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草稿.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83974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草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草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草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与实践第一课时我的物品各就各位教学目标: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4、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教学用具: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书包、书本。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想想自己整理过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看看你是怎么整理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整理有什么好处?2、如果自己不会整理物品,看看家长是怎么整理的。3、自己曾经整理物品时的录像。4、教学器木才:衣物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5、教学课件:录像机、学生录像带、计算机光盘教学活动过程:一、游戏明理: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自己会整理。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6、比赛:(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二、热情: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4、学生谈体会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5、师:一天玲玲到帅帅家串门,看到帅帅在整理书架,她也要帮忙。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合作的吗?出示53页第四幅图。他们合作得怎么样?(围绕方便美观说)四、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为四大组:书籍组、衣物组、文具组、床上用品组。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4、学生分组整理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五、小组讨论: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体会父母长辈的辛苦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们)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六、检测: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55页,师边讲解生边涂色。2、汇报七、布置作业:练习收拾书包和摆放书本。零食与健康教案目 标:使学生懂得吃零食的危害,教育学生健康饮食。过 程:无论哪一种“零食”对你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育都没有好处,所以这一节就来谈一谈吃零食的危害,目的是希望你们能杜绝吃零食,保证每一个人都能聪明伶俐,健康成长。一、什么是零食?零食,是指人们在两餐之间所吃的食物,也可以理解为非正常吃饭时所吃的食物。凡正常饭以外的零星小吃都可称为零食。零食的范围很广,种类及品种甚多,中小学生在商店购买的“小食品”以及街边食品摊上的各种“小吃”和各种水果及各类饮料,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零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吃零食,有的孩子几乎天天零食不断,并形成对某些零食的偏爱。例如,有的孩子一天要吃几包鱼干;有的孩子一天吃好几包方便面;有的孩子夏天很少吃饭,每天却要喝很多汽水。不少孩子养成了好吃零食,不爱吃饭的坏习惯。零食一般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是经常吃反而会影响正餐,有碍于健康,必须纠正。二、吃零食的害处:如果说吃零食会影响你的智力发育你可能不信;如果说“小食品”有毒副作用你也不会相信;如果说肥胖会导致智力下降你更不会相信。可是,这些确确实实都是真的,吃零食确实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1、影响环境。食虽美滋滋地吃完,但是包装袋随手一扔,美丽整洁的校园就被污染了。难道你们没看到随处都有垃圾吗?2、浪费钱。每天一元,一年就是三百多元.你们想过没有,钱是爸妈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辛苦赚来的,不能随便乱花钱。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改掉吃零食的习惯,保护我们的健康与环境。3、影响健康。大多数零食生产厂家不正规,安全措施不到位,吃了对身体有害。(1)青少年胃容量有限。零食吃多了,尤其在饭前吃零食,特别是吃甜食,必然影响食欲和进食量。(2)由于吃零食影响了对正餐的食欲,必然会影响对所需营养素的全面摄取。久而久之,便造成营养失调或营养不良,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人体所需的营养,主要是从每日三餐的食物中摄取。如果三餐吃饱、吃好,基本营养素能够得到保证,无须再加零食。另一方面从零食中不可能全面摄取所需的营养素,以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宝库:蔬菜来说,任何零食都难以补偿,而人体长期不吃或吃得不足,就会造成代谢障碍,严重地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3)零食吃多了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消化过程是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有节律的连锁反应的过程,消化系统有其自身的节律,如果平时总吃零食,破坏了三餐进食的规律,不但加重胃肠的负担,还会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对于消化能力较弱的人,必然会引起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而导致消化系统的疾患。