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全书知识总结.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674725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全书知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全书知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全书知识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1、 有关生命起源有下列几种主要观点: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论。 大多数学者相信化学进化论2、多数学者公认的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在大气中形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这是化学进化论观点) 后三项 在海洋中形成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NH3)、氢气(H2)、水蒸气(H2O)。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原始生命在原始海洋中形成 。3米勒实验P5结果表明:在类似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无机物)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有机物)。4生物进化是指生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进化论观点)。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化石是指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例如:始祖鸟化石证明古代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生物总的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见课本P95、马的进化约5000万年,出现在新生代。6、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历史表。见课本P11地球约有 46亿年的历史,地球的发展史分为太古代、元古代、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地球形成到约5.4亿年前的地质年代被称为前寒武纪时期。前寒武纪时期:出现原核单细胞生物(没有真正细胞核)真核单细胞生物真核多细胞生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寒武纪称为三叶虫时代)中生代:称为恐龙时代,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地质年代代表动物(从上到下表明进化过程)代表植物古生代早期无脊椎动物类群高等藻类类群古生代中期鱼类裸蕨类植物古生代后期两栖类和有翅的昆虫蕨类植物(沼泽森林)中生代爬行动物(如恐龙)裸子植物新生代哺乳动物和鸟类(人类出现)被子植物7生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地球上最早的植物是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8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1)代表作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2)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生存竟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或自然资源;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3)自然选择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自然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9.引起生物界的生存斗争的原因是过度繁殖。10.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生物进化的外在原因是环境的改变。11.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12.人类的进化历程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1)南方古猿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2)能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3)直立人:用火和使用更先进的工具。有元谋直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即北京直立人)(4)智人:唯一现存人种。早期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晚期智人有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 人类进化中的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 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具。13.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14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原因:书上26页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1节 生物的分类1.以生物性状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依次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2.从生物分类的角度说,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 同种生物 B 同纲生物 C同科生物 D 同属生物解析:不同类群的生物,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生物的种类越少,生物间的相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也就越近。3从生物分类上的位置可以了解生物间的哪种关系( )A生存环境B亲缘C外形 D习性4.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双名法规定,每一种生物只能有一个科学名称,即-。一种生物的学名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1个词为-,第2个词为-。5.下列有关生物命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生物有时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俗名和学名B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种名 C通常种名是名词,属名是形容词D每个物种的学名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6.在分类阶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单位是界,其中生物之间所含有的共同特征最少,生物间的差异最大,生物种类最少的单位是种,其中生物之间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最多,生物体的差异最小。第2节 原生生物的主要类群1、原生动物:单细胞生物。疟原虫使人得疟疾,阿米巴变形虫使人患痢疾。2、藻类植物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3、藻类是水环境中的主要植物,它们的光合作用效率约占全球的90%,不仅为其他水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氧气,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也是监测是水污染的指示植物。第3节植物的主要类群1、自然界中已知的植物约有33万种,植物分为不同的类群,主要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4、 苔藓植物(1)特征:没有真正的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起着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茎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大都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3)常见有葫芦藓、地钱、小墙藓5蕨类植物特征: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其内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受精过程仍离不开水,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有些可食用;有些可供药(贯众、卷柏);有些可供观赏(肾蕨、 );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满江红);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注:看下植物进化系统树P39孢子植物有: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是种子植物,它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7、 中国被誉为“裸子植物的故乡”,许多裸子植物是世界上的珍稀物种,如银杉、水杉、秃杉等。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8、 被子植物:是植物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9、 比较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叶 网状脉 花瓣的数目 多为4、5或4、5的倍数 如白菜 单子叶植物:叶平行脉 花瓣多为3或3的倍数如玉米小麦举例: 第四节动物的主要类群1.【识别和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一类是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以下几种腔肠动物:有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虫、海葵。