从事其他行业,增加收入。、住有所居要将解决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始终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特别要将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村危房、茅草房改造进度,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病有所医要加大农村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增加参合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至于使群众因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至于困病致贫、因病返贫。、老有所养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分享发展成果,安度晚年。、学有所教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不断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立足中水镇实情,通过认真规划,建设大基地、培植大产业、促进大流通、确保大稳定,把扶贫开发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建设项目上是下阶段我镇党委、政府工作努力的朝向。 中水镇党政办 2011年10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