三、几种青少年不宜的食品1、泡泡糖:和果冻一样,泡泡糖容易滑入气管,而且不易咯出。因此,对儿童来说,它是危险品。2、爆米花:爆米花大多是将玉米或大米放在含铅的密封容器里膨化而成,当容器被加热时,熔点很低的铅就以铅烟的形式直接附在爆米花上。因此,吃爆米花会导致铅在体内沉积,引起中毒。3、杏仁:含有苦杏仁,可转化为氢氰酸,食后常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头昏,甚至死亡。4、白果:含有白果酸,氢化白果二酸及白果醇等有毒物质,成人吃生白果一次超过10颗,就可能中毒死亡。人们往往认为将白果炒熟吃,这样就可以使白果酸和氢化白果酸分解为无毒物质,其实不然,多吃仍会中毒。5、炒货:儿童咽喉部肌肉协调能力较差,致使瓜子、豆子之类的炒货容易被误吸,形成呼吸道异物。6、果冻:滑溜溜的果冻一不留神就会误吸到呼吸道,引起窒息。 而且,它含有人工色素和香精,对人的健康有害无益。7、普通皮蛋:普通皮蛋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一种辅料,它的化学成分是氧化铅。从加工到食用这段时间内,氧化铅逐渐渗透到蛋白,因此,普通皮蛋儿童不宜吃。8、冰淇淋、巧克力、薯片:都属于高热量食品,容易导致肥胖症。我们的周末活动背景:二年级的学生在校园中虽然已经生活了三年,养成了一定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但是对于自己的学习和作息时间不能自觉、合理、科学的安排,常常出现拖拉、浪费的情况,对于时间没有概念和认识,不懂得时间的宝贵。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梳理问题、选择问题、研究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初步具有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内容以学生熟悉的儿歌切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小组交流、评价、提建议解决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进行探究,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究,找出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的方法,并用来解决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珍惜时间,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要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找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并用来解决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交流与展示,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交流的多种方式,养成在倾听中尊重他人、分享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意识,增强自信心。活动重点:掌握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并用来解决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初步掌握进行交流的多种方式,养成在倾听中尊重他人、分享学习的良好习惯。活动难点:掌握巧妙安排时间的方法,并用来解决自己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策略:激趣创境法、研究讨论法、谈话交流发等策略。课型:汇报交流与展示课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晚间作息时间表”、写有“每天放学后要做的事情”的小卡片和空白小卡片、胶水等。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时光老人让我给同学们带句话:(课件出示:向往成功的桂冠,就别空费每一天)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要想成功,就别空费每一天)(指名说)那么,作为小主人的我们,每一天的时间,都应该做些什么,又应该怎样去安排这些事情,才能不空费每一天呢?揭示主题【出示课题我的时间我做主】(齐读课题)我的周末生活今天,我们将乘坐时间老人驾驶的“时间小马车”完成我们的活动。通过这阶段的收集和调查,我们知道,一天当中最能体现我们做主的时间是从每天的放学后到睡觉之间。上节课,我们班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成了钟面组 时针组 分针组 秒针组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对这段时间的安排进行了调查整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和其他小组进行汇报交流。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二、“汇报交流”城在汇报交流城里,每个小组要根据本组的情况把放学后要做的事情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钟面组 时针组 分针组 秒针组钟面组:其他小组同学自由发言给出意见。时针组:其他小组同学自由发言给出意见。分针组:其他小组同学自由发言给出意见。秒针组:其他小组同学自由发言给出意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三、“研讨”城1、研讨:各小组根据本小组具体情况和其他小组成员给出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讨论,看看,怎样安排放学后的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有益的事情?2、各小组汇报:(师小结)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引导学生先合理选择再进行科学安排并制定属于自己的“放学后作息时间计划表”。四、“计划” 城请和小伙伴们研究制定属于我们自己的“作息时间计划表”吧。(课件播放音乐)五、“展示”城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小组选出最好的,到展示台前展示。评选出“放学后作息时间计划表”制定“优胜组”。其实,每个组都不错,都比上课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组相比之下更合理,更科学。谈谈你们的收获。(提醒学生自己上这节课之前和现在进行比较谈收获。)六、总结:送给大家两句名言:(课件出示)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师)最后,让我们乘坐着时间的小马车,用你收获的方法去安排你的课间十分钟吧。