扁形动物:有涡虫(水中),猪带绦虫(寄生,米猪肉或豆猪肉)血吸虫(寄生)线形动物:如蛔虫、蛲虫,寄生在牲畜和人体。软体动物:河蚌、珍珠贝(贝类)、蜗牛、乌贼、钉螺环节动物:有蚯蚓、蚂蝗、沙蚕 看书51页蚯蚓和人类关系:(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2)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物质循环(3)可作为药用和食品,饲料节肢动物: 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有蟹、虾、蜘蛛、蜈蚣、蝗虫、蜜蜂。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节肢动物类群,如蚊、蝇(跳蚤不能飞)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辐射对称,如:海星、海胆、海参。脊椎动物以下几种鱼类 典型的水生脊椎动物,变温动物 地球上最先出现的脊椎动物是鱼两栖类 (1)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生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皮肤辅助呼吸 。(2)体外受精,卵生 。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类群,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变温动物 变态发育爬行类 陆生变温动物 一般覆盖有鳞片或甲,卵生 。蜥蜴、壁虎、蛇,龟,鳄。鸟类 恒温动物 最大的鸟是鸵鸟,最小的鸟是蜂鸟。鸡鸭鹅是鸟类哺乳类 恒温动物 胎生、哺乳 有海牛、蝙蝠、鲸鱼、海豹、白鳍豚等哺乳类是 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和生物因素(即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包括人类在内)。2. 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3. 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是最常见的种间关系。种间关系还包括竞争、共生、寄生等。4、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5、生态系统的类型: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一片树林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内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类群,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因素。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和硫细菌,生产者作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包括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分解者包括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木耳、蘑菇)、蚯蚓、粪金龟子和秃鹫等,分解者作用:把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注: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 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 8 、食物链起点是绿色植物,终点是比较高级的肉食动物。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9、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能量最多即植物含有能量最多,最后一个环节能量最少。10、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往返循环就是物质循环。特点:往返循环(双向流动)。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12、为什么有些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1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食物网(即营养结构)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食物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14、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2)人为因素(3)引种不合理24章、世界人口日是月日。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人口剧增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尤其突出的短缺是粮食。、当前的四大世界问题是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其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水资源问题: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4、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5、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6、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7、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态农业。8、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类型主要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城市污染主要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等。9、厨房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一般厨房中常见的污染物有笨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等。10.北方地区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会慢慢渗出有毒的氨气。11.众所周知,在家庭装修所用的石材和地砖当中,能产生的一种放射性气体是氡。12、.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13、不适合在室内种植的是兰花百合花夹竹桃等。14、植物性纤维、花粉、孢子、动物的毛发也可以引起人发生哮喘、皮疹等过敏性疾病25章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发酵食品是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生产出的人们喜爱的食品3、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除此之外,还有四川泡菜和青贮饲料也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加工的4、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30度17、5、米饭在酒药的发酵作用下被酿成米酒。发酵过程:利用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首先曲霉、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再转化为酒精。6、制作面酱、黄酱中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米曲霉。7、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但不污染环境。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它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产甲烷细菌。8、工业化发酵产品: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9、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核心是转基因技术10、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的生物技术。11、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的改变生物性状。12、转基因药物:生长激素、干扰素、凝血因子、血清白蛋白、胰岛素、乙肝疫苗等等。13、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等作物体内,使农作物能有效抵御害虫,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而且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14、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主要集中于安全性未经证实。15、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遗传上相同的个体。(克隆个体是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16、在克隆羊多莉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17、克隆技术的意义:对拯救濒危动物、防止家禽和家畜良种的退化,以及医疗上的器官移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8、 现代生物技术引发哪些社会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之争。19、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可以应用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以不同种生物之间。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爱鸟节:每年3月20日。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3生态系统的类型:水域:海洋、淡水、湿地;陆地:森林、草原、荒漠、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成分 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2) 生物成分 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机物,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自养型微生物也是生产者,寄生性微生物也是消费者,蚯蚓粪金龟子秃鹫是分解者)注: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要基本成分。