(课件播放歌曲,师生唱歌走出教室)板书设计:我 的周末我 做 主合理选择制定计划科学安排小精灵儿童wo网我站 我的小收藏一、教材小收藏分析本课小收藏选择“小收藏”这一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小收藏学习任务是以学生平时在生活中收集的各种喜欢的物品与同学共同欣赏、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收藏的价值、意义,以及获得相关的小收藏知识。教材内容小收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可以直接从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的各种喜欢的物品欣赏交流入手,引发学生对其收集物品的价值、意义的思考,继而围绕此物品的整理、研究的问题展开学习活动。小收藏教材分别提示了物品收藏的分类、整理的途径及收藏的对象等,并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多样化的图片范例,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讨论,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收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教材设置的活动是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喜爱、关注或收藏的物品,交流收藏经验和价值、意义,并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小收藏有关的故事,使教学达到高潮。本课的教学评价可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与同学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及学生对自己收藏物品整理研究的情况。评价可自评、他评、师评相结合。学习屋中关于珍贵收藏品的欣赏及相关说明,一方面是进一步丰富、拓展学生的收藏视野,另一方面是鼓励学生课后积极自主地探究其他方面的收藏知识。二、教学目标了解收藏的基本意义,以及相关的收藏知识。能用心关注生活,并能选择有意义的物品进行收藏,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升生活的品位。三、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准备十分重要。教师方面的教学准备:教师可准备一些精美的或意义深远的私人收藏物品,供学生欣赏,如邮票、火花、各种各样的笔等。教师还可课前收集些收藏的图片在教学中使用。学生方面的学习准备: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书籍杂志、网络或家人朋友等途径了解、记录收藏的信息资料。提示学生带问题收集信息资料,如收藏的意义?人们收藏的物品有哪些?同时,布置学生带上自己平时收集的一些物品进课堂学习。上课时,教师首先可逐一出示自己收藏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在介绍教师的收藏品时,应注意语言表达的情意性,可讲某件物品的来历、其包含的内容知识或是有意义的故事使学生在实物欣赏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有关收藏的意义、收藏物品的种类及途径,为下面的教学作铺垫。延续学生欣赏的氛围,教师适时把话题转到学生带来的各种物品上。怎样;1导学生将物品的收集上升到有意识的收藏,形成一种生活的情趣、品位,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操,是本课的难点,也是美术课程的功能和要求。因此,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自我经验和知识的自主建构基础上。教学中,可围绕“我收集的物品”这样一个话题展开活动,鼓励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讲一讲收集的原因或物品的来历,与之相关的故事或特殊的意义在学生交流讲述时,提示学生收集、整理、分类及研究的方式,形成进一步收集与物品相关的信息资料的意识,使收集更具意义,形成收藏意识。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可随机运用多种媒体和媒材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或个性化的图片范例,启发学生的思维。欣赏的内容可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展示私人收藏的票据、钱币、卡片等,扩大学生的收藏视野;另一部分是珍贵的收藏,展现部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介绍它们的重要价值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如果说,藏品之于内府,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它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都与收藏家息息相关。因此,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能形成很好的艺术修养。本课的课后拓展可让学生参观本地的博物馆,进一步了解珍贵收藏品的价值、意义。也可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收藏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四、教学选择教师可根据本校教学资源、学情以及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等选择不同的教学程序,如:谈话导入欣赏交流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获得方法活动表现交流评价,或:欣赏感受研究讨论认知感悟交流体验活动评价。五、教学建议1由于教材提供的收藏品图片有局限,教师可增补一些关于收藏品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素材,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提供活动参考。2课堂教学的组织建议以小组形式进行,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交流。3可结合班级活动或年级活动,师生共同举办一次小型的收藏品展览会,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提升本课的教学效果。六、教学资料收藏的意义中国文化艺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凝聚着文化收藏的风云沧桑。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在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收藏的蓬勃发展。历史上每一个昌明的时期,即是文艺创作的繁荣期,也是文化收藏的鼎盛期。历代统治者在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之际,总要大量搜求艺术品,以充实内府收藏。艺术品的散失与收藏是此消彼长的。往往在一次次的大规模的集中之后,接着是一次次大规模的散失。尤其是改朝换代之际,艺术品的噩运也随之而来。因此,历代以来的收藏,整体上呈逐代锐减的趋势。但由于帝王能凭一国之力,也能使一些埋世名作重见天日,多少弥补历代的损失。同时,每一时代出现的一些代表作品,得到保存下来,日积月累,使书画文物的收藏,日渐丰富。特别是建国以后,各大博物馆对文物的征集和鉴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是对政府收藏的有力补充,它们是参与收藏的另一支生力军。这些收藏家一般来自士大夫阶层,有修养、有品位,有胆识,也很有经济实力。他们的收藏,与内府的收藏可以说是呈互相消长的态势:内府收藏的基础,是建立在私家收藏之上的;而私人收藏家的收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将政府散佚出来的加以收集汇拢,使之不致于长期流落下去,然后,又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机重新流入政府。作为收藏品,它自有物质、精神两方面的意义。作为承载着多种人文信息的商品,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随着时代风尚、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以书画为例,齐白石的同一幅画,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现在,可达到30万元。至于古代的书画,经年累月,其涨幅就更大了。060s.com1收藏拾趣澳大利亚有一位收藏家专门收藏吸尘器、抽水马桶、假发、绝缘瓷瓶、金属丝,甚至连人的假肢都成了热门的收藏品。荷兰建筑师庇杰尔维尔斯玛是一位“沙堡”收藏家。每逢休假曰,他就到海滨沙滩上,建造十分奇特的“沙堡”。这些用沙子堆集的城堡,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然后用摄影机拍下来,经常举办“沙堡”摄影展览会,吸引了大批观众。西德的汉斯,是一位声音收藏家,花了几十年的功夫,收录了几百盘录音带,有人类喜怒哀乐的声音,有飞禽走兽的呜叫,更多的是大自然中的音响,从小溪的流水到大海的奔腾怒吼。他收藏的各种声音,不仅可作为资料欣赏,而且还为剧院和影视配音服务。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伊莉莎白罗薇小姐,是一位“梦境收藏家”。她经常在报刊上登广告,希望人们把自己做过的恶梦、美梦和灵梦的梦境,详细地叙述一番,寄给她收藏。二十多年来,一共搜集到2500个与众不同、石破天惊的“梦境”故事。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被她编成梦境宝典一书。(谭诗清)参考书目方寸大世界系列丛书 华厦出版社收藏家杂志中国民间收藏智库 新世界出版社另类收藏 学林出版社(教学活动媒体运用实物欣赏 激发兴趣了解收藏的意义出示老师收藏的物品,欣赏交流。1昨天老师忙碌了一个晚上,整理我的许多宝贝,今天,老师把他们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猜一猜,是些什么呢?(从讲台下拿出四个精美的盒子分发到每小组的桌上)2轻轻地打开每个盒子看看就知道了,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组交流欣赏的物品。3简要介绍老师的收藏品。2轻轻地打开每个盒子看看就知道了,你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组交流欣赏的物品。3简要介绍老师的收藏品。有的盒子里装的是石块,有的盒子里装的是小人书,还有的盒子里装的是钱币,虽然它们是普普通通的物品,但是它们伴随我成长、生活,每一个都记录着一个难忘的故事收藏的物品设置情境:收藏品的整理分类1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收集了很久的、非常喜欢的小宝贝,还没来得及整理呢, (出示装有各类商标、门票、树叶的纸盒)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些好办法来整理呢?2将物品发放到小组。3小组讨论。4教师小结:各类物品可根据其特征进行整理分类,如按物品收集的地点分类,按物品收集的形状分类,按物品收集的时间分类等。教师收藏的物品物品收藏的 途径如果要丰富我们收藏的物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呢?学生集体交流:别人交换、留存生活中使用过的实物投影仪、图片图片欣赏加深感受欣赏1私人小收藏品。2珍贵收藏品。3小结:收藏品中蕴涵了许多丰富的知识,有研究的价值意义,在收藏的过程中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生活的品位,还能使我们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实物投影仪、图片自主尝试体验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带来的收藏品。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藏品。小组交流:讲一讲物品收藏的途径、物品收藏的故事。全班交流。学生的收藏品交流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收藏品课后拓展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收藏的知识、信息,去本地博物馆参观、了解各类珍贵的收藏。风儿吹呀吹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 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人们对风的利用。3初步感知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过程方法目标:1尝试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2体验观察、思考、动手的实践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以及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的科学意识。教学过程:一、观察实验,初步认识“风”1.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神奇的朋友,她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她到底是谁呢?