5食物链: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6食物网;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状联系,就称为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结构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7营养级的划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8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富集作用常常随着食物链而发生。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 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 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10-20%。(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形成能量金字塔。10.物质循环(碳循环): CO2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食物链; 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CO2的过程呼吸作用、燃烧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1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12为什么有些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幷坏。1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调节能力的关系 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网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强; 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网越简单,调节能力越弱14破幷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等 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开发、环境污染、过幷度放牧、破坏植被、修建大型工程等)15外来物种入侵为什么会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因为入侵种适应性强,引入新的区域缺乏天敌的制约,使其迅速繁殖、扩张,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24章人与环境 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粮食、淡水、土地、能源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的危机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开发资源。2人口增长所面临的问题有:粮食短缺、水资源贫乏、升学就业困难增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社会福利事业增加压力等。污染主要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等。3粮食问题: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4水资源问题: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养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好习惯。避免水资源的污染!5随着人口增长,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口激增会加速消耗能源物质,使有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耗尽。6实施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7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8农药的危害:危害人类健康、破幷坏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等9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沼气发酵9举例说出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幷然幷灾幷害; 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痛痛病等。10常见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质有:苯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幷入颗粒物、氮氧化物,甲醛、苯、甲苯、氯仿、氨气、氡气等,植物性纤维、花粉、孢子、动物的毛发也可以引起人发生哮喘、皮疹等过敏性疾病。所以室内要通风透气,保持新鲜的空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维护我们的健康。详见课本P110。第25章生物技术1生物技术:是指人们利幷用微生物、动植物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发酵:是指某些细菌或真菌(如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等的过程。发酵食品是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生产出的人们喜爱的食品。3. 乳酸菌在温度适宜、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乳酸。除此之外,还有四川泡菜、奶酪和青贮饲料也是利用这种菌的发酵作用加工的。4 在制作馒头、面包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5 酒精发酵:利用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微生物,首先曲霉、毛霉把淀粉转幷化为葡萄糖;在无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葡萄糖再转化为酒精。6.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无氧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沼气发酵。它主要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尤其是产甲烷细菌7.工业化发酵产品:抗生素、氨基酸、甜味剂、食用有机酸、酶制剂。8.现代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核心是转基因技术。9.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10转基因药物:生长激素、干扰素、凝血因子、血清白蛋白、胰岛素、乙肝疫苗等等。11转基因农作物:科学家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的农作物。还致力研究培育抗寒、抗热、抗旱、抗盐碱的植物。科学家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高蛋白的玉米,产大豆蛋白的水稻,耐储藏的西红柿,多色的牵牛花,发光烟草。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等作物体内,使农作物能有效抵御害虫,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而且减少了农药环境的污染。12.克隆技术可以复制出遗传上相同的个体(克隆个体是在遗传上与原来生物体一模一样的新个体)13.在克隆羊多莉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14.现代生物技术引发哪些社会问题?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关于克隆人的伦理之争。15.克隆技术的意义:对拯救濒危动物、防止家禽和家畜良种的退化,以及医疗上的器官移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转基因生物的特点? D A 产量高 B 营养丰富C 抗病力强 D 个体较大2、克隆技术属于-B-。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接合生殖3、产生克隆羊多莉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A) A 体细胞 B神经细胞 C 生殖细胞 D其它细胞4、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主要集中于-B A 产量过高 B 安全性未经证实 C 技术难度大 D 形成变异物种判断;1、现代生物技术正在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2、转基因技术形成的物种特性的改变不能遗传。 3、转基因技术只能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移植基因。 4、生物技术可以克隆生物体如多莉羊,也能克隆生物器官。 5、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都属于现代生物技术。 6、无性生殖是最低级的生殖方式,所以通过克隆技术繁殖的新个体只能用于低级生物。 1.以下食品风味独特,其中不是经发酵制成的是-C A 保定面酱 B 山西陈醋 C 咸菜 D 四川泡菜2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BA 20 B 30 C 42 D 50 3下列不属于酸奶制作的必需条件的是-C A 无氧 B 原料是鲜牛奶 C 加入酵母菌 D 20-30条件下培养4.在发酵罐中,用酵母菌酿酒,应给予的最佳条件是-CA不断通气,较高或适宜的温度 B 密封的,较高的温度C密封的,适宜的温度 D密封的,较低的温度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工业化发酵食品的是-DA甜味剂 B 酶制剂 C 食用有机酸 D 发酵食品6.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DA制酱 B制酒 C制豆鼓 D制腊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