她到底在哪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细心的同学一会儿肯定能够看到她。2. 教师演示,并请同学认真观察。3. 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了?4. 提问:坐在前面的学生和坐在后面的学生都闻到什么味了吗?5. 追问:为什么你们会闻到香味呢?为什么烟飘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呢?请同学们讨论之后告诉我吧。6. 学生分小组讨论。7. 小结:活动目的与意图学生通过观察香点燃后烟的飘动现象,用鼻子闻到的香味,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来证明风的存在,直接体会到空气的流动形成风的抽象知识,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二、联系生活,寻找“风”1. 谈话:有的同学可能猜到了,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朋友是谁了吧?她就是风姑娘。2.教师播放课件Flash风姑娘的自述3. 提问:风姑娘说她就在你们的身边,那你能把她找出来吗?4. 学生寻找风,并回答。5. 教师播放课件:(照片:大自然中的风)6. 小结:活动目的与意图教师通过和学生一道玩捉迷藏的游戏来感知大自然中的风;通过拍摄学生身边的“风”,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了教材中没有的地方特色风景;让学生通过“欣赏风”去感受自然界中的风无处不在,风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中 了解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三、创设情景,感受“风”1. 谈话:2.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旁白(大自然中风的录像片断):3. 谈话:风姑娘有时也会发脾气的,不信你们看4. 教师播放课件(沙尘暴肆虐的情景):5. 看照片(沙尘暴)提问:这是我们北方每当刮大风的时候,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叫做沙尘暴。这样的天气你遇到过吗?当时什么心情?6. 学生发言。7. 教师边播放课件边小结:8. 提问: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9. 小结:活动目的与意图录像大自然中风,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海风的清爽,红旗飘扬的壮观,孩子们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不由地赞叹道:“真美啊!真美啊!”随之,教师播放课件:沙尘暴肆虐情景,课件中形象地描述“沙尘暴”的危害,沙尘满天,天空昏黄,大量地沙粒使得人们寸步难行。这与先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学生感悟到“只有我们人类好好地保护环境,不乱砍树木,我们才能拥有美丽的大自然。”这样的情景创设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充分地体现了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动情”才能“悟理”,“心动”才有“行动”这是任何空洞的说教都难以取代的。四、利用风、体会风与生活息息相关1. 小组交流:说一说,风能帮我们做些什么?2. 小组展示(学生利用图片,实物进行展示、介绍)3. 教师播放课件配合学生展示内容:4. 小结:活动目的与意图在这个活动中,遵循学生自主探究的原则,通过学生课前收集信息(书、网络、实验或询问家长),展现了不同的风带给大家不同的感受,旨在提示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探究风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不同作用。五、拓展创新,自主体验1. 小组合作展示:联系实际,学生动手参与活动;(1)我叠了小飞机,风向利用风帮我让飞机飞得更远;(2)我能用嘴吹,让空气流动羽毛飞起来,我们几个做游戏;(3)我跑起来,风车能转动;(4)我打开开关,小电扇转动,让我感到很凉快;活动目的与意图在这个活动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动眼看、动耳听、动嘴说、动脑想的过程中丰富、扩展有关“风”的知识。学生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利用风帮助自己做一些事情,使学生把自然现象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发现自然界的奇妙。自己能想出一些办法来解决生活的问题,增添乐趣。六、全文总结:1旧物改造改造手提袋教学目标:1、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2、提袋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并发挥想象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隐性目标: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通过提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与手工制作的能力。重点:提袋的造型设计。难点:提袋的结构。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二、导入新课阶段:与全班同学展示课前师生收集的手提袋。抢答课前自己准备的手提袋的来历和用途。布置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第22页教材中的那一件手提袋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分别从图案、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个人的感受。板书课题:提袋的设计三、交流、研究阶段:请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步骤: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长、宽、高,色彩及图案等。2、折出基本形,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内加卡纸增加强度。3、牢固黏合底部、边部,底部也可加衬卡纸。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手提袋在生活中的用途?书籍、服装、食品、陶瓷器具等多种小商品的包装。综合校园生活,我们可以设计那些手提袋?展览会、艺术节、画展等艺术、文化活动的广告宣传品。四、创作、实践阶段: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确定创作题材。根据个人选择:1、用挂历纸制作。2、把旧手提袋拆开后从新装饰。3、用有色图画卡纸以剪贴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五、展示评价阶段:布置学生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最佳设计,新颖、时尚的手提袋作品。学习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互相提出修改建议。探究型课程教案废纸盒的利用执教者:解放路小学 宋美华活动目标:1、发现废纸盒的新用处,体验用废纸盒进行创作活动所带来的乐趣。2、运用各种方法对废纸盒进行利用。3、欣赏、评价自己或同学的作品。活动重点:合理利用废纸盒制作生活中的物件。活动难点:巧妙利用废纸盒制作生活中的物件。活动准备:范作、课件、彩纸、剪刀、胶水等。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猜一猜,用什么做的?2、师:在我们每个人家里,像牙膏盒这样的废纸盒还有很多,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一些,能介绍一下吗?通常像这些废纸盒是怎样处理的?师:是啊,有的卖掉,有的扔掉,而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废纸盒的另一种处理方式,那就是废纸盒的利用。3、揭示课题废纸盒的利用二、探究质疑,尝试制作1、师:老师用牙膏盒做成了衣柜,请你仔细观察你搜集的废纸盒,想想它又能做成什么?为什么?请讨论一下。2、问:那怎么做呢?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老师就是用拼拼贴贴的方法制作的,接下来,请你们尝试制作你想做的一个物件。3、学生尝试制作4、评价作品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精美呢?(画、贴)5、学生深入制作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巧妙应用手中的这些废纸盒,将刚才的作品制作得更加精美。三、作品展示、评价四、拓展探究1、师:除了废纸盒可以利用外,其他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利用呢?对,生活中的旧瓶子、旧易拉罐等都可以利用,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五、小结师:看来小小废纸盒,作用还挺大,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提高动手能力,还能开拓我们的思维。以后,我们可以继续探究尝试利用其他废旧物品,制作出更精美的作品。6课 自制小相框教材分析: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课业类型: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2、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教学过程:一、 实物导人,揭示课题。1、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师: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充满了喜怒哀乐,有开心快乐的,也有忧郁悲伤的, 那我们都需要用什么来纪录这些瞬间呢?-(照片)同时这些瞬间的记忆都要用什么进行装点会更加美丽呢?-(相框)2、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二、讲授新课。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各式小相框的图片,学生欣赏再请学生打开书第12页、第13页,看书中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2、小组研究,提问:(1) 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生:木头(树枝,筷子)、卡纸、瓦楞纸、塑料(2) 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生:相框造型-台式、秋千式、旋转式、立式相框色彩-单一色调间隔色?高纯度-低纯度?(3) 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生:各种造型的相框,固定的方式也不一样,如:第2/4页 3、学生发言: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设计意图:利用大量图片信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评价好的作品,吸取它们的长处。4、思维训练: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尝试。解决问题:(1) 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2) 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支架。遇到问题,同学互相帮助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演示解决。设计意图:启发思考,引导分析,自主探究,帮助学生突破如何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这一教学难点。三、 实践活动: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要求:(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辅导。(播音乐,创氛围。)教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及时表扬、展示造型美观、新颖的学生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四、作品展览和评述a) 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b) 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第3/4页 c) 教师点评。d) 修改、评选设计之星:最佳制作奖、创新设计奖设计意图: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评价能力。五、小结拓展: 回去继续为家里的长辈制作有个性的相框,要求突出平安、幸福和长寿。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关爱家人,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优良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